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援简介 马援,生于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县东北)。祖先即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号马服君,秦灭赵后,子孙为避祸而以马为姓。
马援在海南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远在千里之外的交址,有一名叫徵侧的蛮族人,徵侧是个女人,却生得比男子还要雄勇,在南蛮中颇有名望,因为犯法太守要抓她,于是领族人造反,周围几个郡的部落都来响应,攻没了六十五座城池,在交址自立为王。于是,光武帝下玺书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军兵共一万余人征讨徵侧。
马援率军沿南海岸而进,沿途开凿山道一千多里。建武十八年春天,在浪泊与徵侧大战,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徵侧一路南逃,数次被击败。第二年正月,被擒斩于军中,首级送到洛阳,光武帝下旨授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马援其他事迹 西汉武帝时,马氏由邯郸迁徙到茂陵,是二千石的边关大吏。曾祖父马通,以功封重合侯,因族兄马何罗谋反,坐连被诛,马氏一门自此不显。而到了马援的上一代,两个姑姑被选为汉成帝的妃子。马援年少时,正值汉成帝荒淫无道,外戚王莽篡权而自立,朝廷新政,广拔人才。此时马援的姐姐嫁给了王莽的一个儿子,马援的三个兄长因为才能出众,皆辟为二千石的大臣。
马援自小素有大志。十二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兄长们都很器重他。马援曾经学习儒家经书《齐诗》,当时的读书人都以之为敲门砖,用来换取功名利禄。但是马援不愿死背章句,就辞别长兄马况,打算去边塞放牧耕作。马况对他说:“你是大器晚成,要好好磨炼自己。现在你愿意放牧,那就去吧。”没过多久马况病卒,马援为他守孝一年,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墓地;视嫂如母,不戴好帽子都不进入嫂子的房间。马援成人后,郡守召他为督邮,有一次押解一名死囚,马援同情他,就把他放了,自己逃到北地郡(今甘肃东南)。朝廷大赦后,留在那里以畜牧为业,渐渐富有起来,为人豪迈谦礼,再加上马氏世代名望,依附他的宾客以至有数百家。马援游于陇汉之间,常常对宾客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的家产日益丰厚,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粟以万斛计。他感叹道:“积聚资产,贵在能施舍救赈,否则不就是守财奴吗!”于是把财产都散给亲朋旧故,自己仍旧穿着牧人的装束。
王莽末年,制废纲乱,百姓不堪疾苦,天下大乱四方兵起。王莽从弟卫将军王林广召雄俊,辟马援为掾史。后来推荐给王莽,被命为新城大尹(莽制改汉中郡为新城,无爵位的太守称为大尹,既汉中太守)。王莽兵败后,与兄西州上郡太守马员一起逃到凉州。后来刘秀称帝,即中兴东汉的光武帝,马员到洛阳拜诣,光武帝复命为上郡太守,马援则留在了西州。
天水成纪(今甘肃境内)人隗(kui)嚣,曾经起兵反王莽,聚众十余万,后归附更始帝刘玄,因与刘玄不和逃回天水,重聚旧部,拥兵自重,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爱结交宾客,礼贤下士,关西名士一时如蚁聚,名震西州,声闻山东。隗嚣久闻马援大名,非常敬重他,召为绥德将军,朝夕共处与决筹策。
更始帝投降了赤眉军,赤眉军又为刘秀所灭,此时公孙述在西蜀称帝。隗嚣与公孙述接壤,于是派马援出使蜀中,观其利害。公孙述与马援小时候是邻居,并且一起同窗共读,关系很好,马援以为相见当携手共欢如同以前一样。到了成都,公孙述亦大喜,却盛陈陛卫,以君臣之礼而厚待。随从见公孙述的宫室、仪仗十分气派,对马援又非常热情,都劝马援留下。马援说,天下雄雌未定,公孙述不知谦恭待士,共图大计,反而夸饰虚荣,我看他就象个木偶,不足以吸引贤能之士。于是回到西州,对隗嚣说:子阳如井底之蛙,妄自尊大,我们不如一心事奉东方的刘秀。
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冬,隗嚣派马援带着书信到洛阳。马援入宫,刘秀正帻巾简衣坐在宣德殿南檐下,望见马援,笑着迎上去道:“卿遨游于两个帝王之间,今日见到你,真感到惭愧。”马援叩头拜谢,说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自小相熟,前日到蜀,公孙述排列开武士然后才令臣上殿。今臣远道而来,陛下怎么知道不是刺客奸人,一点也不加防备?”刘秀大笑,说:“你不是刺客,只不过是个说客。”马援也笑了,说道:“如今天下反覆无常,称王称帝者不可胜数。今日得见陛下,恢廓大度,又与高祖同受天命,才知道帝王也有真假。”刘秀大笑,甚壮之。
