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核 (《本经逢原》)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 【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4-亚甲基-DL-脯氨酸、反-4-羟甲基-D-脯氨酸、顺-4-羟甲基脯氨酸,脂肪酸,甾醇。又含淀粉和游离的氢氰酸。 【性味】苦,平。 ①《本经逢原》:"大寒。" ②《现代实用中药》:"苦,平。" ③《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苦,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用主治】化痰止咳,疏肝理气。治咳嗽,疝气,水肿,瘰疬。 ①《纲目拾遗》:"治肝有余诸症,气实者可用。" ②《本草再新》:"治疝气,消水肿,利关节,治瘰疬。"
 枇杷核 枇杷核指水果枇杷的内部核的部位。枇杷核具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的功效。常用语治疗咳嗽、疝气、水肿和瘰疬等病症。 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之止咳化痰 枇杷核,晒干、捣碎,约六钱,煎汤,煮沸十多分钟,临服时加少量白糖或冰糖,一日两次服用。 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之治疝气 枇杷核10~20g。将枇杷核杵碎,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汤。每日2次,服之。 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之治咳嗽 枇杷核9~15g,捣烂,加生姜3片,水煎,去渣服,早晚各1次。 枇杷核 (《本经逢原》)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枇杷"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4-亚甲基-DL-脯氨酸、反-4-羟甲基-D-脯氨酸、顺-4-羟甲基脯氨酸,脂肪酸,甾醇。又含淀粉和游离的氢氰酸。
【性味】苦,平。
①《本经逢原》:"大寒。"
②《现代实用中药》:"苦,平。"
③《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苦,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用主治】化痰止咳,疏肝理气。治咳嗽,疝气,水肿,瘰疬。
①《纲目拾遗》:"治肝有余诸症,气实者可用。"
②《本草再新》:"治疝气,消水肿,利关节,治瘰疬。"
③《现代实用中药》:"镇咳祛痰。"
④《四川中药志》:"疏肝理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咳嗽:枇杷核,硒干、捣碎,约六钱,煎汤,煮沸十多分钟,临服时加少量白糖或冰糖,一日两次服用。(《浙江中医杂志》(10):32,1958)
②治瘰疬:枇杷干种子为末,调热酒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附方】 ①治咳嗽:枇杷核,硒干、捣碎,约六钱,煎汤,煮沸十多分钟,临服时加少量白糖或 冰糖,一日两次服用。(《浙江中医杂志》(10):32,1958)
【枇杷核成分、功效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一文摘要
枇杷核中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含量丰富,尽管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较少,但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必需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可见枇杷核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此外,
枇杷核中还含有苦杏仁苷、黄酮、没食子酸等多种功效成分,因此开发枇杷核产品具有潜在的可能性以及前景。根据枇杷核的营养成分以及组成,枇杷核可提取
苦杏仁苷、黄酮、亚油酸等功效成分,用于开发抗癌、抗衰老、抑菌、抗炎等药物或保健食品;可用于提取淀粉、制备抗性淀粉或酿造白酒、药酒等;还可以
用于先脱除苦杏仁苷、单宁酸等苦味物质后生产枇杷核脆片、速溶枇杷核粉等休闲食品;此外,枇杷核还可以用于提取制备天然棕色素、天然吸附剂等。
日本老人患糖失明,枇杷生核治疗出奇效!
据报道,日本有位叫饭野进的老人患糖尿病左眼完全失明,听人说枇杷可有疗效,就自己尝试服用枇杷的生核,早、中、晚各1个,嚼碎后吞服,
两周后即见效果,左眼视力有所恢复,约4个月后戴眼镜左眼能读报,服用6个月后,空腹时测试血糖值已降至90,而服用前血糖值高达400。原因在于
枇杷有健胰排毒之功效。注意:枇杷核易生霉,故应放在冰箱中或干燥后研成粉末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