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而在地球上却可以看到星星?

 cawkoy 2015-04-23

  
                          为什么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而在地球上却可以看到星星?

                                         作者:蒙子路   2015年4月6日

    有一种说法就是在距离太阳120亿公里的太阳系的边缘的地方,除了向太阳系外看是一片漆黑,向太阳系内看也看不到太阳。现在我们来证明一下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以太阳为圆心以地日距离为半径r的圆球表面积S=4π*(r的平方),那么以太阳为圆心以120亿公里(约为地日距离1.5亿公里的80倍)为半径R的圆球表面积S2=4π*(R的平方),R=80r,所以S2=6400S,即在距离太阳120亿公里的地方,太阳光的强度(或者说太阳光线的密度)是地球处的6400分之一,这还是在不考虑宇宙尘埃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这么说,假如在地球上有6400条太阳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在太阳系边缘120亿公里处看太阳就只有1条太阳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6400个像素可以构成一个物体图案,1个像素怎么可以呢?

    如果仅仅论述还不足以有说服力,我们来做两个实验:1. 在一个封闭的房子墙上留一个80CM*80CM的窗口,这时从这80CM*80CM的窗口透进房子的光线可以让我们看清楚房子里窗口对面墙上的情形。当我们用不透光的材料把这80CM*80CM的窗口封闭起来只留一个1CM*1CM的小窗,这时房子里窗口对面墙就漆黑一片几乎伸手不见五指。2. 第二个实验比较困难,因为制作透光率百分之50的玻璃难度比较大。在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的水泥房子的房顶开一个小洞,小洞上面叠放6块透光率百分之50的玻璃,通过小洞进入房子的光线只有不叠放玻璃时通过小洞进入房子的光线的64分之一;小洞上面叠放12块透光率百分之50的玻璃,通过小洞进入房子的光线只有不叠放玻璃时通过小洞进入房子的光线的4096分之一;小洞上面叠放13块透光率百分之50的玻璃,通过小洞进入房子的光线只有不叠放玻璃时通过小洞进入房子的光线的8192分之一,这时在房子里往房顶看小洞,已经看不到光线,小洞的漆黑已经和漆黑的房顶融为一体,因为这时通过小洞的光线早已经弱得不足以在我们的视网膜引起反应。小洞上面叠放12块透光率百分之50的玻璃,基本上也是这样的效果。我做这个实验用的有色玻璃透光率大概在百分之30-60之间,具体多少不是很清楚,但只叠放到第9块左右在房子里看小洞就完全暗下来看不到小洞了。

    前面的论述以及这两个实验表明,“在距离太阳120亿公里远的太阳系边缘往太阳系中心看是看不到太阳的”这个说法是真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在120亿公里的太阳系边缘都看不到太阳,那我们怎么能看到以光年为距离单位的太阳系外的星星的?所以包括地月轨道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是不应该看到任何星星的。

    距离地球最近的系外恒星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4.3光年即406780万亿公里,是120亿公里的3390万倍!请注意,在120亿公里处只是地日距离1.5亿公里的80倍就已经看不到太阳了(是巨大的太阳而不是小星星)。

    到这里我也是仅仅证明了包括地球月亮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是不应该看到任何星星的,直到我确定了为什么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的原因后,我才确定了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的原因。

    为什么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现在网络上试图解释为什么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而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地球有大气层的作用。但是我之前在网络上无意中收集到一张照片就能推翻了这种说法,这张照片我不记得保存在哪个U盘的哪个文件夹了,找了两天都找不到。之前检查过这张图片(检查方法很简单,把图片尽可能放大,最后的马赛克是否均匀,可以轻易判断图片是否PS过),是真图并没有PS过。这张图片显然是在稠密大气层外拍的(相机镜头所处高度估计为10--60公里),依然可以拍到清晰的星星,这说明地球上是因为有大气层的作用而能看到星星的说法是不对的。2.关于虫洞口的说法。特斯拉的虫洞理论已经失传,现在的虫洞理论也就只是一种假说。所以不想说什么了。3.太阳系皮壳透镜的说法。也许有太阳系皮壳透镜,但它的聚焦点为何只在地球上而不在月球上?在浩瀚的太阳系中,地球和月球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小整体的。4.地球是宇宙的一个特制的电影院。这个说法把问题更加复杂化了,电影的底片是什么,电影的镜头是什么,电影的屏幕是什么。5.太阳系是被制造出来的,我们被关闭起来。这个说法认为月球上看不到星星是因为我们太阳系被关闭起来,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地球上又可以看到星星。我的观点是:飞离太阳的等离子体在冰冷的太阳系边缘被冰冻成冰冷的颗粒,长年累月的积累,形成巨大的透明的坚硬的太阳系皮壳,这个可能是真的。6.地球磁场的聚集星星光线的作用。这个说法也很容易被推翻。如果地球磁场可以聚集光线的说法成立的话,地球磁场在聚集星光的同时,在地球的另一面也在聚集阳光,还不把地球上的某个地方烧焦?

