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渔猎

 廿氏春秋 2015-04-20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字“锡伯文化”加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文内容


锡伯族的传统渔猎习俗,流传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居住的八个牛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生产商贸习俗中的狩猎类别。


古代锡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在清代以前过着渔猎生活。当时的锡伯族先民活动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嫩江、松花江流域,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水产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渔猎条件,“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砂锅里”就是当时的生活写照。古代锡伯人驰骋于丛山密林和江河湖泊之中,驾着独木舟,手持鱼叉或鱼网穿梭于江湖之上,捕鱼为佳食,猎兽为暖衣,有“獐皮绸子狍皮缎,鱼皮帐子不受烂”之说。古老民歌《叶其娜》就对锡伯族的这段渔猎生活作了生动描述。锡伯族进入农业生产阶段以后,传统的渔猎遗风被沿袭了下来,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锡伯族渔猎生活(关金昌 作)


渔猎遗风 新疆的锡伯族一直保留着祖先的渔猎遗风,一直在伊犁河上撒网捕鱼。伊犁河自古称亦列水、伊丽水,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伊犁河上游在中国新疆境内,发源于新疆天山西段,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流径长442公里,是新疆境内流量最丰富的河流。伊犁河的主要支流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河源均出自天山,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经阿拉木图以北最後注入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公里。伊犁河流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北面的河谷宽展,平原广阔,水浅沙滩多,河道蜿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都分布有渔业资源,形成鱼类繁殖、生长、育肥和越冬系列的优越生态系。伊犁河的典型代表鱼是银色弓鱼、伊犁弓鱼、新疆裸重唇鱼、新疆斑重唇鱼和伊犁鲈,其他土著鱼类则为与其邻近地区的共有种,如波氏鱼岁、黑背高原鳅、斯氏高原鳅等。于裸腹鲟、草鱼、鲢鱼、赤梢鱼等在每年的产卵季节溯河而上,进入伊犁河中游;西鲤、东方欧鳊及欧鲇等,每年春季产卵期也有大批鱼群溯河而上。伊犁河及其众多的小河、水渠、芦苇荡,为锡伯族渔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为锡伯人的捕鱼提供了开然的有利条件,打鱼成了锡伯人的一项重要的副业和民俗活动。锡伯族渔民和业余钓鱼者逮鱼的工具和方法,也饶有趣味,其传统的捕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拉网 在伊犁河或深水河叉,几人执网顺水往下拉,与水中执网另一头的小船相配合,网在水中呈弧形往下移动。鱼儿上网,纲绳即动,选择一片平坦的滩头起网。清朝时期伊犁河流域人烟稀少,捕鱼者自然不多,鱼儿自然繁殖快。据说当时渔民拉网,有时鱼儿挂得满满的,人拉不动,得借用马的力气。又据说西迁后在伊犁南岸头年春季,逮住一条很大的鱼,西迁锡伯族军民靠吃这条大鱼的肉才度过饥荒,待种上粮食,生活渐有起色时,只吃掉了那条大鱼的尾巴。现在河边打鱼人家增多,也能一网多则打上十几条鱼,少则三五条。这种拉网的网眼多在8厘米至10厘米以上,目的是逮大鱼,是渔民的主要渔具,过去用棉线织作,显得笨重易坏,现在用尼龙网替代,轻便耐用。拉网有时全用人工,人下水代船拉网。


挂网 长20~30米,网眼儿比拉网小,高约两米。多在小河、湖泊、芦苇荡里使用,选择水流相对平缓、鱼儿密集或游动必经之路下网,两端固定,使用时不致被水冲走。渔人一边守候,一边垂钓,鱼儿上网,及时摘取。


扳网 是小型的兜型网,周围几根绳子系在杆上,网设钢绳。网杆呈无内边的里宽外窄的四边形,扳网就套系在里面。渔人选择河边鱼群的通路,在水中用木头、树枝、草坯筑一短坎,与河岸垂直,挡住湍急的河水,形成洄流,这往往是鱼儿暂息之地。渔人将扳网沉入洄流中,手执钢绳,静坐等候,鱼进网钢绳即抖动,传导信息,渔人便迅速拉动网杆,将网提出水面,逮住大鱼。这种捕鱼方法也称“逮过路鱼”或“坐客鱼”,一般用不着下水捕捞,但要有耐心,因此多为上了年纪的渔人使用。

摆迷魂阵 在小河与大河交接处用柳条编织的篱笆横截河面,柳篱中设置一两个用柳条编制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猎鱼筐,筐上有眼,附有倒插,鱼儿顺着篱笆摆设的路径游过来,闻到鱼铒味道便顺眼钻入筐中,因碍于倒插,里放鱼铒,极难逃出筐外。大概是因为取其鱼儿迷在筐中,又拦河隔断,形如长阵,故渔民形象的取名为“迷魂阵”。


