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纲要求掌握的20个虚词

 许愿真 2015-04-20
考纲要求掌握的20个虚词

用作代词,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包括复数)。最需要注意的是,“其”无论代人,还是代事物,它都属于“人称代词”。

例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时刻都在沛公身上。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等于“名词+之”。“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使其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应译为“他”、“她”、“它”,不能加“的”。  

例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3.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自己)”或“我的”、“你”或“你的”。

例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没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些”、“那”、“那些”等。

例如: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个姓蒋的,独享这种好处三代了。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在乱石里,选择其中的一两块儿敲一敲。

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1. 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等。

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种原因吧?

2. 表示反诘语气,同“岂”,可译为“难道”等。

例如: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儿子如果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如果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吗?

3.表婉商、期望语气,可译为“还是”、“可要”、“一定”等。

例如: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我们还是回去吧。

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要是”;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用作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一般不译。

1.用于句首。

例如: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诗经·伯兮》)——雨啊,雨啊,明亮的太阳出来了。

2.用于句中。

例如: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3.用于句尾。

例如: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庭燎》)——夜间到了什么时候?已到半夜。

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

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作定语)——我们国家的军队向北收复中原那天,祭祖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2.用作第三人称,用于名词前,相当于“其”。可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如:

今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红楼梦·第四回》)——现在他读书识字,和他的兄长相比,竟然高出很多。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此”、“这”。

例如: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该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反而遭受祸乱,这就是了。

用作副词。

1.表示对主语的辨明或申明起加强肯定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例如: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副符救赵》)——侯嬴(我)本是夷门的守门人。

2.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仅”、“只”、“才”等。

例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就又领兵往东走,到东城时,仅有二十八个骑兵了。

3.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前后相承,可译为“便”、“就”、“于是”等。

例如: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把和氏璧砸碎,就婉言道歉。

4.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可译为“才”、“才能”、“这才”。

例如: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

5.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竟然”、“居然”等。

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园记》)——问当今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 第三人称代词。不仅可指代人,而且可以指代事、物、时、地等。既可指单数,又可指复数。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在句中主要作宾语(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或兼语(其前动词一般为“使”、“教”、“闻”、“命”一类),不作主语。

例如: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代人,介词宾语)——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抓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

“之”指人,形式上是第三人称,实际上指说话者自己,即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例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你要可怜我而使我活下去吗?

“之”指人,形式上是第三人称,实际上指听话人,即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例如: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希望趁着我没死就(把他)托付给您。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这样的”等,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如: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写了这篇《捕蛇者说》,用来等待观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或不译。

例如: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这么”、“这样”等。

例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再如:

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郦道元所见,大致与我相同,却说得不详细。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不译。

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实义,译时应省去。

例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说不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假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做主语或宾语,可译为“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例如:

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好久没见到你的身影了。

2.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可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如:

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溺之。(《论衡·实知》)——孔子生下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他的母亲也瞒着他。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如: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秦国东道上的主人。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例如: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杀父之仇。(《魏其武安侯列传》)——希望去砍下吴王或吴将军的头,来报杀父之仇。

用作副词 。

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前,表示所述事实大体如此,不很肯定。可译为“仿佛”、“似乎”、“好象”。

例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日月的运行,好象出自大海一样;银河灿烂,也好象出自大海。

用作助词。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表示事物的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等。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的样子。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可译为“至于”。

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岳阳楼记》)——至于连绵的雨下个不停。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至于春光晴和,景色鲜明的时候。

作虚词的“为”经常用作介词和语气助词。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作语气助词时读作阳平。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集中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向”、“对”等。

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人叮嘱他说:“用不着对外面的人说起。”

2.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您应当威震天下,替汉朝扫除残渣、荡涤污秽。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或直译为“为”。

例如: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开始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歌诗应该为反映现实而作。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此”、“由于”。

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我感到那里难于解剖开,生怕下错了刀而对它警觉起来。视线因此而集中,动作因此而缓慢。

5.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介绍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

例如: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羸弱的士兵被自己的人马践踏。

用作语气助词。

放在句末,表示感叹或诘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是菜刀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肉,还辞别什么呢?