    现在我来说说我的理论:“为什么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

    我先来说说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地球磁场与从太阳过来的等离子体(即太阳风)相互作用,使等离子体在越过地球周围后在地球后方形成一个凸透镜(注:透镜的整体形状是杯状的,地球就在“杯口”的中心地方。但透镜的横切图形状是凸透镜的形状)。星星的光线通过地球等离子体透镜被聚集在地球的背光面。(地球的背光面的边缘即清晨或傍晚的时候也是可以看到星星的。)

    我认为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是有以下四种可能引起的。

1.太阳系外的星星与太阳系的直线距离之间有一个大质量天体,这个大质量天体的引力透镜作用把星星的光线聚集,焦点刚好在太阳系(这点非常重要---假如存在大质量天体引力透镜的话),通过太阳系皮壳透镜再聚集到太阳系内,这时经过两次聚集的星星光线还是不够强,还要经过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聚集(是聚集而不是聚焦)到地球上。假如这种经过三次聚集光线的方式才能在地球上看到星星是真实的话,那么便存在这种可能:同样大同样亮度的两颗恒星A和B,A离地球0.01光年我们却看不到或观测不到它;B离地球10光年我们却看得到或观测得到。因为A与太阳系之间的直线距离内没有大质量天体,所以没有聚焦A的引力透镜;或者即使有大质量天体,但是它聚焦A的引力透镜的焦点却不在太阳系的位置。这样便存在这种可能:我们看到的星星只是宇宙中的星星的极少数极少数的一部分。即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宇宙并不是全面真实的宇宙。

2。没有大质量天体的引力透镜作用把星星的光线聚集,太阳系外的星星的光线直接经过太阳系皮壳透镜聚集到太阳系内,再经过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聚集到地球上。

3.没有太阳系皮壳透镜把星星的光线聚集,太阳系外的星星的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的引力透镜作用聚焦到太阳系内,再经过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聚集到地球上。

4.没有大质量天体的引力透镜的作用,也没有太阳系皮壳透镜,太阳系外的星星的光线直接经过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聚集到地球上。

    以上四种可能中,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这个因素是一定要有的。因为地球有磁场,能使从太阳过来的等离子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等离子体透镜,所以地球的夜晚可以看到星星。月球没有磁场,从太阳过来的等离子体不能形成与地球等离子体透镜那么巨大的月球等离子体透镜,所以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

    我们中国马上采取以下措施,可以使我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天文学方面赶超美国。1.马上停止发展月基天文望远镜的计划。发射月基天文望远镜耗资将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结果是现在就可以预见的: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用天文望远镜也看不到。2.马上组织在南极北极搜索观察星星的死点活点。切记死点活点会不断随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位置。请相信下面这些文字是真实的:“ 在南极或北极地区,也是有好几个点上已经发现「死点」与「活点」,这些点都是实证派科学界的最高机密。「死点」能看到的星星会大减,「活点」能看到的星星数量会突然大增”3.马上制造微型的模拟的等离子体透镜,因为近期内我们中国不可能要获取什么数据都要往太空发射探测器。4.马上停止太阳系外的所有天文学研究以及相关的项目款项的拨款。把所有所有的天文学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在太阳系内的相关天文学研究。5.马上在地球的周围空间搜索地球等离子体透镜的中心焦点,这是本文最重要的建议。是透镜就一定会有中心焦点,中心焦点比在北极的活点观看到星星多得多,极其清晰。也许,中心焦点聚集的星光足以烧毁经过的飞行器!这个透镜的中心焦点显然不是在地球的地面上,因为实际上我们在横贯半个地球的球面上都可以看到夜空中的星星,一个透镜的焦点怎么会大到这么大的程度,所以地球地表的位置顶多就是等离子体透镜的次焦点。活点是距离中心焦点更近一点的次焦点而已,并非中心焦点。

    从网上我们知道中国已经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展开研究。希望我们中国尽快确定“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是地球上看到星星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去研究这个透镜的大小,具体形状,焦距,放大倍数等等,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宇宙意义重大。到底是光学天文望远镜还是射电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星星和宇宙更加真实客观?遥远恒星的光线经过了3个巨大的天然望远镜(大质量天体引力透镜,太阳系皮壳透镜,地球等离子体透镜)的聚集才来到地球,请问它们发出的电磁波经过什么东西的聚集才来到地球从而被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收到信号?光线有可能被聚焦,电磁波如何聚焦?什么天体的什么透镜(类似引力透镜)能聚焦电磁波?所以我认为光学天文望远镜比射电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星星和宇宙更加真实客观。现在最能客观地观测星星和宇宙的位置是在地球地面上的活点位置上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以后最能客观地观测星星和宇宙的位置有可能是在地球近地轨道上的地球等离子体透镜的中心焦点的位置上的光学天文望远镜。

