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午汲小和尚的故事

 klqqklqq 2015-04-22

   午汲小和尚一开始并不是和尚。他生于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一个地主家里。要说这户人家,那可了不得,家财万贯,在午汲是数一的富户。

   这位富翁中年得子,欢喜得跟宝贝似的,对儿子娇生惯养,要什么给什么。《大宅门》里的白景奇一生下来就笑,不会哭;可是我们这位午汲的贵公子一生下来就会哭,不会笑。你怎么逗他都不笑,唱歌、跳舞、说相声,都不管用。他就是不笑,看什么都哭。把个老员外愁得什么似的。有一天,一个小丫环来送茶,一不小心把茶碗给摔碎了。小丫环怕挨打,吓得快哭了。可是小公子一听这摔碗的声儿,“哈哈”笑了。这一下可了不得,老员外赏了小丫环二两银子,叫她专门摔碗给少爷听。打扫卫生的仆人就倒霉了,每天扫出去的碎瓷片得用大筐抬。这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等他长大了,会走路了,就开始淘气。那淘气劲儿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白景奇还有个害怕的主儿,我们这位小少爷没有害怕的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闯了祸,反正有个有钱的爹在后面兜着。他爱吃水饺,可是不吃家里的,专吃街上一个水饺铺子的。他吃水饺还有个爱好,不吃饺子边儿。那怎么办呢?有人在旁边伺候着,饺子上来,仆人用剪刀把饺子边儿剪掉,剩下的给少爷吃。等再长大了,他玩鸟溜鹰,吃喝嫖赌,挥霍无度。老员外一看,这下子坏事了,进项没有出项多,这个架势下去,用不了几年家产就得给败光。他想管管儿子,可是迟了,管不住了。你叫他站着,他偏趴着;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逼紧了,他连哭带嚎,满地打滚。老员外没办法——他就怕儿子哭。

   话说这老员外一天比一天衰老,眼见得儿子把家财败光,心里着急。一着急,他就病了,躺在床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窗外发愁。他怕自己死了,儿子没钱花,受穷遭罪。你还别说,他这一发愁,还真想出一个办法来。他叫人把大门里面的照壁墙给拆了,他自己重砌。白天不砌,专门夜里砌。过了几天,照壁墙砌起来 ,老员外放心地笑了。原来,他把家里剩余的黄金都铸成金砖,给砌到墙里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员外生病,小少爷败家。终于有一天,老员外觉得自己不行了,快去拜见阎王了,就把儿子叫到床前,对他说:“儿啊,你一辈子没听过我的话。等我死了,你不要把我的棺材从正门抬出去,你把它从房顶上吊出去。”说完这话,老员外就一蹬腿,死了。小少爷哭了一阵子,心想:我一辈子没听过爹的话,这回他死了,我总得听一次。停灵三天以后,小少爷叫人把棺材从房顶上给吊出去,埋了。这可是天下第一遭新鲜事。

  老员外死了,小少爷啥都不会做,可是他只会过有钱人的日子,每天照样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没钱花他就变卖田地房屋,没过多久,家产就让他给卖光了。没钱花,他又不会做工,怎么办?只好四处讨饭吃。有一天,他讨饭讨到了街上的饺子铺。老板一见他来,很热情,给他看座,也不用他吩咐,很快给他端上来一碗饭。他仔细一看,这饭却不是水饺,而是香喷喷的一碗面片儿,还冒着热气。老板说:“你吃吧,也不用给钱,也不用谢我。这饭原本就是你们家的。”小少爷一听,很纳闷,就问:“我们家以前在你这里存钱了吗?”老板说:“那倒没有。你看不出来吗?这是你以前不吃的饺子边儿。我都舍不得丢掉,晒干了,给你留起来的。”

   小少爷一听顿时羞愧难当,想起自己当初任意挥霍,后悔不已。思来想去,终于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

