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蔚林:“给新闻加标题”题型答题技巧分析

 许愿真 2015-04-21

  “给新闻加标题”题型答题技巧分析

  给新闻加标题”是语文中考的内容之一,早上一进办公室,我就赶紧打开电脑进行备课,我觉得此类题型比较灵活,仅仅靠《中考指南》上的题目讲解远远不够。

  我首先仔细研究了近三年的语文中考试卷,发现:近年来虽然《中考指南》上一直有此类题型,但已经多年没考这样的题目。说明中考命题人对此类题目是有自己想法的。为什么不考,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此类题目的答案很难确定,给批阅试卷赋分带来难度。这个问题是命题人不得不考虑的。

  虽然一直没有考,但作为一个专项练习,依然值得关注。因为在中考试卷上,完全有可能间接考类似的题目。比如在现代文阅读题中作为一个小题出现是完全可能的。

  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还不错:中等以上学生基本都能抓住答案的要点。但真正能完整回答的学生并不多,说明此类题目相对灵活,只有很优秀的学生才可能得到满分。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归纳了此类题目答题基本技巧:

  1.由于是灵活类题目,所以,首先不要自我紧张,大家都不会有很准确的答案,谁沉得住气,谁就有可能正确;

  2.新闻如果是一段,中心句一般是第二大句;如果是两段,中心句一般是第一段最后一句或者是第二段的前两句。在以上范围内寻找标题,正确率是相当高的。

  3.在找出标题后,可以用记叙要素的形式反问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即: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情。标题一般能涵盖其中两个要素,而且这两个要素一般是“人”、“事”,时间一般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特别强调时间的新闻里,比如四川地震的新闻,比如,某重要法规要实施的时间等。其他一般的社会新闻中,时间往往不是最重要的。

  验证第二个方法是体察法,自己反问自己:看到这个新闻后,我最想知道的内容是什么,是时间,还是人物,还是事件?通过反向倒推,也能验证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