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养猪容易,但如何把猪养好却不容易,而想要养好猪,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其中数据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案例背景 在行情低迷,养猪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猪场的生产效率逐渐成为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只是PSY的提高,而是通过成本控制,获取更多利润,因此生产管理成本数据化就成为猪场提高生产效率最为重要工作。所以本期养猪MBA将从猪场数据化管理方面来做案例分析,从猪场的诊断到数据化管理的应用,到养猪MBA效果评析(即全面解读养猪MBA从课程培训到项目落地和效果评估)。 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一:规模化猪场应用数据化管理现状的诊断 1.案例研究对象背景描述 广东台山市良丰种猪场(以下简称“良丰猪场”)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其技术体系相对成熟,拥有五条生产线,现有员工100多名,负责这五条生产线的员工有60多名。据良丰猪场总经理吴学宁介绍,良丰猪场自投资成立至现在,已经将最初制定的第一个十年企业战略目标完成,在未来十年,猪场制定了精细化管理的战略目标。良丰猪场从2005年就开始使用数据化管理,对数据化管理作用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在此之前良丰猪场也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模糊化管理时期。期间,吴学宁也曾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提到,在猪场未使用数据化管理之前,所有生产线上的耗料数据、药品管理、猪群健康管理、市场预判、猪群淘汰查询、母猪受孕率、员工管理、绩效管理、经济指数等都是依靠员工的个人经验来记录和预判,数据的准确性不高,从而导致猪场生产效益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2.对案例亟需解决难点的分析 随着中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养猪整体水平都有所提升,养猪业已经迅速进入规模化时代,而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其中数据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吴学宁在规划未来十年猪场的管理目标时,也将精细化管理纳为猪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他提到,“精细化管理是良丰猪场下一个10年重要的战略规划,因为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把经济账算出来。”吴学宁也提及猪场在数据化管理之前所出现的一些生产管理上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其一、不能分析猪群健康问题的原因所在。吴学宁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我发现整个猪场其他猪舍2万多头猪都不感冒,只有一个猪舍的猪感冒了,并且那些猪都已经养到160斤,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员工感冒带进去的,还是管理做的不到位?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分析,我们分析不出来。” 其二、药物和饲料等资源浪费严重。吴学宁介绍到,以前猪场用药没有详细的计划,员工用药都是几箱几箱的拿,在喂料方面,员工也是根据个人经验来喂,不管猪群能不能吃完,都放一样的分量进去,良丰猪场一共有2000个料槽,因此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其三、不能准确的对市场行情进行预判。吴学宁表示,由于各项指标没有精确的数据分析,每个月上市头数就不能准确的预判,导致每个月的上市头数波动较大,比如八月份有4000多头能上市,但十一月份却只有1700多头。 其四、工作指标和绩效考核不明确,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良丰猪场以前都是依靠个人经验给每个员工制定的目标,没有精确的分析数据作为支撑,因此,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反而不利于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课程模块二:规模化猪场应用数据化管理的过程分析 一个猪场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优良的品种,更重要是准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良丰猪场从2005年就开始使用数据化管理,吴学宁对数据化管理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探索,在2005年-2014年期间,他跟几家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合作,也将这些企业的数据化管理软件应用到了良丰猪场,得到了不同的应用效果。据吴学宁透露,早前,良丰猪场接触过泰国一家公司的数据化管理软件,相比之下,华南兽医养猪MBA的爱思农软件操作更为简单,生产目标设置及提醒功能及时准确,猪场经济指数的分析更为精细和方便。数据化管理系统中经济指数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经济指数收集的一些原始数据,可以对市场作出更为精细准确的判断。 数据化管理除了经济指数的分析外,还涉及到耗料数据、药品管理、猪群健康管理、市场预判、猪群淘汰查询、母猪受孕率、员工管理、绩效管理等多项指标,只有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精细准确的分析,才能找到生产管理中有哪些问题制约了猪场效益,并快速查询到这些问题,比如是猪群健康问题,还是配种问题,亦或用药问题,或者成本控制问题,还是员工积极性问题等。 通过对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化分析,可以解决猪场“模糊化”管理下所存在的问题。吴学宁提到,当猪群健康状态不好时,只要通过猪场数据化管理系统将此前统计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就能分析问题所在,如疾病爆发的原因,以前猪已经死了却不知道死的原因。在资源浪费上,他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前员工拿药是几箱几箱的拿,而现在是几盒几盒的拿。因此,目前猪场不管是药品使用,还是饲料浪费等现象均有所下降,这样更有利于猪场成本的控制。 对于市场行情的预判,吴学宁表示,他在定期盘点猪场的时候,发现每个月上市猪的头数波动较大,比如8月达到上市要求的有4000多头,但是到了11月份却只有1700多头,这两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从4000多头变成1700多头,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启动生产管理系统后,通过数据可以从生产计划源头开始抓起,查询生产过程中母猪的产子数量,各生产阶段的成活率,,预判25周后有多少猪上市,从而就能分析出是4000头与1700头之间的差距是怎样产生的了。 吴学宁根据其长达近十年的对于各款生产数据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探索,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操作软件,或许这些经验将更为有利的促进良丰猪场生产效益。 模块三:应用养猪MBA数据化管理课程效果评析
