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般序列化后不都是二进制文件么,为什么这里是xml格式的。恩,这就要讲到nib文件的编译和运行的原理了。
nib文件从创建,保存,编译到运行要经历两种序列化。 第一个是IB所用的文档的序列化,序列化的结果就是这个xml文件。它保存的是所有界面的资源信息和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就是编译时对这个xml文件进行的序列化,序列化的结果就是2进制的nib文件。 写过IBPlugin的人应该知道,所有的控件必须支持initWithCoder和encodeWithCoder的 NSCoding规范,这个就是用来被NSKeyedArchiver序列化用的。 编译时对xml文件做了如下操作 1,读取xml文件,生成所有界面对象,生成所有object(即自定义的controller类等),设置好各个obejct之间的联系(IBAction,IBOutlet) 2,对这一坨对象进行序列化,即调用encodeWithCoder方法来序列化,生成二进制nib文件 为什么要生成二进制文件,因为从二进制文件生成类实例更快一些。 运行时对nib的操作 1,反序列化,调用所有对象的initWithCoder方法 2,某些类的initWithFrame,init之类的方法被调用,生成所有类实例 3,发送awakeFromNib消息,每个类实例的awakeFromNib被调用 猜测nib2.0/3.0时代的多出来的二进制文件应该就是被编译序列化之后的文件,即nib2.0/3.0的nib文件由界面信息文件和运行时二进制文件组成。 由以上的可以看出,凡是被拖到nib里面的对象都会被自动创建实例,无需你代码手动创建(扫盲了。。。),需要用到的话,添加一个IBOutlet即可。 好了,解析完nib的文件结构之后,应该对IB的工作方式有了一个认识,也对你用IB打开nib后看到的东西的背后的实现方式也应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iPhone的nib跟Mac没有区别,可以参考) xib本质就是一个xml文件,这点在head first iphone上有清楚的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