用作介词。

“因”跟它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时机、凭借、方式等,可分别译为“因为”,“依照”、“趁机”、“依靠”,“通过”等。

例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用作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前后两事在时间上或事理上前后相继。可译为“于是”、“便”、“就”、“因而”等。

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于是拔出佩剑砍去面前放奏章的桌子(的一角)。

2.连接分句。表示原因。用于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或直接译为“因”。

例如: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梦溪笔谈二则·雁荡山》)——祥符年间,因为建造玉清宫,开山伐取木材,才有人发现这座奇山,这时它还没有什么名气。

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且”、“并且”、“和”等或不译。

例如:

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君窃符救赵》——(立即发兵)北上救援赵国,又可以在西面打退秦国(的进攻)。

2.连接短语,表示转折关系。即连接的前后两个短语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可译为“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一天之内,一宫之中,然而气候(却)不同。

3.连接单句中的词或短语,表示顺承关系。即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或事理上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因而”等。

例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山东很小,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很小。

4.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又”等。

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触龙说赵太后》)——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许多珍宝。

5.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或不译。

例如: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岂敢无死乎?(《勾践灭吴》)——儿子如果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如果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吗?

6.用于状语和谓语之间,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着”、“地”等,或不译。

例如:

余扃牖而居。(《项脊轩志》)——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

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可做主语或定语,一般不做宾语。可译为“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例如: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指示代词。表近指,用例较少。可译为“这”、“这样”等。

例如: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同样是被人逼迫,我(是)这样,你也一样。

复音虚词“而已”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或仍作“而已”。

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为“……的(人、事、物)”等。

例如: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我买了三百盆,都是有病的,没有一盆完好的。

2.用在数词之后,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为“种”、“个”、“样”等。

例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这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舍弃鱼而得到熊掌。

3.用在时间词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时间。一般不译。

例如: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现在,有小人说坏话,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

4.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停顿,或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

5.放在疑问句末,与前面疑问代词“何”、“谁”等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等。

例如: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是谁给大王出了这个主意呢?

用作代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

可代人、代物、代处所。可译为“谁”、“什么”、“哪里”等。

例如: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事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辞》)——回去吧!让我谢绝与世俗的交游。世俗既然同我的志向不合,我还出去追求什么!

2.第三人称代词。

与“之”相当。可译为“他”、“他们”或“它”、“它们”。

例如:

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尾,表示状态。可译为“地”、“着”、“似的”、“如……状”等。

例如: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道有几千万座。

2.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啊”、“了”或不译。

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

3.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例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万钟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用作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并列、递进、转折、让步等关系。

例如:

1.连接词与词,表示并列关系。

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性质或状态。可译为“并且”、“又”、“而且”等。

例如: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澜。

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个动作行为同时进行,可译为“一边……一边……”、“一面……一面……”等或不译。

例如: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又有像老人那样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

2.连接分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再说”等。

例如:

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赤壁之战》)——再说北方人,又不习惯水战。

3.连接词或句子,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反而”等。

例如: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4.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等。

例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用作副词。

1. 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将要发生或出现。可译为“将要”、“将”等。

例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2. 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可译为“暂且”、“姑且”等。

例如: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我)发誓不与你分开,(只是)暂且回到家里去。

3.用于数词前表示接近或将要达到某一数目。可译为“近”、“将近”等。

例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山北面的愚公,年近九十了。

用作连词。

主要表示转折关系。

表示转折。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之首。可译为“然而”、“可是”、“但是”等。

例如: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即使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拨出来供养他们。

“然”有时与“而”连用,“然”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可译为“如此(这样),却(还)……”

例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然”有时与“则”连用,“然”,表示肯定上文的事实,“则”引出后文,表示推论。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此,那么……”等,也可单译为“那么”。

例如: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用作代词。

可作谓语、宾语或状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可译为“这样”、“如此”等。

例如: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用作助词。

用于名词、形容词、副词或动词、拟声词等之后,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根据上下文意,可灵活译为“地”、“着”、“……的样子”等,或不译。

例如: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半山上停留着云雾,就像飘带一样。

用作副词

1.表示应答。常单独成句。可译为“对”、“是”等。

例如:

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说:“是这样”。

2.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两事物相承。可译为“就”、“便”、“于是”等。

例如:

吾得斗升之水然话耳。(《庄子》)──我(鱼)得到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啊。

用作助词。

“所”与动词(或者与“介词+动词”)结合,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性短语。“所”字结构可按“(所)动词+的+名词”这样的格式来对译,译作“……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

例如:

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复合虚词“所以”,常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原因、目的、手段、凭借等。可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例如: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用作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两部分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顺承关系。所连接的两部分在时间上或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

例如: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登上这个楼,就会触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受谤、怕人讥笑的情怀,感到满目凄凉,感慨万分而无限悲伤的了。

2.表示假设关系,或前一部分表示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可译为“如果……那么”“要是……就”等。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师说》)──(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4.表示转折关系。即所连接的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预料的情况或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可译为“反而”、“却”等。