光武帝带着马援南巡至黎丘,又转道至东海。待归西州时,册马援为待诏,派太中大夫来歙(xi)持节送之西归。
回到陇西,隗嚣与援共卧起居,问起东方的传言和刘秀朝政的得失。马援对他说:“我到朝廷之后,皇上接见十多次,每逢宴会谈笑,通宵达旦。我看他雄才大略,非常人可比,并且待人诚恳,举止阔达,颇有高祖之风;又博学多识,明于政事,善于辞令。”隗嚣说:“你看他比高祖如何?”,援曰:“不如也,高祖为人随和,不拘小节。当今皇上爱处理公事,举止规矩,且不喜饮酒。”隗嚣不大高兴:“照你这么一说,反倒胜过高祖了。”虽然如此,隗嚣还是很信任马援,决定臣服于东汉,于是派长子隗恂去作人质,马援带着亲眷随隗恂一起到了洛阳。过了数月没有接到任命,马援便请求到上林苑屯田。
时汉中辖于刘秀,公孙述多次出兵侵扰,并且封隗嚣为大司马扶安王,妄图收买他,隗嚣耻于向公孙述称臣,杀了使者出兵击退蜀军,公孙述不敢再出蜀作战。隗嚣凭着自己的文治武功,每每以周文王自比,欲在西土称王。刘秀想进兵西蜀,讨伐公孙述,派人征求隗嚣的意见,想派他出兵。隗嚣上书说,关中兵力单薄,卢芳又在北方为患,现在还不是伐蜀的时候。刘秀便知道他不愿天下统一,而想两边观望,从中取利,于是对他渐渐冷淡,仅以君臣之礼相待。隗嚣欲自尊,且为人多疑,有远见的宾客、名士都渐渐离开他归附了刘秀。马援在洛阳,数次寄书责劝,又给部将杨广写信,让其劝说隗嚣。隗嚣恨他背叛自己,愈加忿怒,后刘秀伐蜀,隗嚣遂发兵拒汉。
光武帝召马援议事,马援具言谋划。又将突骑五千,往来游说嚣将高峻、任禹等人及边外羌豪,陈其祸福,离间其党。建武八年,刘秀亲征隗嚣,到了漆地,诸将多以帝之重,不宜远涉险阻,刘秀犹豫未决,遂召见马援。马援到军中已是深夜,光武帝听报大喜,召入营帐持烛而谈。马援对光武帝说:“隗嚣的将帅有土崩瓦解之象,兵进必破。”又在案上撒上谷米,做成山谷的形状,详细指画西州的地形山貌,往来道径,一清二楚、昭然可晓。刘秀说:“俘虏都尽在我眼里了!”第二天一早,刘秀即挥兵大进,嚣溃不成军。第二年,拜为太中大夫,辅助中郎将来歙监诸将平定凉州。
自王莽末年起,烧羌屡屡进犯陇西,众人以为非马援不能平定。十一年夏,拜为陇西太守,马援发步骑三千人,在临洮大破先零羌,斩首数百级,缴获马牛羊万余头,边界各个烧羌部落共八千余人悉数归降。另有数万人远屯塞外,马援率军偃旗息鼓,潜行小道,出其不意攻破大寨。羌人把精兵屯集山上,恃高坚守,马援在正面排军列阵,分遣数百骑绕行突袭其后,乘夜放火,击鼓叫噪,羌人惊恐大溃,死伤惨重,远遁而去,援因兵少,而未穷追,收谷粮畜产而还。马援对部下宽厚仁爱,每临战,身先士卒,小腿被箭射穿,刘秀派亲信问候,赐给他牛羊数千头,尽皆分给部下。
建武十三年,武都的参狼羌与塞外诸部落复连为寇,杀了武都长史,占据城塞。马援率四千余人击之,行至氐县,羌人屯军山上,西凉地荒水少,援军扼其要道,夺其水草,不与交战。羌人日穷见困,皆奔亡塞外,降者万余人,自此,为患多年的羌乱暂时平定了下来。
马援在凉州,招抚人民,开导水田,劝以耕牧。处理公务非常简易,小事都放心交给主管官吏办理,从不过多查问,只是注意有无豪强侵凌小民,以及羌人犯境。羌乱平息后,旁县有个羌族人因报仇而杀人,官民皆惊言羌人造反,百姓纷纷逃到城里。狄道(今兰州)县派人请求马援闭城发兵,马援正与宾客聚饮,闻之大笑:“烧虏哪里还有胆子敢来侵犯,告诉狄道县令,实在害怕,就到床底下躲躲。”百姓闻言,便慢慢平定下来,众人皆心悦诚服。马援在凉州治理了六年后,朝廷征回,拜虎贲中郎将。
马援在陇西时,觉得币制混乱,上书复铸五铢钱。光武帝下传与朝廷中的大臣议之,多以不可,于是就作罢了。马援回到京师后,再上奏本,详细陈述十三条利害,光武帝采纳他的意见,整顿了币制,范晔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评赞:“天下赖其便”。
自从回到洛阳,马援时常被光武帝召见。马援生得浓眉朗目,须发漆黑,如同画上的人物一般。又特别善于言谈,每谈起前朝之事,以及关中名流、市井少年,皆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连在一旁陪着的皇子、诸王,都听得津津有味,忘了疲倦。马援最善谈论军事,每献计策,都被采用,光武帝后来提及他时常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
河南郡有个叫维汜的,自称神仙下凡,收弟子数百人,妖言惑众,官府抓住他杀了。弟子李广等声称维汜神化不死,诳惑百姓,建武十七年,聚众造反,攻破晥城,杀了晥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刘秀遣谒者张宗率数千人讨之,复为所败。于是派马援发诸郡的军兵一万余人,击破贼军,抓住李广等首犯,皆斩首。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