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克勤:画里画外大写意

 江卫视界 2015-04-23

7月中旬,南通籍画家严克勤将携近年新作亮相于南通,令人称奇的是,他不仅是是水墨写意画家,而且是无锡广电集团的掌门人。

严克勤:画里画外大写意

《南通周刊》记者 熊江卫

 


初识严克勤,许多人都会好奇:作为一个广电集团的管理者竟然画着文人大写意,无论从专业背景,还是功夫精力,都难以想象。

在接受南通电视台《大家有约》栏目采访时,严克勤回忆道:“有一次,北京电影学院的孙院长看了我的画后大声问道:‘这是严局画的?’因为他觉得,我是一位官员,而我的画里展示的是一股文气,完全对不上号呀。从事管理工作,需要了解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而艺术创作则要呈现个性,要求张扬与奔放。”

无论是波澜不惊、低吟浅唱的水墨花鸟画,还是徜徉恣肆,长歌而行的山水画,严克勤都以清纯的水墨写意表现心境和意趣。他的花鸟画多以莲荷、玉兰、凤竹等为题材,既以此表达文人的品格和操守,又以写意笔墨呈现文人的洒脱和飘逸。用笔以湿笔润墨为主,间以枯笔渴墨,而少泼墨水撞。笔线毛涩而圆润,墨色清透而苍劲,将文人花鸟画的草书用笔与近代海派碑书用笔融为一体,形成了灵巧而拙朴、清秀与苍劲、圆润与厚重相统一的艺术风貌。他的山水画以皴擦点勾为用笔之法,从“南宗”一系的披麻皴、解索皴变出,枯笔与乱点、散锋相结合,纵横挥扫,繁写、密点、乱皴,既得黄宾虹的浑厚又似傅抱石的洒脱,以奇峭、不羁的个性表现出山水魂魄。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评价称,严克勤是当代大写意一派中,继承文人传统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说:“严克勤的写意花鸟和山水画,有着江南地域的敏感与天性,他把水墨写意的力度、结构与情态融会贯通,维系并传承着江南的文人性情。”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首家城市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依托6个广播频率、7个电视频道、《无锡新周刊》以及“太湖明珠”网站,把握正确导向,不断做大做强。无锡电视被评为全国“全国区域创新电视媒体十强”。4个广播频率、2个电视频道入围全国“广电地标”综合影响力城市台第一阵营。新闻综合频道入围“2008中国区域电视频道十强”。集团先后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全国地市级城市广电唯一的改革试点单位,被评为“全国最具实力城市台”“全国最具影响力城市台”等。

严克勤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广电系统“领军人物”,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在严克勤身上,文化管理与艺术创作不可思议却又近乎完美地融合起来。

“对我来说,这也可以算是‘对立统一’,一种‘儒道互补’吧。”严克勤在他的专著《水墨问道》里这样写着。

 


“身为管理者,哪有这么多时间去从事艺术创作?”这是人们不禁要问的第二个问题。

严克勤坦承:“我画画的时间确实很少,有的话,也是利用别人忙于应酬的时间。人家说‘废画三千’,但我的时间太少了,我没有时间去做到‘废画三千’,我是‘背画’,是多做腹稿,腹稿就不止‘废画三千’了。”

在“读画、背画”之余,他不时在心中描摹、参悟,一旦时机成熟,提笔一挥而就。除此之外,习惯早起的严克勤,将清晨五点半至七点半的时间充分利用,或习字或画画或写上几句随笔,而外出公干时,候机的时间、飞行的时间,都是其笔耕不辍之时。一点一滴的累积,便有了那些文字、那些画作。

凭着对中国画近乎痴迷的热爱,带着恪守传统文化的坚定,严克勤给人们带来一次次文化惊喜:2012年,严克勤水墨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的八尺巨幅作品《寒雪冷枝》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3年,“太湖风情——严克勤中国画作品特展”在巴黎卢浮宫举行,展览在法国当地引起广泛关注,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大写意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欣赏。

严克勤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水平)不在技如何,而在意如何,不在像与不像,而在笔墨之间产生的韵味。”他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座右铭。“外师造化”必须要行万里路,从自然中得到养分,这是根本。“中得心源”在学习传统上还需要认识古人的情状。需要知道他画画时的情感、气息,要知其画,更要知其人、作画其时的气息。气息从何而来,是画家内在精神世界本质的流露,是从作者的心灵中来,是画家不同于他人的印迹。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千百年来,水墨画承载和物化了创作者们生命的痕迹和精神的体验,呈现出他们简淡中和、恬静出尘的人格风貌,在严克勤的画作里同样也积淀着他丰富的人生历练。

“我要感谢南通。我的祖籍在南通,我的父亲在南通读书、教书。我四十年前到南通插队落户、读大学、走上基层岗位。在南通,有我人生许多的第一……”忆及往昔,严克勤感慨不已,“我即将插队下乡前的一天晚上,陈老师偷偷找到我,他说他的书都被抄走烧光,唯有这本字帖藏在灶膛灰里保存下来,送给我,叮嘱我下乡后用心临帖,莫忘学习。我回家一看,竟是一本《怀素千字文》的旧拓本,这成了我最珍贵的收藏!上大学时,中文系姜光斗老师希望我研究唐诗,当时我针对唐代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写了篇考证文章,发表在学报上,引起反响。大学毕业后,老师要我留校任教,专修文艺批评。”

1980年春,严克勤毕业后在南通地委当秘书,一年后回无锡。

“当时人才紧缺,我这样的就成了‘稀缺人才’。八十年代初,我走上了从政道路,但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一份清静悠闲。”严克勤说:“离开南通时,我登上狼山。到现在,还记得狼山庙门前的那副对联是这样写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从东坡的枯木寒石,一路写意九百年,似与不似始终是不易的科律,而对严克勤来说,这大写意又何止在画卷之中……

在他的眼里,艺术创作与文化管理是相通的。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水墨画创作,常常“留白”,画面上的空白,或为天,或为水,或为云,所谓画外之画,无墨求染,意到笔不到。“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工作要有阶段性,不能要求一步到位,撑得太满,要留有空间,要循序渐进。”严克勤总结道。

“艺术创作时,常讲‘意趣具于笔先’‘不求工巧而自得妙处’”严克勤又说:“画画前,须谋篇布局,从大局着眼、细处入手,胸有成竹,疏密有致,浓淡相济。在工作中,我们要有大格局,要有全局眼光。”

主政无锡广电后,严克勤说得最多的两个词是“资源”和“整合”。他一方面做好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夯实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将视野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将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资金、资本等资源纳入广电拓展的“版图”。资源通过有效的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整合的题中之义。

集团作为无锡市文化产业主体投融资平台,实施广告经营、内容产业、新媒体业务经营等相关产业综合发展战略。近年来摄制影视剧达20多部1000余集,大型文化演艺产业年营业额超过1200万元,数字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均在省内或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开发运作。

文心若兰,其志高洁,其馨幽远。在艺术创作与文化管理之路上,严克勤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与时代同行,向巅峰登攀。正如许倬云老先生在为严克勤的《游艺琐谈》所作序中所言:“最难得的是作者于纷扰浮尘间对于‘艺’的那份执着与坚守,还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随心与随性……有如此思想境界,令人欣喜,知道华夏文化命脉,并没断绝!”这或许是对严克勤的人生追求和文化探索最好的注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