巫库 又称巫篓,用柳条编的长方形篓,篓壁开有一个洞,洞口内编制倒插,削尖,如丛刀斜出,中间留一鱼儿钻入的空隙。在小河的清水口或鱼群游动必经之地,将这鱼篓倒扣水中,篓底压上石头,不致被水流冲走。篓里置放胡麻油渣饼等香饵,鱼儿闻香钻人篓中,有进无出,渔人即可伸手捉鱼。


冰下捕鱼 每当伊犁河封冻时,锡伯人就纷纷下河凿冰捕鱼。用斧、镐、锨、钎等工具凿孔,备有细长铁钩、火把、鱼叉等用于捕捉。这种捕鱼一般在夜间进行,白天则选择合适的地点,在冰面上凿出若干水洞,直达水面。至夜晚点亮火把,放进水洞往里照亮,同时备好铁钩或鱼叉。水里游动的鱼儿见到亮光,并感觉到新鲜空气时,便会成群结队往火亮处游聚,不时浮出水面,瞧个新鲜。这样就可以用铁钩或钢叉将鱼儿捉上来。有的在河边定居的渔人,则凿出长蛇形排列的冰孑L,将倒刺钩用长线放进河床深处,专钓大鱼。


现在,冰下捕鱼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由夜间诱捕变为白天下网捕捉。即在冰面上视需要凿出长数十米或十几米、宽一米左右的长方形水池,将挂网沉进水中,两头固定。捕捞者不时来回观察,轻轻捞出结在水面上的薄冰。钢绳抖动或下沉,就得知鱼儿已挂网,提拉出来,十有九中,数目可观。这个季节上网的鱼儿都是扁白条,大小基本一样,每条重一斤,是年货里的抢手鲜货。


河水煮河鱼 锡伯族渔民不但善长渔猎,而且善做美味鱼食。他们常在河畔水边,将捕获的鲜鱼开膛洗净,撂进锅里,掺上澄清的河水,放人清香的“布尔哈雪克”(河边生长,俗名鱼香草)和辣椒面、食盐等,烧火清煮。吃这道风味莱野趣横生,伴以佳酿助兴,流荡着浓郁的锡伯风情。锡伯人对这种“河水煮河鱼”的食法特别偏爱,认为家里做的不如河边煮的香,因此每当食鱼季节来临时,便纷纷去河边吃鱼,先吃为快,认为春季在河边吃鱼喝鱼汤,可以起到强身补体作用,吃一次至少一年不得病,由此演化成为一种风俗。


狩猎遗风 锡伯族的先民作为北方民族,在大兴安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成长壮大,创造了古代的狩猎文化史。东胡族在这里开始了原始的游牧生产生活,到公元一世纪前后,拓跋鲜卑的游牧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原始游牧业生产方式是由原始狩猎生产进化而来的,因而在具有原始特征的狩猎生产和原始游牧生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联系,他们的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依赖大自然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与他们所创造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存在着必然的内在传承联系。西迁锡伯族军民就是沿着其先民的历史足迹,他们依托察布查尔境内乌孙山和苇湖地独特的天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一直到今天,仍然延续着过去的狩猎遗风,仍然坚持季节性狩猎活动,作为他们的一项民俗事象。在民间,根据不同的狩猎物,形成围猎、合猎、堵截、引诱、设陷阱、蹲坑、夜间狩猎、埋设地箭、设夹子、套赶等狩猎方法。


围猎 在锡伯族的狩猎方式中,保留了许多具有原始特征的狩猎方法,他们对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采取各自不同的狩猎方法。过去,以群体围猎方法为主,特别是猎取野猪等形体较大的野生动物时,单独一个猎人是无法猎获的,只有依靠氏族群体狩猎者共谋合围才能获得狩猎成功。这种合围狩猎方式更具有原始狩猎特征。后来由于火枪的传入,大多使用双筒猎枪,一般猎人自己都会用铅制作子弹,使原始的合围狩猎方法有了改变,出现单独行猎者。单独行猎者多半是在当时能返回居住地的行程范围之内进行狩猎。群体性狩猎多半是远离驻地,行程可达上百里。追捕狩猎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野生动物被射中后,还没有伤到要害处仍然能跑时,则采取穷追不舍的办法追赶,在受伤的野生动物筋疲力尽时捕获。二是在冬季雪地上发现野生动物留下的足迹时,首先判断野生动物留下足迹的新旧,旧足迹发硬,新足迹仍然很软。如果判断野生动物的足迹是新的,猎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判断出野生动物与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判断出野生动物距离自己不远,猎人则马上追踪下去,直到发现野生动物后射杀。


