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造“爆款”唱片

 阿里山图书馆 2015-04-21

2013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钢琴家为英国最大的古典音乐电台“古典调频”(Classic FM)录制了一张唱片,名叫《钢琴回想》。2014年初唱片甫一出版,就力压诸如安德烈·里欧等前辈,于2月9日蹿上了英国古典音乐销售排行榜榜首并蝉联冠军数周,成为当年古典唱片界最大的黑马。唱片的主角便是中国钢琴家刘骥。 

刘骥2007年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AM),如今是伦敦国王学院音乐系的博士生。《钢琴回想》是他为“古典调频”灌录的首张唱片。首张便能获得销量奇迹,无疑得益于电台以快速消费品般的定位包装唱片,但最大的功绩还是这张唱片的选曲。刘骥所选的作品既有耳熟能详的“大俗曲”,比如李斯特的《爱之梦》和贝多芬《月光》,也有强调品位与格调的德彪西《贝加莫组曲》和两首肖邦的夜曲。令人肃然起敬的还有一首中国作品吕文成的《平湖秋月》。此外几首改编曲,诸如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中的谐谑曲,还有他自己根据李斯特和霍洛维茨版本改编的圣-桑《骷髅之舞》,都造成似曾相识的陌生感。以完整的奏鸣曲和组曲作为铺垫,辅以家喻户晓的名曲、新颖独特的改编曲和对英国听众陌生但旋律朗朗上口的中国作品,还有简洁帅气的封面,加上对曲目顺序、气息和节奏的控制,《钢琴回想》既堵住了一向对“跨界”艺术家的批评,又讨好了市场对短小曲子的偏爱,像走钢丝一样出其不意地找到了介乎于市场和口碑间的平衡。

和选曲的高能一样,刘骥在唱片里的演奏无时无刻不在展现他过人的才气。他有着敏锐的触键,对细微音色差异的调教,当然还有大大的浪漫情怀。在选自舒伯特《天鹅之歌》的《小夜曲》中,他利用类似于合唱里的轮唱手法在高音区重复着主旋律,营造出少女般的天真。在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中,刘骥又赋予了带有节制的铺张。他的演奏与选曲的特质紧密结合,在该煽情的时候决不手软,在该戏谑的时候也丝毫不懈。在整张唱片中,我还是最为喜爱德彪西。《贝加莫组曲》中的《月光》展现了刘骥最为恬静舒缓的一面,也是他极富冥想的演奏片段。在这5分11秒内,刘骥的速度、加力和踏板运用都恰到好处,稍显厚重浑浊的录音也与曲子的意境相得益彰。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张留给钢琴家太多个性发挥的唱片,反而有点像优衣库一样提供了一个整洁讨好的爆款。但因为德彪西的出现,使它具有了与阿玛尼叫板的成熟。然而简陋到极致,除了曲目和人物介绍外一无所有的唱片说明书,暴露了这张唱片的市场定位。

据闻,刘骥的第二张唱片《钢琴安可》即将引进到国内出版。如果那张唱片能像这张首发一样掀起热卖热潮,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文/唐若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