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舟”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脱颖而出

 水晶宫114 2015-04-23

 

在水田耕种机具中,龙舟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去年脱颖而出,并在今春火爆走红。然而,这面世不久的产品,是不是只能“养眼”一时,它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履带行走 解决深泥脚问题

“小型耕整机对传统的牛耕方式,其实并无根本的改变。仍然需要赤脚下田,扶着把手跟着走,而且刀辊高速运转时,很容易出危险。只是工效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里去。而且,我们这里是大田生产,这玩意到现在是很落后的了。”这是黄金乡新联村村民黄高峰的现身说法。

“轮拖带的旋耕机是先进的,对平原地带很是适应,前几年,我们这里都用它。但是,两三年后问题就来了。它是把泥脚搞深了,这可是个大问题。我家的田用了几年轮拖,现在泥脚都到这里来了!”老黄将手掌靠齐他的膝盖,比划着说。“我们这里都是搞的双季稻,一年种两次,一次深一点,三五年就成了深泥脚田。去年,我邻居余开亮开了一台龙舟旋耕机回来。我凭着自己读书时所学的知识,就知道履带的接地面积大。相比轮拖的两个大轮胎来,肯定不会陷泥很深。于是我请余开亮给我耕了一丘田,量了量泥脚,轮拖比履带要深四五厘米,有一寸多。一年耕两次,就要深一两寸。冬季即使晒田,但到春耕时,水一浸,原来的泥脚还是原来的泥脚,大轮胎一压,原来的泥脚承不了重,还是压到老底子上来,又还是把新的老底子翻带上来。”

黄高峰说的话很具代表性。龙舟履带旋耕机用户和其他轮拖旋耕机用户无不是这种说法。屈原管理区的农机局副局长李罗英和农机推广站站长殷建平也说,他们管理区的水田,现在泥脚深的有一米多。这些田已不能栽水稻,只能用来栽莲藕或种植深泥作物。“如今搞大农业,耕田就必须用大的机具,大机具对水田田泥压力很大,这就势必造成水田深泥脚的问题,深泥脚对水田生态是个极大的破坏,后患无穷,遗祸很深。因此,用履带行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的好办法。”

泥底深浅均匀 有利机插

李罗英副局长与殷建平站长告诉记者,目前屈原管理区农机化的发展目标,是锁定在推广水稻机插的方面。

“推广水稻机插,就必须推广履带旋耕机。”两位农机行业的资深领导都肯定地说。“轮拖的两个大轮胎在水田中碾来去,压出两条深沟,不但导致深泥脚,还导致水田泥底基础深浅不一(轮胎行走之处深,未到之处浅。)深浅的落差,一般都有五六厘米,即两寸之多。这样,用插秧机插下去的秧苗,遇上深泥底则插得很深,遇上浅泥底则插得很浅,就会严重影响机插质量,影响秧苗成长,最终影响产量的提高。”

因此,水田耕作“履带旋耕机”的时代到了。这个命题,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湖南省内最具权威的三位农机专家汪友祥、孙松林、吴文科都是从这一水田耕作机具的方向性问题而高度肯定龙舟履带旋耕机的。早在去年三月份,“龙舟”刚刚走向市场时,全国农机工业机械协会理事长高元恩专程来到中天龙舟农机公司考察,就对中天董事长兼总裁王术平说过:“你们的方向肯定是对的!”现在我们回首这一句话,不由不佩服老专家的眼光。

兼顾质量 工效安全舒适

然而,仅仅改进了动力牵引与行走的技术,这个技术即使解决了中国水稻生产的“深泥脚”与“机插推广”的两大核心难题,就可以让农民认可“龙舟”吗?如果龙舟在其他方面比不上传统旋耕机的话,农民出于现时利益与经济价值方面的考虑,也还不会买“龙舟”的账。调查中,我们发现,用户欢迎“龙舟”,也是因为它的其他性能功能,一点也不比其他旋耕机差。如果在一两个重要的方面掉价,也不会有“龙舟”的热销现象。

屈原管理区的龙舟旋耕机机手都反映,“龙舟”的工效是很高的。一台耕幅中等1.8型龙舟旋耕机一天可耕水田70-80亩。黄金乡大江村村民黄叶对记者说,他今年春耕时买的“龙舟”,除耕自家的田外,还用了3天时间,耕了别家200多亩田。如果再耕晚稻田一季,加上还可到屈原管理区邻近十几里外的汨罗湘阴去跨区作业,一年以耕作10天时间计算,最少可耕700亩,按屈原当地的工价每亩60元计算,一年可得4万来元。除去油耗,足可以把成本收回。

而对于花钱请“龙舟”耕田的农户,要考虑的就是耕田的质量。除不造成“深泥脚”外,还有水田平整度、杂草等植被的覆盖率、水田边角之处不留“死角”等几个“常规”标准。很多用过“龙舟”耕田的农户反映,“龙舟”旋耕机旋耕后,不需要再用别的平整机具再来一次平整的工序,杂草植被埋没入泥的质量也高,四周都没有“死角”。这些方面都不亚于其他机子。“龙舟”的履带行走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不损坏农田基本设施。而轮拖在上下田时,就会把田埂压出两个大缺口,过田间水渠时,也会压垮渠道两旁的泥土。

对于机手来说,“安全”与“舒适”,也是他们对一种机具欢不欢迎的一个因素。“安全性能”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使用的“东家”,都是首要考虑的。销一台机子不能销出一次祸害,买一台机子不能买来一场灾难。然而,以往旋耕机的安全投诉事件时有发生。而龙舟旋耕机的履带行走,在上下田时、在越过行走障碍物时、在遇到车辆或其他农机具让路时、在爬坡越垄时、在急速转弯时、在作业加速时,都不会因为失去平衡而发生颠覆。同时,它的动力牵引与作业机具一体化的装置,也克服了不少的安全隐患。并且,龙舟旋耕机的履带装置,在行走时十分平稳,同时,它的驾驶台高度比轮拖要低,因此,机手操纵时十分舒适,履带的平稳行走,泥浆又不会溅起很高,操作的机手身上干干净净,真的是西装革履可耕田!

也有农机业内人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龙舟旋耕机”能不能经得起最后的考验,那就是看它的使用寿命,关键是履带行走的轮系质量。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询问了龙舟技术开发中心的负责人。他肯定地回答:“没问题,我们是把公司的龙舟履带收割机的技术应用到旋耕机上,龙舟旋耕机的轮系,我们采用了四道密封式防泥水装置以提高它的可靠性,目前这个技术已申请了专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