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闲士(ID:c20070316):什么是完美的焦外,为什么说过度虚化背景..-新图等砖 本来是答橡友的焦外的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是橡友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所以新开个话题来所说吧, 焦外光斑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六边形也是一种艺术? 回答是:这不是艺术不艺术的问题,是自然不自然的问题 人的眼睛也是有焦外的,但是人眼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是非常完美的圆形,形成的焦外图象特别是焦外亮点的图象是圆亮斑点,这点平时我们注意不到的,因为你一旦去注意的话,眼睛就会自动对焦适应你的视线,所以是看不到焦外的,不然也不叫做焦外了,但是一旦你睫毛有水或者泪的时候,前焦外的光斑就可以看到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的眼睛也象镜头一样有个最近对焦距离,你是无法聚焦到自己睫毛上去的。 虽然我们看不到焦外效果,但是我们大脑能够在无意识中去记录分辨焦外的图象,所以对焦外有着本能的感觉。 如果照相机光圈非常完美,形成的图象焦外就会类似于我们眼睛看到的效果,人眼看上去就会很舒服、也会很自然地集中注意力到摄影主题上去,就好像我们眼睛自己调焦一样。不够圆的话,形成的焦外光斑就不是圆的了,焦外就会有二线干涉,我们看到这样的照片时候,就会觉得别扭,会本能地注意非正常的焦外图象,从摄影主题上分散了注意力,减低了照片的感染力。 顺便再批一下橡树网人像照片的顽疾,就是滥用大光圈小景深,过度虚化背景,我们人眼看到这种图片的时候,虽然注意力被强制集中在了人物主题上,但是这种过度虚化的背景让人眼睛有一种错觉,那就像是主体人物距离我们眼睛太近了,(我们人眼看聚焦到过于逼近到20cm左右的物体,背景就会被极度虚化,这个特性也和相机是一样的,对焦距离越近景深越小),有种不自然的被逼迫感觉。从心理会产生一种排斥的感觉。 所以说适度使用虚化功能,合理利用光圈才能得到自然亲切的照片,不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