   你可知道当初老员外为啥叫儿子把棺材从房顶上吊出去?那天老外员病重,心想:儿子从来都没听过话,叫他往东他偏往西。我若是叫他叫棺材从正门抬出去,他肯定不会听,一定得把棺材从房顶吊出去;我若是叫他把棺材从房顶上吊出去,他肯定也不会听,反而会把棺材从正门抬出去。但正门里面有堵墙,棺材顺不出去,依他的脾气一定会叫人拆墙。这样一来,他就会看到墙里面的金砖,后半辈子就不用愁钱花了。可惜,老员外如意算盘打得好,却没想到儿子最后真的听了他的话。

   这个故事在武安广为流传,一直传到现在。它告诫后人,千万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



    提起武安市的午汲小和尚,武安人几乎妇孺皆知,午汲小和尚并不是个和尚,而是明朝时期,河北武安市午汲镇午汲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关于他的故事在武安祖祖辈辈流传了几百年。这是一个善恶有报的故事。

     明朝时期,武安市午汲镇午汲村一户李姓人家在山西开客栈,有一位化缘建庙的老和尚来店里住宿,慢慢的两人熟识起来。老和尚对这位李老板渐渐的产生了信任,由于出去化缘身上带银两不方便,所以老和尚每次化缘回来就把募得银两交与李老板寄存在柜上,时间长了,银两数目渐渐多起来,李老板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见财起意,就想把这个钱给昧了。

    乘老和尚外出化缘,李老板把自己的钱财和老和尚化缘的银两一收拾跑回了武安老家。老和尚化缘回来一看客栈已卖,老板换人。一打听李老板人早跑了。气急之下竟一命归西。

    李财主拿着昧来的银子回武安后做生意,置田地。渐渐的有了良田千顷,房屋百间。金银无数。是武安数一数二的财主。据老人讲当时从武安马庄到武安阳邑很多好地块为李财主所有。

    一日李财主正在午睡,朦胧间看见多年前在他店里住宿的老和尚身背钱叉子来到李财主面前。对着他说道:该把我的钱还给我了。这时丫鬟正好跑来报信,一进门就喊:老爷,二太太生了个男孩。睡梦中的李财主突然被惊醒了。问道:生了个啥?丫鬟道:太太刚刚生了个男孩。李财主心里一惊,知道这是老和尚转生到自己家来要债来了。家里面大婆也来到屋里说:赶紧给孩子取个名吧。李财主正在想着刚才的梦随口道:就叫个小和尚吧。后来小和尚的小名竟被人给叫响了。外面人便很少称呼其官名。

    这个李家公子本是化缘的老和尚投胎转世来找李财主讨前世债的,长到四岁时不哭也不笑,一天丫鬟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碗,李公子一听,咯咯笑了起来,财主就又让摔了一个,李公子一听摔碗又笑起来。由于老年得子李财主对这个孩子非常溺爱。于是就叫家里佣人给午汲小和尚每天摔碗听。直到现在武安风俗中把摔碗看成个要败家的表现。所以当地老百姓非常厌恶家里小孩打碗、摔碗。

    午汲小和尚见大家播种谷子,秋天就能收获满满的谷穗,就问家里长工:是不是种啥就能收啥?长工答:可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和尚说:那咱就把这块地种元宝吧。种上元宝后一个月了也不见发芽,小和尚就把地刨开一看元宝不见了,就刨出来个煤块。长工说:呀,地太干,全烧芽了。实际晚上长工把元宝给偷走了。

    午汲小和尚花钱挥金如土,有一年邯郸黄粱梦庙会,午汲小和尚和家里的仆人赶着马车去看会。看庙会的人太多,马车无法行走,小和尚说:这些人都在这看会也没法走。小和尚坐在马车上就命仆人在车上往地上撒银子,一边走一边撒,赶会的人见有人大把撒钱都撵着马车后面拾银子元宝。谁也不赶会了。做生意的、看会的,都跟着小和尚的马车走。一直走出黄粱梦多远。黄粱梦庙会就这样被午汲小和尚给夺了。