例如: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5.表示让步关系。即姑且承认一种情况,下句再转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如:

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美倒是美了,可我也有些害怕了。

6.表示对比关系。相当于“就”。

例如: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病梅馆记》)──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

用作副词。

在判断句中,起强调作用,帮助判断。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这是我的罪过。

1.用于陈述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表示主语与谓语的同一关系。翻译时一般可在谓语前加上判断词“是”,也可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或不译。

例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柬》)──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用于陈述句末,加强陈述语气,强调所陈述的内容或确认某种事情或状态的真实性。可译为“啊”或不译出。

例如: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

3.表疑问。可译为“呀”、“呢”等。常与“何”对应使用。

例如: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着者,何也?(《过秦论》)——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4.用于感叹句末。表示赞颂、悲痛、惊讶、慨叹等语气。可译为“呀”、“啊”等。

例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5.用于祈使句末。表示请求、商量、劝阻等语气。可译为“吧”、“呀”等或不译。

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人叮嘱他说:“用不着对外面的人说起。”

用于句中,表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例如: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这个说法,人人们常常怀疑它。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等。

例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

2.表测度语气,用于句末,句中一般有表示测度的副词“得无”、“无乃”、“其”等与之相呼应,可译为“吧”。

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用于感叹句末,表示感叹、悲愤、赞颂等语气。可译为“啊”、“呀”等。

例如: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收到功效,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

4.用在句中表停顿。不需译出。

例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为什么心情不安定,想要到哪里去呢?

5.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可加在单音或叠音形式之后),可不译出。

例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它与其宾语所组成的的介宾结构只能置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从”、“到”等;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等;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他学习。

用作介词

“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1.介绍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等,或直译为“与”。

例如: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跟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后受益的对象。可译为“为”、“替”等。

例如: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陈涉年少的时候,曾经替别人耕种土地。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相比”、“和……相比”等。

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比相比,谁漂亮?

用作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

例如: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人世与我已经背离了,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

用作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末。或助已然语气,说明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已经出现、形成或某种动作已经完成;或助将然语气,表示某种情况、事情将要发生、出现,也表示对未来的推断;或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强调某种情况发生、出现的必然性。均可译为“了”,也可不译出。例如: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2.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句中一般须有疑问代语或疑问副词与之相呼应。可译为“呀”、“呢”、“吗”、“了”等。

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辅助者呢?

3.用于感叹句末。助感慨、赞颂、讽刺、叹息等语气。可译为“了”、“啊”等。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真糊涂极了!

4.用于祈使句末助请求、劝勉、禁止等语气。可译为“吧”。

例如: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希望您就把我毛遂作为一个凑数的人员而跟您一起动身吧。

5.用于句中,起提顿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或不译。

例如: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好比汉水宽又宽,游过难似上青天。好比江水长又长,要想绕过是枉然。

用作疑问代词。

可代人、代物,也可代处所。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例如:

1.“何”作主语,可译“什么”。

例如:

何谓天?何谓人?(《庄子·秋水》)——什么叫天?什么叫人?

2.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推寻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不同。为什么呢?

3.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例如: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4.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如: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多么”、“怎么这样”等。

例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割断头发,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

复音虚词“何如”。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何如”有时也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可译为“何等的”、“怎样的”等。例如: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痛苦过去了,现在再回想当时的痛苦,那又是怎样的痛苦啊!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介绍动作实施时的工具、凭借、身份、方法等。“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根据”等,或不译。

例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2.介绍动作施行的原因。可译为“因”或“因为”。

例如:

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3.介绍动作施行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同”等,或不译出。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病梅馆记》)——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

4.介绍动作施行的时间,处所等,可译为“在”、“从”等。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都冒着风雪,……到达泰安。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并且”、“而且”等。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

2.表示目的关系。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译为“去”、“来”等。

例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

3.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前后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可译为“因为”。

例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4.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

例如: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终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5.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结果。可译为“使得”、“以致”、“致使”等。

例如:

寡人不知其力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致使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可译为“地”、“着”等,或不译出。

例如: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船在水上轻轻地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7.用在上、下、来、往、南、北等词前,表示范围、时间、方位等。可仍译为“以”或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

例如:

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自从唐高宗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

介词“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内容等,可根据情况灵活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等。例如: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胜过”等。

例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3.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如:

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

复音虚词“于是”由介词“于”和代词“是”组成。本为介宾词组,虚化为连词,表顺承关系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例如: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