锡伯人非常喜爱集体围猎,将围猎当作冬季的一种集体娱乐活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南倚乌孙山,北靠伊犁河,繁殖有野猪、野兔、野鸡、山羊、獐子等各类动物,为锡伯人的狩猎提供了方便。秋冬农闲是锡伯猎人出猎的大好季节。深秋,野猪糟踏成熟的玉米、水稻,猎手日夜守候在地头猎兽保粮。冬季,猎人骑上骏马,扛上猎枪、长矛,带上猎狗,结队前往伊犁河河滩的丛林地带和冰冻的苇湖地。他们踏着野猪蹄印,跟踪追击,往往找到猪窝,吆喝猎狗上前攻击。野猪凶猛,尤其是母野猪为保护幼崽会施展十倍的疯狂,受伤的公猪也会进行殊死搏斗,场面十分惊险。于是猎枪射击,长矛戳刺,英勇机智的猎手们展开一场围猎,捕获猎物。

堵截 堵截的狩猎方法多半用于猎取大型野生动物之时。如猎人发现了獐子或是野猪,因为这些野生动物非常凶猛而且奔跑的速度又快,很难在直追中捕杀,就采用几个猎人前后堵截的狩猎方法。先由几个猎人找近路绕到野猪的前面,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捕杀。


合猎 多用于对几只或者是一小群野生动物的猎捕,老一辈狩猎者们经常采用这种办法狩猎。他们首先在一群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在附近山凹或谷口边的树枝上,悬挂多个以皮条绳做好的套索,一旦发现野生动物出行觅食时,猎人们从不同的几个方向,将野生动物向悬挂索套的树林中追赶,野生动物群在惊慌失措中很容易被林中套索套住,动物越想逃脱,套索勒的越紧而被捕获。即便是没有被套住的动物在谷底也无法逃脱,猎人们可以随时射杀。

蹲坑 蹲坑的狩猎方法,是依据野生动物爱喝水的习性而设置的。猎人们找到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水源后,在有效射程内找小树林把自己隐蔽起来,一旦有野生动物来喝水时即可射杀。如果发现有一群野猪经常出没在水源地时,必须由几个猎人分散在树林的不同角度将自己隐蔽好。因为野猪是比较凶猛的,一旦射不准就会马上向猎人反扑过来,有一定的危险性。野猪平时喜爱嬉水,身上弄湿后又在沙滩上翻滚,身上沾满沙土,干后不容易脱落,日积月累沙土在野猪身上形成了一个保护层。猎人射击或长矛剌击时,往往因子弹打不透从野猪身上滑过,或长矛剌击不深而被野猪张开獠牙扑过来伤害,因此几个猎人同时射杀或剌击往往能达到猎获的目的。


引诱 引诱的狩猎方法,则是依据野鸡的呜叫声,制作出了仿声工具来模拟动物的呜叫声引诱猎物后猎取。仿野鸡呜叫声的工具叫“鸡哨”,多用于这些动物的发情期,以呜叫声引诱野鸡出现而猎获。


设陷阱 设陷阱的狩猎方法是在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路上,挖一个呈凹形的深土坑,其口上用木杆做支撑架后,上面铺设厚厚一层树枝或杂草,再覆盖一层土,使陷阱口恢复到原样,猎人则在远处(最好是逆风处)将自己隐蔽起来,等待野生动物出没。一旦发现了有野生动物出现,猎人们从不同方向叫喊追赶,把野生动物向设陷阱处围赶,野生动物会在慌乱之中落入陷阱而被捕获。


夜间狩猎 依据有些野生动物昼伏夜出觅食的生活习性而采取的一种狩猎方法。猎人在傍晚之前到野生动物经常夜行的路径旁树林里埋伏起来。而在夜里一般野生动物的双眼都能发出一种蓝色光亮,猎人们以其蓝光为目标射杀捕猎。


埋设地箭 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狩猎方法之一,即在野猪、獐子等较大型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路边树丛中,在地上依托林中的杂草丛或在树枝下,将弓拉开,箭放在弦上,以一定的倾斜度放置好。并以细绳拉线在路面上埋好。一旦有野生动物路经此处,踩上或绊上细线,箭即刻发射,击中野生动物,猎人即捕获。


埋设夹子 埋设夹子或设套子的狩猎方法与埋设地箭的狩猎方法比较相似,也是将夹子或是套子隐藏在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小树丛中或必经路上,并且把夹子或套子的一端用皮条绳在树根下拴牢。野生动物路经此处一不小心就会被夹住腿或套住腿,无法挣脱而被捕获。


