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女主播劳春燕靠什么上位的?

 3gzylon 2015-04-22

2015-04-17 07:17:17


 

劳春燕,央视新锐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焦点访谈》栏目、《东方时空》、《环球视线》、《中国法制报道》、《大家看法周末版》,主任编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首席出镜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学士、经济学硕士。从上海文广首席记者到央视知名节目主播,劳春燕画出的是一条漂亮而耀眼的职业轨迹;而在荧屏之外,低调的品格照例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相表里,使得我们在偶尔瞥见的她的生活场景中就看到了很多值得品味的东西。


劳春燕的主持风格很鲜活,而且不管是与专家对谈,还是与记者连线,她都表现得十分专业,对很多问题显然是做过大量案头工作的。对此,劳春燕坦率地告诉记者,她能够给观众留下驾轻就熟的感觉,跟她之前做了多年记者,有大量一线的采访经历有关。在到央视之前,劳春燕曾经是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的制片人。因此,她对节目内容的介入,从选题策划到话题展开,比一般的新闻播音员有更大的主动权,以不同于常态的新闻播报方式,与评论员有机配合,尝试一种新的电视语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作为一个新闻主播,你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你的职业,你的手机24小时开机,你的头脑24小时待命。”

2006年加盟央视来,劳春燕主持过《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中国法治报道》、《大家看法》、《今日亚洲》、《中国新闻》、《环球视线》等节目,如今,她几乎每天都会在央视四套和新闻频道的节目中与观众相逢。劳春燕不愿把自己当做花瓶,也不愿只做傻乎乎微笑着看提词器的那种传声筒,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一个真正职业化的新闻人。1999年,一架韩国货机在上海莘庄坠毁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做报道。这组报道让她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高中毕业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我记得我就写不做外交官,就做记者,因为我想过一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生活。”劳春燕说自己已经把记者工作和生活融合处理得很好,“生活是很有味道的。”

谈及自己的经历,劳春燕说十分难忘当年采访靳羽西的片段。她问:“你曾经那么美丽,现在年龄大了,会不自信吗?”靳羽西回答:“不会啊,我比年轻时自信多了。”劳春燕说采访结束后,靳羽西的这番话让她回味了很久,甚至有些将信将疑。在若干年后,劳春燕一点点明白了她的意思。“年轻的时候,你也许很美,可你却有很多怕,怕自己不够美,怕被人比下去,怕别人不喜欢你,怕年老色弛无人怜,你的内心常常因此而生妒忌、恐惧,也因此虚弱,等到岁数渐渐大了,这些怕反而没有了,生命蜕去了那一层美却虚荣的壳,真正的秘密才展现在面前。你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道做个什么样的人比成就多大的声名更加重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就在那坚实的内核里。”


曾经有人问过劳春燕 “以前你是浙江的高考状元,在复旦也是高材生,现在凭着脸蛋说话,是不是觉得挺可惜的?”面对这个挺尖锐的问题,她不温不火地说,成绩并不说明一个人的能力,而做主持人其实并不全凭脸蛋好看,也是需要脑子的。真正重要的永远都不是所谓的镜头,而是要看镜头后面的那个头脑

女人长得漂亮,当然不是罪过,但也不是可以不动脑子的借口。她希望自己出现在电视上的形象,是落落大方又有独到见解的那种。劳春燕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和质疑,在报道伊拉克人质危机事件过程中,劳春燕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美国人质都来自一家叫做哈里伯顿的石油公司?这个疑问激发起她的好奇心,同样也应该是观众想知道的。于是深入报道的选题迅速锁定这一问题,从各个渠道进行采访。得来的反馈信息是,美国副总统切尼1999年时还是这家公司的CEO,该公司与白宫关系相当密切。于是伊拉克的很多重建项目都发包给这家公司。这样做新闻,劳春燕感觉很透彻很过瘾,有种一直向下掘进的快感,“我总在给自己提问题,只有自己不存在疑问了,才有资格坐在新闻演播室里开讲。”


多年采编实践培养了劳春燕对新闻准确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梳理能力,使得她在主播台上从容自信、游刃有余,突发事件忙而不乱,重大报道稳而不死,敏感报道准而不错,多年来从未有过差错。她在多年职业生涯中一直追求“明明白白说新闻”,善于对复杂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说明,也擅长现场即时提炼信息,加以追问概括,有效提升报道厚度和信息清晰度,让观众“清清楚楚看新闻”。这使得她主持的节目以解释性和深厚度见长。同时,突发事件报道往往无稿无串联单,信息杂、变数多、场面乱,劳春燕每次都能灵活应变、掌控局面。

“比美丽的女子多一点才气,比有才气的女子多一点美丽”。这是她的谦词。但,谁有能否认,当她坐在镜头前,从容点评新闻热点时别样的美丽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