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蒋海晨金陵晚报记者孙丹印 200多年的榉树像个大伞一样长在形似狮子的石头上。 上国安寺的古银杏树,两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 古树名木,往往千百年来护佑着村寨,见证着重大历史事件的风雨变迁,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在江宁区,就有28株幸存的古树,至今屹立着见证风雨变迁。昨天,记者跟随江宁住建部门进行了探访。 古寺银杏两人合抱不过来 两个人合抱不过来,树枝则像柳树一样下垂……这样一株罕见的古银杏树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甘泉湖社区上国安寺内。记者昨天在上国安寺天王殿东侧,找到了这株垂枝古树。虽然“年事已高”,但这棵银杏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巨型树干非常笔直,大多数枝条下垂,有些甚至伸展到地面。更让人惊讶的是,两个成人试着合抱这棵树,“手牵手”却还有几十厘米的“差距”。 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上国安寺始建于南朝时期,该银杏树是牛首山弘觉寺法融禅师的徒孙做住持时种下的六棵中的其中之一(其余“文革”时期被毁),已有500余年树龄。 “与正常的银杏树不同,这株银杏树远望像金龙盘在上面,近看‘华盖’向下垂。夏天站在树阴下,格外清凉。”上国安寺的住持耀法告诉记者,千年古寺上国安寺于2002年复建,当时从老的寺庙发现的寺院档案则记载,该株银杏树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如今,这株古银杏已长至高23米、直径1.3米。 “狮背伞”护佑一村百姓 横溪街道石塘竹海素有南京“小九寨沟”之称,这里有着以茶山、竹海、松涛为主体的自然旖旎风光。在后石塘村的一棵榉树,有着“狮背伞”的美丽传说。 记者看到,这里一块自然形成的巨型狮子石,形象逼真,威武雄壮,常年坐卧守护着这里的王氏宗祠,奇怪的是石狮背上生长着直径约70厘米的一棵血色榉树。 横溪街道旅游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树根部抓抱狮背,树冠约8-10米,成伞形,距今有200多年,世代的石塘村民在“狮背伞”的庇护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内繁荣。 为城市保存下珍贵的“活化石” “江宁地域较广,有不少百年古树,根据普查结果来看,散落在较为偏远的农村或者山林间,而开发区、主城等新建区域内几乎没有普查到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江宁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局园林管理所去年起对全区有百年以上历史、具有文化价值的古树名木进行普查,20多个社区筛选出的122棵可能的树木中,共筛选出38棵上报南京市园林局,经专家鉴定,其中28棵被列入市级“古树名木”名册。这批古树名木中,包括银杏、侧柏、枫香、黄连木、青枫等。其中,银杏占20棵,最年长的一棵位于汤山街道湖山村,树龄1000年,胸径达到6米。 记者了解到,一旦正式列入古树名木范畴,园林部门将统一建立档案,竖立保护铭牌,因地制宜建立防护围栏,完善保护措施。市园林部门将对古树进行GPS定位,并录入动态数据库,方便市民快速定位树木的地理坐标,未来在施工项目规划时还将提前考虑到古树名木的因素,减少树木保护与重大工程的冲突,为城市保存下这些珍贵的“活化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