伪装狩猎 伪装狩猎方法产生的年代更早,是古老的狩猎方法之一。在古老的年代,猎人们群体合围较大型的野生动物时,为了缩短与野生动物之间的距离,不得不把自己伪装成野生动物摸样。他们往往把野生动物的皮蒙在自己头上,逐渐接近野生动物,在达到有效射程内时,几个猎人同时高喊,同时射箭或投扎枪,让野生动物在慌乱中不知所措而被捕杀。但是这种伪装狩猎方法也有一个条件,必须是在与野生动物处逆风条件下才能生效,在顺风条件下就不灵验。顺风时,不论猎人如何伪装自己,在达到有效距离时,野生动物往往能顺风辨别出人特有的气味而逃脱,所以猎人在独自伪装狩猎时都会格外注意其仿效性。

持鹰狩猎法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狩猎办法,叫做“持鹰狩猎法”。猎人们一般多在春季在树林中展网捕捉刚刚学会飞翔的雏鹰,然后在家中院内(多半在窗前能一目了然的地方)立一个近似汉字“平”字形结构的木架,“平”字形木架上端横木可以转动,并用兽皮毛朝外将“平”字形木架上端横木包缝好,使雏鹰的一双利爪能牢牢握住横木而立在上面。由于上端横木能转动方向,雏鹰可以自由环视四周。用一根毛皮条将雏鹰的一只腿系好,另一端系于横木下方的木架上,使雏鹰不能飞走。猎人每天调教雏鹰捕食的技能,使它尽快熟练掌握捕捉猎物的本领。等到调教结束时,雏鹰已经变成了高大的雄鹰。猎人这时在雄鹰的尾部硬羽上系挂一条长约15厘米的红布条及一只小铜铃。到了冬季落雪后,猎人将手持雄鹰出猎了。猎人出猎时,右手上套一只毛朝外的筒式手套,让猎鹰用爪抓住毛皮立在上面。持鹰狩猎者一般有步行与骑马两种。猎人在山地发现猎物后(持鹰多半只能捕捉野鸡、沙鸡、野兔等小型野生动物及禽鸟类)立即放飞猎鹰。猎鹰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标猛扑过去,猎人嘴及爪下索取猎获物。这样猎鹰在捕猎时才能全力以赴去捕捉猎物。猎归后猎人让猎鹰饱食一顿。


套赶沙鸡 俗称“瓜啦鸡”,多生长在戈壁滩上,个小肉美。这种狩猎办法多在冬季落雪后进行。因为在冬季沙鸡等野生禽觅食比较困难,所以沙鸡多半是成群飞来飞去到处觅食,这时是捕捉沙鸡的最好季节。猎人们用白布做成的头帽,只露出双眼,身上穿着双袖很长、简式白布褂,站在雪地上伸开双臂挥舞酷似雪人。猎人在沙鸡出没的雪地上架起早已做好的长约10米的袋式网,网口展开并用树枝支撑好。这种筒式网袋口大,越往后越窄,最后形成网形网尾结。架好网袋后,猎人穿好白布做的衣服,在雪地里蹲着等待。一旦有一群沙鸡飞落在附近,猎人晃晃悠悠地慢慢靠近沙鸡群,沙鸡并不害怕,猎人开始挥动双臂慢慢将其赶进网袋口内,等到一群沙鸡都进网口后,猎人在捕捉沙鸡后,从网袋中捉出一公一母沙鸡放飞。因为猎人都知道,自然界中的动物不是取之不尽的,放飞一对沙鸡的目的就是使沙鸡能够在大自然繁殖下去,这样人们才能有更多收获。这说明当时的猎人们在向自然界索取时,已经懂得了保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对人们生存的重要意义。


锡伯人狩猎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猎物进行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所以,分享猎物,猎物平均分配,见者均有份,成为锡伯人猎场上遵循的潜规则,是原始平均分配的一种余习。锡伯人认为兽禽乃天赐之物,任何人无独享之权利,故在猎场上所获的各种猎物,均应大家分享。按惯例,凡在场者或听见喊声或枪声者,均可分享一份。分配时由长者主刀,第一个捕获者分得猎物头部。另外,锡伯人狩猎喜欢用一端有疙瘩的木头棒和猎狗,很少用猎枪。


在民间有一首《狩猎歌》,描述出锡伯人的狩猎风采:


猎人挥鞭上骏马/雄鹰登在他左肩上/右手挥舞着大头棒/箭一般奔向猎场/人人称道他英雄/试试他的本领/也要试试骏马/野兔被追得精疲力尽/猎犬早已扑上了它/猎人翻身下了马/端端擒住了野兔/日落西山回家/猎人剥去野兔皮/新鲜兔肉炒成菜,香喷喷的味道胜过海参。


作者:佟佳庆夫


“锡伯文化”总策划:梅花鹿

“锡伯文化”总编辑:韵


欢迎各族朋友赐稿或者推荐(关于锡伯族的文学作品、摄影作品、历史类文章等均可)。

邮箱:tzh228@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