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先考东家德
诸贤精要有准则
夫天道不言,而降灾在德,此感应之不容诬也。
凡欲为子孙永远计者,当以公心处事。方便行事,一念合理,百神归向。择地之学则为次矣。不然我德之不修,而徒择效于风水,何益哉。
蔡牧唐曰:阴地好,不如心地好。求地者,以积德为本。若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应之。是所以福其子孙者心也。其恶果赢,天必以凶地应之。是所以祸,其子孙者心也,而地之凶。
观澜翁曰:富贵之地,天地所秘惜,神明所护持。苟非其人见如不见。
郑氏曰:主者福寿,良师辐辏,主者当哀,盲师投怀。
卜氏曰:欲求滕公之家城,须积叔敖之阴德。
葛谿曰:积德乃求地之本。积善之家,未尝求地,及其当兴。多是天造地设,神驱鬼运。谓之天葬。
宋谦甫曰:世人尽知穴在山,宁知方寸穴一线,好山好水世岂无,苟是其人寻不见。我观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皆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及时天理变。
曾氏曰:或在路旁人不识,下了令人议;不是时师眼不开,留与福人来。
陶氏曰:阴功宜厚积,孝行感神明。
葬法拾遗:积善成庆,积恶成疾。人实成之,天实因之。培本之要,莫先于德。
欲求地者,可当先积德,以端其本哉。或者曰:求地以积德为本,而择地之求,将焉用之。予曰:修德以应天,择地以尽人。不可偏废也。但不可贼心苟幸,利己害人,自损福禄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