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登:反对浪漫主义

 金匠尚玉 2015-04-23


文 / 奥登

译 / 叶美


大概1910年左右,英语诗歌自华兹华斯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开始衰退(它的先驱是斯宾塞和弥尔顿)。给诗人们的写作在节奏和措词两方面很大影响的,不是济慈和丁尼生,而是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和法国象征派诗人。慢慢地这场运动发展成批评潮流和实践。战前的休姆,加上后来的艾略特,瑞恰慈,燕卜逊等人一举扭转了知识界对诗歌的整体理解。从二十年代起,多恩开始成为最受人喜爱的诗人。


布鲁克苏在此书中继续这场战斗,他的主题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奥古斯都时代的新古典主义者们把隐喻看做成思想的装饰。这是不对的,在诗歌中,思想和意象是一体的。


2. 浪漫主义者认为在写作中想象力比机智和幻想重要,情感比理智重要,认为讽喻有损他们高贵的身价。这是不对的,在题材严肃的诗歌中,机智和反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3.以上两种观点都认为诗歌必须用高贵修辞表达高贵理想,这是错的。因为在诗歌中信仰的正确和错误是无关紧要的。实际上伟大诗篇,根本不是靠信仰写出来的。


4.因此艾略特,叶芝和艾伦·塔特这些现代诗人们,重新拾起十七世纪常用的玄学和反讽的写作手法,就是回归到真正的英诗传统里,大家一致认为奥古斯都时代和浪漫主义时代的诗歌是正统的偏离,是异端。


任何像布鲁克林或是我自己这样曾经教授过文学的人来说,都会同意目前有必要继续反对浪漫主义,这本书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因为普通大众对机智和反讽还处处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诗歌应该写的晦涩,充满激情,真正的诗人是像雪莱那样的人。


真,善,美

人们需要付出才能将其收获。


如果这时,我想冒险怀疑一下布鲁克观点中这种绝对的声音,我必须先声明,我这样做是以一个假设为前提的,即假设在《新共和》的读者中,他这场战役已经打赢了,已经不再有人认为《树》是真正的诗歌,而《荒原》是一堆愚蠢的胡言乱语。


一种批评理论的检测方法是它启蒙的范围有多大,布鲁克林阐释了艾略特和叶芝的诗歌,但同时却忽略了某些诗人——比如劳伦斯,其诗歌无疑也是机智的,或是劳拉·李丁,其诗歌也很智性,布鲁克林或许会说这两个人都不是好诗人。


还有一点布鲁克林对自己欣赏的那些诗人的缺点故意视而不见。我不能同意他对哈代·克莱恩的赞扬,后者的诗歌看起来就像浪漫主义诗人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的摹本,也是那么抽象,像“岛屿的柔板“这样的句子虽然理智上完全解释得通,但却和感觉经验和情感经验对不上。它不过是意志的一种合成。


在《宣传艺术与叶芝》这一章里,布鲁克林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且难缠的问题——诗歌和信仰的关系,可惜在这篇短评里不可能去讨论它了。


布鲁克林令人钦佩的一点是,他批评宣传的艺术观,但他没有解释为什么撇脚的批评家和优秀的批评家都赞同此观点。我的看法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理解诗歌是对它真正内涵的一次变形,换句话说,诗人的人生观在评价其作品的时候之所以被看得重要的,是因为在艺术和善之间毕竟还是有联系的,尽管这联系不是很明显并常遭误解。



奥登诗选


理查德教授对《荒原》有句著名的评论,他说《荒原》意味着诗歌和所有信仰一刀两断,但他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荒原》是一首戏剧诗,而不是抒情诗。虽然这首诗歌的主题是有关信仰的丧失,但它的结构背后都包含着一个坚定的信仰,即认为我们的内在精神和外部社会都已陷入地狱之境,艾略特后来的作品一直沿着这条思路在写。


相反,叶芝是个主观诗人,他写的是抒情诗,而不是戏剧诗,《幻象》不仅仅只想被当做一个私人神话,而是要作为一种普遍科学来代替之前的所有科学观,叶芝试着相信他的神话是真实的,对此布鲁克林会和我持同样的观点,即认为,对于诗人的批评文字,诗人思想的有效性取决于他们对个人经验和其所处时代普遍经验的整合能力。但丁做到了这一点,做的几乎无懈可击。但叶芝做的还不够,比如说他关于工业文明的偏见,一直没变过,它没有丝毫启示作用。结果虽然他有令人惊奇的修辞天赋,他的许多作品没有很好地表现“反讽性关照”这一写作手法,布鲁克林认为——这里我和布鲁克林站在一边——那些诗不过是言辞尖刻的俏皮话实验。


我希望很多老师还有其他人都能很好地利用这本书,我也希望,通过引导能够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想法,因为有些人仍旧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樊笼里,对现代主义诗歌持排斥心理。老师们应该使学生从这种审美的虚无主义中摆脱出来,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完善自己,要争取使自己具有能够欣赏任何时代任何风格艺术作品的品质,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他们表示尊敬和一旦发现自己的审美缺陷,立即知错就改。



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是公认的现代诗坛名家,1907年出生在英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他充分利用英美两国的历史传统,作品的内涵因而更深广。“奥登”(Audun)曾在冰岛的传奇故事中出现过,而奥登的写作,尤其是诗歌的写作技巧,深受北欧主要诗歌派别的影响,被公认为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也是著名的同性恋者。他46岁的时候开始和18岁的诗人Chester Kallman相恋,1973年奥登在维也纳死于心脏病。


叶美,1981年出生于齐齐哈尔市,曾获第四届北大未名诗歌奖,现居海口。


注:本文曾发表于《飞地》第九辑的“深度”栏目。




我们的领土,我们的飞地

Our territory,our enclave



飞地(Enclave)为致力于推广与传播诗歌艺术的独立文化品牌。其英文Enclave源自人文地理术语,作为一个品牌专属词汇,我们借其特定涵义喻指当代思想、精神之领土与净地,并力行以独立、开放、前瞻的姿态,专注于对诗歌、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深度梳理、纪录与传播,藉此构建与守护我们共有的人文领地。


飞地主张以纸本书刊、新媒体阅读与线下活动传播等多维形式辐射和影响受众。目前已创办有纸质媒体《飞地》丛刊(Enclave),专注于独立出版与推广渠道拓展的飞地书局(Enclav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House),以及提供当代诗歌图文、影音档案在线综合浏览的飞地影像局(Enclave Multimedia Collection)。同时,飞地也将借力豆瓣、微博、微信等平台,探索新媒体形势下当代诗歌与文化艺术传播的新可能。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浏览飞地书局微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