史部 紀事本末類
平定兩金川方略 一百五十二卷
清 阿桂等 撰
提要
《欽定平定兩金川方略》一百五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大學士阿桂等恭撰奏進。凡《御制序文紀略》一卷、《天章》八卷,冠於前。《臣工詩文》八卷,附於末。所紀平定兩金川事,自乾隆二十年六月癸亥起,至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止。金川自郎卡歸命之後,威稜所憺,已不敢複逞兇鋒。而狼更生貙,野心不改。其子索諾木與其頭人丹巴沃雜爾煽惑小金川酋僧格桑,鯨吞九姓,無故稱戈。諭之不從,彌滋狂悖。蓋十稔之將盈,故兩階之弗格也。且夫貪殘無厭,谿壑難盈。密邇維州,將生窺伺。與其後來貽患,待之於邊陲,不如先發制人,蹙之於巢穴。是以力排浮議,天斷獨行,再舉六師,重申九伐。雖逆酋恃其地險,暫肆披猖,而震我雷硠,終歸魚爛。僧格桑專車之骨,先獻旌門。既而轉鬥千盤,剷平三窟。索諾木力窮勢蹙,亦泥首而就俘焉。蓋自三古以來,中國之兵力未有能至其地者。惟我皇上睿算精詳,天聲震疊,始開闢化外之草昧。是以語其道裏,視河源萬里為近;考其疆界,視天山兩道為狹;計其生齒,不能敵三十六國之一。而頌聖武者乃覺與乙亥西征,擴地二萬餘裏,後先同軌。豈非以涉曆之遠,至伊犁而極;山川之險,至兩金川而極,均為克千古之所不能克哉。恭讀是編,具詳決機制勝之始末,益知戊辰之役,為天心仁愛,不欲窮兵,非力有所不能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