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画】拥抱时代——朱新昌之《步行街》

 海明山水 2015-04-21

所谓一曲新词酒一杯,现代人物画重刻画,更讲究思想深度。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朱新昌便是一位成功的现代人物画的实践者。他常常把画面中人物稍加变形,生动地映照出中国人开放时期的欢欣,使现实人物的思想刻画与画面形式相互映照出现代美,正如其名,出新而昌明。


早年,朱新昌就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连环画画家,他的连环画创作曾在各种美展中屡屡获大奖。正是有了这些连环画创作的实践,培养了他独有的创作能力,使他在以后的中国画创作中能够游刃有余、随心所欲。他追溯孩童时纯真的记忆,编织梦幻般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富有诙谐的情趣画面中隐隐道出一种田园小曲般的快乐和宁静,给人一种温馨和甜美。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艺术是热忱的,开放时代的艺术是葱俊的。当年程十发先生能在现实主义兴盛时期深切感受到明朗的时代在国画人物中要有鲜明的色彩。朱新昌的人物画就是在这点上认识到了一个时代的人物画不仅在形式上要充分展现时代的气息,而且画什么人物、什么神态、敷什么颜色,都是非常直接的心境的展现,而不是古画中曲笔的寓意。这恰恰是都市上海现代心态的映照。



步行街 朱新昌 200×200cm 2003年


本次专题所要赏读的《步行街》,画面中,朱新昌营造了一个个崭新的人物形象,男男女女摩肩接踵,衣着打扮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这种充满意趣的形象不是直接写生的,也丝毫没有前辈笔下的影子,而是带有新文人画笔下的书卷气,是天真与生动的写照,是画家对理想的境界寄托,是一种精神的回归。正如文人画为了寄托精神,把诗写在画上,这种形式将文人画的本质非常直接地映照在画面上。







步行街 局部


从画面的经营位置来看,整幅画面人头攒动,充实的画面构图完全贴合了上海步行街的时代气息。这体现了朱新昌有很强的创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拓展是他对艺术规律的感悟和对文化形态的理解:他深谙着中国绘画的点、线、面;他懂得传承和创作的辨证关系;他更知道中国绘画艺术的舞台,不仅在本土,而是在全世界。


朱新昌人物画的新风格告诉我们,国画的“气韵生动”就是形式映照时代气息。素描与白描虽然经典,但要获得开放时代生动活泼的气息,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成为“一曲新词”。朱新昌从一开始,就对这种时代的新形式非常敏感,这种禀赋是很重要的,不仅是一位国画家创造才能的所在,更是从创作观念上将过于理性的创作观念上升到以形式的出新带动中国画的新气象。朱新昌笔下的人物的“现代”,也就是“形象的变形”,是画家达到相当造诣的表现,更是画家对时代新精神的拥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