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预告:浮生墨记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4-23

浮生墨记—周俊友书法展

时间:4月25日

地点:绍兴市柯桥蠡园越社展览厅

周俊友书艺简介

周俊友,浙江绍兴柯岩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政协山阴书画院副秘书长、柯桥区书协副主席。

学书近三十年,精研唐代楷书和宋、元、明行草书,于米芾行书用功尤勤。近年钟情“二王”,颇多感悟。所作用笔老到、师承分明、个人风格强烈,深受书法大家朱关田赏识,赞曰:“朴实、温醇、得尚、有趣。”作品参加全国展、全国中青展、兰亭奖作品展等最高规格的国家级展览达10次,其中2次获奖。还多次参加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中南海、西安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绍兴美术馆等文博单位均有收藏。90年代中期就被新闻媒体誉为“书法界‘绍兴现象’中的一朵奇葩”。又致力于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普及和提高,日积月累,成果丰硕。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评比中多次获奖。著有《美术欣赏》和《浙江省地方课程教科书﹒书法》第六、七分册。

朴实、温醇、得尚、有趣。——朱关田(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

周俊友先生的字我很喜欢。他的字很有骨力,笔画伸展,不拘束,显得爽快,给人飘逸、潇洒的感觉,但不是柔媚。与米南宫的书法在意趣上很近。——梁慧星(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博导、第十五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

俊友先生书风清雅,遥接宋贤,于元章尤用其心,并以之上溯魏晋六朝,融其通也。观其所作,不染时风,此品行坚定者所为也。书法一道,非止于技艺,是在于学养,更再于生命之体悟也。俊友先生成名既早,却仍能恒心如此,精进如斯,令人感佩,忆昔初睹大作,忽忽二十年矣!敬其佩也!——周祥林(著名导演、书画家)

明人汪可玉曾评说晋人书法云:“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有一种蕴藉之态,源当时人士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笔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未可以言语求觅也。”晋人这种潇疏散淡的胸襟和以韵相胜的情致,曾是唐宋以下书家所高度认可的一种书法品格,也是当今书人所努力追求的一种书法境界。俊友先生的书法,不受时下流行书风的干扰,直承晋唐书法的遗风,精研宋、元、明书家的技法,取各家之所长,成一家之风范。笔墨之间,浸润着“二王”的风神,蕴含着米、黄的韵致,安静自然,清简蕴醇,赏心悦目,诚当今书坛之颇具晋人气象者矣。——陈松长(岳麓书院副院长、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君俊友先生之书,美如其名,错落有致。虚实有度,井然有序,布局周密,宛然气贯通篇,富有整体之美;中锋主笔,圆润转笔,流畅运笔,清新俊逸,恰似春风拂面,尽显个体之美;结体规整,横竖规范,撇捺规矩,心存友善,极易一目了然,饱含成人之美。由此三美,终成周书之独特风格,故吾尤为爱之也。——冯建荣(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俊友先生书法学米老而见自己性情。传承,先要向前人学习,但这还不是终极目标。“承”是为了传下去、是有所进展。则必须有自我在,有古有己。这正是俊友先生的追求所在,祝愿俊友先生的作品更加完美、境界更高。——张公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周俊友书法以才情胜,近作尤重情感表现。赏其行草,近年似有脱米向颜的欲求,也见参合徐青藤、何道州的意象。惟其如此,取法广博中有所扬弃聚合,敦厚严谨中不失顿挫巧拙,开张大气中蕴藉散逸姿媚。——方爱龙(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俊友书法感觉有三,一是正,正在中锋的用笔与结字的妥贴。二是清,清在气息的连贯与章法的自然。三是爽,爽在书写过程的直接与与流畅。——朱培尔(《中国书法》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俊友先生书法出“二王”、米芾,但不局限在这两家。他的基础扎实,笔路很丰富,个性也鲜明。用笔好,点画有劲,章法处理也好。整体书风潇洒。——卢乐群(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俊友先生的书法,以雅正筑基,取法广泛,于二王书法体系中颇多用力,尤得米芾书法遗韵,又见北碑意趣。用笔跌宕生动,洗练中寓刚健,灵秀中含朴茂。而以字势见胜,能于传统法帖中力避拘谨,求开张放逸而不野荡狂狷,收放得宜有度,不激不厉,饶有风规。书者,如也,见志见心也。俊友先生得山阴书脉文脉之滋惠,涵养胸怀,故能精擅于书而格韵不凡,洵可称道。——陆明君(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书最可贵的是有文气,更要有清气,同时还要有古意。最忌讳的是傻大黑粗,没有线条质量,更没有点画品质的笔墨。古人讲,书不入古绝落俗流。这是看一个人书法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周俊友的行书作品水平很高。作品格调清新雅致,有江南风韵,古淡可爱,确实具有我所说以上的文化标准。——张世刚(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俊友先生书作清雅劲拔,笔端频见米家遗意。又颇有自家心得,篇各不同,变化多端,振迅而饶古意,纵逸而合轨则,洵为善于化用者。——方波(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朱关田先生尝有八字评之先生书法:朴实、温醇、得尚、有趣,此二十年前之评语也。书法学习一日一境,况勤奋、善思如先生者。其书潇洒沉着,有晋人之意蕴,展抚其作,如见《世说》中人物。——谢权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书协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周俊友先生的书法作品,有的如米芾、王铎书法,具有散意,有的还具何绍基书法的意趣。我觉得他主要的格调在米芾、王铎之间,在创作上有将这两者融合的趋势。他写的对联尤其给人深刻的印象。作品结字潇洒、点画精到,既注重变化,又和谐统一。——吕书庆(《中国书法》资深编辑)

周俊友先生精研唐代楷书和宋明清行草书;近年钟情“二王”法书,颇多感悟。拜读周先生的作品,确能看出其中的传承和取法。其书妩媚俊雅,窃以为最富“二王”韵味。又觉得与我喜爱的沈尹默的书风相近。所见先生的作品,最爱“云霞白昼孤鹤 风雨深山卧龙”一联。此联点画遒劲,洒脱自如,系用心用力之作。细读之下,觉上下联有细微差别:上联下笔凝重,而下联笔势开张,更添灵动之美。如作比喻,上联“鹤”字,为敛翅之态,而下联“龙”字,则为游飞之姿。浅见如上,供周先生与行家一哂。——王立嘉(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浙江省社会科学》副主编)

周俊友先生书法甚为难得。其书有宋人法度,用笔自然流露,随意大方,结构严谨。有了这样良好的功夫,完全可以再放胆量去尝试更多的东西。——曾翔(国家画院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

七分天然三分工,古人论书常把天然和工巧分开来说,然二者本来一同。对技巧问题的不同态度,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立在形体之上的观点认为,下笔必见古人体方可为技,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得意忘形”。于是重形者,循规蹈矩,重意者信马由缰,而形神兼备者凤毛麟角。周俊友兄之书法似有意追求书法之天然,有些字形无意为佳,而通篇观来古人之形体若隐若现,趣味藏在似于不似之间,得行草之三昧。——杜浩(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