应用效果之一:在生产管理中能找到那些制约效益的因素 在使用了华南兽医养猪MBA的猪场管理软件后,能找到生产管理中有哪些因素制约了猪场效益。据吴学宁介绍,良丰猪场通过数据对比和分析,就可以很快知道成绩有没有提高,并且快速的查询到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同时,华南兽医养猪MBA首席猪场数据管理专家黄永亮告诉记者,在他为良丰猪场做数据化管理辅导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数据化管理系统准确定位生产各个环节。 据吴学宁介绍,以前母猪分娩率不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而现在使用这个数据化管理系统后,我们通过分析报表可以及时知道分娩率不高的原因;如果成活率下降,又和哪些因素有关,母猪查情出现的问题又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和以前模糊化相比,通过猪场数据化管理均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吴学宁告诉案例调研人员,华南兽医养猪MBA提供的爱思农软件和其他软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可以算出猪场的经济指标,这个指标的量化为提高猪场效率提供了依据。 在猪场最关心的猪群健康这个环节,通过数据化管理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猪场效益不好往往和猪群健康有关,比如母猪繁殖障碍,商品猪“长老了”等,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体现,比如配种率、受孕率、成活率、上市时间等,这些数据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猪群健康的情况,从而及时查出猪场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防患于未然。
应用效果之二:在员工管理中能激发员工工作效率并进行考核 猪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员工工作效率有直接的关系,之前对于员工效率不能清晰的量化,吴学宁告诉案例调研分析人员,现此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准确量化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如之前可以养500头猪,现在让你养1000头照样轻轻松松,以及现在这些都可以清晰的量化了。 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猪场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准确算出浪费的饲料,不合理使用的药品等。据吴学宁介绍,好像什么都没有变的情况下,只是通过猪场数据管理系统就可以在成本方面进行控制,而这点就是良丰猪场追求的目标,就是每养大一头猪的成本要不断降低。而这个需要员工的执行力,员工的执行力则来自数据化管理系统的准确量化。 应用效果之三:通过数据可以对市场做出准确预判 吴学宁告诉案例调研分析人员,以前我不知道以良丰猪场的规模,一个月如上市1700头猪是否正常,现在通过此生产管理系统按照我们现在的运营成本,如果每月达不到3000头上市猪的话,我们的总体效益就不高,所以有了这个系统后在市场方面给了我们两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通过生产系统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提前预判下个月会有多少猪可以上市,而且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上市猪的数量以及猪群结构,进而可以控制养殖成本。之前我们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经验,且员工反映数据也不够准确,所以在判断上就没有优势。而现在启动猪场数据管理系统后,我们就可以适当根据市场行情来调整。 第二个优势,在第一个基础上,可以在采购猪场生产资料的时候有章可循,如此一来,就不会存在积压生产物资而给猪场运营带来成本的增加。猪场可以根据要上市猪的数量来采购饲料、药品以及疫苗等生产物资。如果没有猪场数据管理系统的分析,那么在采购方面就会存在生产物料积压,造成运营成本过高的风险。 应用效果之四:通过数据分析可为以后的生产提供改进和参考的标准 在没有启动猪场数据管理系统之前,我们往往仅凭经验来判断,在员工调岗,经验不一致时,在解决猪场实际问题时候就存在差异性。特别是现阶段,猪场因行情利润被压缩到没有空间的时候,精细化管理尤为重要,而精细化管理原则就是摆脱经验主义,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管理数据和应用来替代不标准的经验,让猪场生产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随着各种生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生产问题就可以迎仍而解了,当问题越来越少的时候,员工执行力、成本控制、效益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得到提高,最终让养猪变的很简单。吴学宁介绍,目前良丰猪场在华南兽医养猪MBA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做数据的收集、分析,不久,良丰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带来的精细化管理,让经验开始量化并复制。 应用效果之五:通过数据可以帮助猪场进行组织化创新 当猪场面临成本、环保以及疾病等诸多棘手问题的时候,以扩大规模的形式带来猪场发展已经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在现有硬件实施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成本才可以带来利润。如何提供生产效率呢?简单的使用技术吗?据吴学宁介绍,其实不是,如果想在母猪规模不变,猪场硬件不变,行情多变的情况下还能盈利的话,唯有猪场进行组织化创新,因为唯有组织化创新才可以让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最终体现到每头母猪的产能上,体现到每头小猪长到商品猪的成本上。吴学宁告诉案例调研分析人员,组织化创新的关键则是通过数据化管理来实现,一方面,通过数据化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作为组织中重要的执行者,一旦员工的效率得到激活,那么组织的活力就得到释放;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化管理可以提高猪场的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另外,一个组织化创新其实是体现在猪群上的,如果通过数据化快速的找到猪群的健康问题,那么,这个可以给你带来利润的组织(即为猪群的价值)就得到了保证,一方面数据可以带来效率,另一方面数据带来了透明化,所以自然就激活了数据指导,员工养猪的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