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9中考物理《压强》
2015-04-21 | 阅:  转:  |  分享 
  
9.(天津)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B.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3∶1A10.(乌鲁木齐)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2kg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所示,F>30NB.容器如图乙所示,F>30NC.容器如图甲所示,F<30ND.容器如图乙所示,F<30NB11.(2011·广安)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大不变不变12.(2010中考变式题)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泡沫凹陷程度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丙没有控制压力不变13.(贵阳)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问题.(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有关.橡皮管破裂深度(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____不变.(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深度不可靠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内因加入浓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第九章压强典型例题衡东六中李中桂1、螺丝刀的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切菜刀的刀刃要磨得锋利是为了增大_________摩擦力压强A斧子有很薄的刃B压路机轮子质量很大C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D螺帽下面一般都有垫片2、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D3、在图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4、小敏的妈妈到超市买了好多食物,用塑料袋提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建议:??????????????????????????????????,这是因为?????????????????????????????????????垫上手帕(或纸)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求:(1)物体甲的重力.(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3)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请判断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G甲=m甲g=1kg×9.8N/kg=9.8N;(2)p甲====980Pa;(3)P甲<P乙.甲、乙被切去并叠加后,对水平表面的压力不变,压强都变大,设它们的增大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由P=可得,△P甲=﹣=?=P甲原?;△P乙=﹣=?=P乙原?因为p甲原=p乙原,而(h甲﹣h)>(h乙﹣h),则P甲原?<P乙原?,即△P甲<△P乙,所以P甲<P乙.6、如图,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质量为54Kg的人左脚单脚站立时,在方格纸上留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4×10﹣4m2,数方格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请回答:此人左脚单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m2,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Pa,(取g=10N/kg)解:整个方格加上超过半格的方格共计54个,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54×4×10﹣4m2=2.16×10﹣2m2,人的重力G=mg=54kg×10N/kg=540N,对地面的压强P==2.5×104Pa.故答案为:2.16×10﹣2;2.5×10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第九章压强基础知识衡东六中李中桂考点一压力1.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_________。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_________(2)_________。受力面积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发生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垂直垂直发生形变受力面积大小压力大小3.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竖直向下地球压力并不都是重力产生的,只有物体孤立静止在水平面上或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处于自由状态时,压力大小才______重力.等于1、如图所示各力的示意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对斜面压力的是()C2.下图均为重为G=20N的物体在各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对支撑面压力的大小。20NF=10N20NF=10N10NF=10NF=30NF=30N30N10N30N考点二压强2考点三液体压强温馨提示1.计算固体压力和压强的思路:通常由压力分析求出压力F,再根据求出压强。对密度均匀的柱体还可以用p=ρgh来计算,ρ是物体密度,h是物体的高度。2.计算液体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思路,先有p=ρgh求出压强p,再由F=pS求出压力。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F___GF___GF___G相平>=<考点四大气压强考点五流体压强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2.飞机的升力:飞机机翼的形状像鸟的翅膀,下方____上方____,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路程比下方气流的路程___,因此上方气流流速___,压强___,下方气流速度___,压强___;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越小平凸长大小小大例1(2012·武汉)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各种器官不断地进行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下列给出的动物器官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A.啄木鸟的嘴B.老虎的牙齿C.骆驼的蹄子D.蝙蝠的耳朵C例2(乌鲁木齐)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P是装有橡皮膜的探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A.探头橡皮膜向下,h增大B.探头像皮膜向下,h减小C.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D.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C(连云港)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A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小,其中可能的原因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少D.玻璃管粗细不均B(台州)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如图下列现象的产生与此相关的是()A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如图),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A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C2.(连云港)体重为500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5×104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3.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它们是同种力B.压力和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C.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D.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压力不一定与重力有关D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4.(济宁)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B5.(威海)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D6.(天津)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被水浸没.其瓶内水面能高于盆景中水面,主要是由于()A.瓶的支持力作用B.瓶的重力作用C.水的浮力作用D.大气压的作用D7.(中考预测题)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DC



1.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规律: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计算公式:p=ρgh,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重力及盛装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1.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规律: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计算公式:p=ρgh,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重力及盛装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8.(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8.(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8.(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8.(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8.(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8.(2012·哈尔滨)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四、计算题(18题9分,19题9分,共18分)

18.(2012·西宁)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装水容器放在电子台秤上,台秤的示数为3kg.然后将一实心物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块浸没在装水的容器中时,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5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g=10N/kg).求:

(1)物块还没有放入水中时,装水容器对电子台秤的压强;

(2)如图所示,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和物块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四、计算题(18题9分,19题9分,共18分)

18.(2012·西宁)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装水容器放在电子台秤上,台秤的示数为3kg.然后将一实心物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块浸没在装水的容器中时,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5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g=10N/kg).求:

(1)物块还没有放入水中时,装水容器对电子台秤的压强;

(2)如图所示,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和物块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解:(1)p====3×103Pa

(2)p液=ρ水gh2=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V排=S(h2-h1)=100×10-4m2×0.05m=5×10-4m3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4m3=5N

(3)G=F浮+F拉=5N+2N=7N

m===0.7kg

ρ===1.4×103kg/m3

献花(0)
+1
(本文系多活一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