    “美国宇航局2000年利用椭圆轨道的IMAGE卫星的极紫外成像仪,从上往下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成像,第一次获得了地球等离子体层在赤道面上的全球分布及其在太阳扰动期间的变化。这种探测只有当卫星处在远地点附近时,才能拍摄地球等离子体层的整个图像。”从网上这段文字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可能已经知道等离子体透镜是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将在天文学方面继续落后美国40年以上。因为美国早在1972年就已经确定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的事实,并且几十年来美国实证派科学家在天文学方面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在太阳系内的天文科学研究,对太阳系外的东西一概不理会。这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太阳系外的星星离我们太阳系如此遥远,遥远得无法形容(用光年来作为天文学距离单位是极其荒谬的,见下一段)。相对于太阳系与人类来说,用虚无来形容太阳系外的宇宙一点也不过分。研究太阳系外的银河系和宇宙对于现阶段甚至100年以内的人类来说毫无意义,除了堆砌一大堆的臆想文字,浪费国力,误导人类,毫无实际意义。是的,外星人曾经来过地球,但一定是从太阳系内的某个地方来到地球而不是从太阳系外的星系来的,古书描述“某某从天狼星来到地球”,真实解释应该是“某某从天狼星那个方位的太阳系内的某个地方来到地球”,而不是真的从天狼星来到地球。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宇宙航行到太阳系边缘120亿公里以外,整个太空是漆黑一片的,视野里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宇宙航行中根本没有任何发光的天体图标。而且,大质量天体引力透镜,太阳系皮壳透镜,地球的等离子体透镜,这些透镜各自的放大倍数以及综合的放大倍数是多少倍现在也不清楚,是以亿倍计还是以亿亿倍计?所以现在认为的星星与地球,星星与星星等等之间的距离肯定是不真实的。所以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和宇宙并不是全面真实的宇宙。甚至极端一点的说法:“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太阳系”,虽然不正确,但也丝毫不算过分!

    用光年来作为天文学距离单位是极其荒谬的。别说在整个宇宙范围内,就是在距离太阳120亿公里的距离即1光年的788分之一的距离内,都没有任意两条光线是平行的。即使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或测到两个太阳光的光子是“平行”的,经过120亿公里后,在某个位置A,这两个光子也不平行了,并且它们一定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了,更何况它们刚产生时也不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即使它们刚产生时相差0.000000001秒,在这个位置A,这两个太阳光的光子已经相距天差地远,它们已不可能同时进入我们的眼睛了(假设我们这个时候是在这个位置A的话)。当物体发光时,在一个原子里没有任意两个光子是同时(即使相差0.000000001秒也不能说是同时)沿同一条直线同一个方向飞离这个原子的。我们平时在1秒钟内看到的某物体,其实是有无数份光子各自在300000000000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甚至小数点后面的零更多)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用固定的速度从A走到B走1年,我们说是走1年的路程距离,这时我们人体还是一个完整的人体。但一条光线走了一年之后,光线已经分解为无数光子分布在广阔的宇宙中,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光线,这条光线已经不存在了!在我们还不能远距离对单个光子进行跟踪测定的今天,用光(实际上就是很多光子组成的一条光线)在1年里走的路程作为距离单位是不是很荒谬很无稽,更何况光子在宇宙中也由于宇宙尘埃等等各种原因不可能速度总是不变,传播方向也不可能总是保持直线。今天的天文学忽视了最基本的一个宇宙原理:在宇宙尺度范围内,没有任何两个光子的运动路线(即两条光线)是平行的。这一段可能理解有点困难,以下描述可能就好理解点:现在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星星,都以为是远方星星的光线直接就传到了我们的眼睛,都没有考虑到是某个或几个透镜把那些扩散得很弱很弱的光线聚集后我们才看到的。或者这样讲,没有哪束光线能走一年而不发散的,哪怕是性能最好的激光也不能,美国的武器级的高能激光经过1000公里后激光点也从1平方厘米以下扩散到1平方米以上。讲得更明白点就是我们能看到的光(注意这六个字:我们能看到的)能在宇宙中走上一年这种事根本不会发生。单个光子也许可以走上亿万光年都可以,但是请问现在我们有对单个光子在光年范围内进行观测的仪器吗?是的,光年仅仅是距离单位,是94608亿公里。但请直接用十万亿公里或万亿公里或亿亿公里这些作为长度单位好不好,不要用光年,用光年这个词很容易让人类误解光线(是光线不是光子)可以在宇宙中走上多少多少光年的,实际上光线走0.001光年都走不完就极度分散了,这时我们本来能看到观测到的那束光线已经不存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