    武安市阳邑旱池为武安市境内最大的旱池,为午汲小和尚所有。李财主虽然知道儿子是来讨债的,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法。也只好任由小和尚来挥霍家财。李财主临死前对小和尚说:我死后你卖哪也别卖阳邑旱池,只要你不卖阳邑旱池,卖水的钱每天能给你进一个元宝,也就够你生活了。午汲小和尚从小到大就知道花钱,不会挣钱。在李财主死后就开始靠卖家产度日,第一个就先把阳邑旱池卖了。接着把李财主留下的家业陆续卖了个精光。

    这个发生在武安市的真实故事老辈人口口相传了几百年,目的也是为了告诉后人善恶终有报。做人要心正,做了亏心事终要遭报应的。




民间故事 加入时间:2010-7-30 9:17:49 来源:武安县志 访问量:2766    

       明朝武安午汲村有个姓李的大财主,家有良田千顷,楼房百间,金银财宝无数。这么大的家产,可就是没个儿子。一天,正当和尚来化缘的时侯,家里的给生了个大小子,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小和尚”。小和尚长到三、四岁,不哭不笑,财主很发愁。一天,丫鬟 不小心从楼梯上跌下个细茶碗,小和尚听到叮叮当当的板(意即摔)碗声,突然咯咯地笑了。老财主就吩咐家人给小和尚板碗听,嫌彭城的瓷碗赖,专门让人去江西景德镇买细碗供小和尚板。当地就传开了“小和尚板细碗,板一个,笑一笑”。

  小和尚长到十五,六岁,除了待见从楼上往下板细碗,还喜欢赶集上会,找一帮财主羔子在一块海吃海喝,每回赶会带的银子再多,也不够花。一次,财主叫家人用牲口驮了一驮子元宝跟着小和尚去赶会,可不到后半晌就回来了,一进门只嚷着肚子饿,他爹问:“咋在会上没吃饱饭?·小和尚说:“钱不够了。”财主说:“让家人给你带了一驮子元宝,就是吃猴头燕窝也用不完呀!”小和尚说:“猴头燕窝算啥?我吃的是画眉舌头。”

  小和尚啥好的都吃腻了。一天看见俩穷孩子在夺夺抢枪吃一个红萝卜,你一嘴,我一嘴.津律有味他觉得红萝卜一定好吃,就给长工说:“明年把咱(午汲)古城地全都种红萝卜。”古城地十三顷零五十亩,村里的几个铁匠见小和尚种了这么多萝卜,满以为镢头要卖个好价钱,就白天黑来地打起镢头来,没想到刨萝卜的时候,小和尚到地里拔一个咬了口,就呸、呸地吐了,说:“难吃死了.甭刨了,拿犁犁了它吧。”

  春天,小和尚看见长工们在地里种谷子哩。秋天,谷穗上结满了数不清的籽儿。他觉得奇怪,问长工:“种啥就能收啥?”长工说:“可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小和尚说:“给我种元宝吧。”种上元宝十几天,长工从地里刨出俩煤渣块儿给他说:“哎呀不好!地太干,全烧芽了。”小和尚说:“不怕,烧芽了再重种。”

  小和尚花钱如土,他爹死后,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尽了,只好沿街要饭。有个大雪天,他在一家饭铺房檐下过夜给冻僵了。清早掌柜的一开门吓了一跳, 上前细看,认出是小和尚,忙把他搀进柜房里,端给他两碗热饭.小和尚不说三、四就拨拉完了,吃罢后感激地说:·这两年我算受尽了苦,谁还把我当人哩,没想到你咋还给我这么好的饭哩。”掌柜的提醒说:“少东家,你不记得了,我是恁家原来的厨子,这算啥好吃的呀!这是你以前吃饺子时扔的饺子边,我晒干攒了好几席圈,这不过又重煮了煮。”小和尚听了,低下了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