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小心脏起搏器如胶囊 创新无导线可微创植入

 凡尘过客160 2015-04-24

图说:世界上最小心脏起搏器大小和形状就像一颗维生素胶囊。

  【新民网·独家报道】大小形状如一颗维生素胶囊,通过腿部血管直接进入心脏。这就是世界上最小心脏起搏器Micra植入人体的过程,开启了无导线起搏器治疗的新时代。目前,Micra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临床试验,5名中国患者已成功植入。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美敦力心脏节律疾病管理中国专家顾问委员会首届峰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微创和降低成本,是今后医疗器械创新和研发方向。

  无导线起搏器仅维生素胶囊大小

  心脏起搏器通过发送电信号提高心率来恢复心脏跳动节律,自植入型起搏器问世以来,已成为心动过缓的主要治疗手段。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患者植入了起搏器。“跟传统起搏器相比,Micra不需要电极导线或者在皮下设置囊袋,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波尔多大学医学中心心脏专家Philippe Ritter表示,这得益于Micra体积足够小,却拥有完全独立的起搏装置,可通过微创技术经导管植入心脏。

  从外观看,Micra就像一颗维生素胶囊,直径6.7毫米,长24毫米,体积0.75立方厘米,重量仅2克,体积和重量仅为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大小。Micra不需要电极导线,而是通过末端的电极发出电脉冲进行起搏。

  迷你的身材,加上无导线,Micra的植入方式大大改变。传统起搏器一般埋藏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与之连接的电极导线一般由肩部或腋下的血管植入连接到心脏。而Micra则通过微创的方式,由腿部的血管进入心脏,附在心肌上,感染风险极小。

  据介绍,Micra可以根据患者的活动级别自动调整起搏状态。如需要,Micra还可以自由调整位置和取出。别看身形小,但其“容量”大,Micra的电池寿命预计长达约10年,而且还兼容MRI核磁扫描,让患者可以放心接受影像扫描诊断。

  医疗器械发展方向:微创、降低成本

  据悉,Micra在全球仍处于临床阶段,初步结果将在今年5月举行的美国心律学会2015科学年会最新临床研究会议上发布。截至目前,在全球已植入逾500例,尚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此次,中国也参与到国际心律失常器械上市前多中心临床研究当中。今年2月,国家心血管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完成了国内首例Micra植入。目前,Micra已获欧盟CE认证。据预计,Micra在美国或将于2016年批准上市。

  无导线起搏器被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评为2015年10大医学创新之一。从初期的大型到后来的小型化,再到现在的无导线起搏器,技术革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美敦力心脏节律疾病管理中国专家顾问委员会首届峰会上,负责研发的副总裁Chris Zillm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创和降低并发症是起搏器更新换代的驱动力,更得益于低功率电子学、高容量电池、导管递送技术等三大关键技术,“比如说无导线起搏器,在打开的时候,耗电比手机关机的时候还要小,耗电量非常小。”但他也坦言,如果想把新技术用到医疗行业也绝非易事,当中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说到未来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Chris Zillmer与中国专家一直认为,微创技术越来越好,病人得到的好处也就越来越好。同时,科学家们还把重点放在关注疾病管理的整体成本上,使其不断下降。(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