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集古錄》宋-歐陽修

 南靖草堂 2015-04-24

史部 目錄類 金石之屬

集古錄 十卷

歐陽修

 

提要

《集古錄》十卷。宋歐陽修撰。修有《詩本義》,已著錄。古人法書惟重真跡。自梁元帝始集錄碑刻之文為《碑英》一百二十卷,見所撰《金樓子》,是為金石文字之祖。今其書不傳。曾鞏欲作《金石錄》而未就,僅制一序存《元豐類稿》中。修始採摭佚逸,積至千卷。撮其大要,各為之說。至嘉祐治平間,修在政府,又各書其卷尾。於是文或小異,蓋隨時有所竄定也。修自書其後,題嘉祐癸卯。至熙寧二年己酉,修季子棐,復摭其略,別為目錄。上距癸卯蓋六年,而棐記稱錄既成之八年,則是錄之成當在嘉祐六年辛醜。其真跡跋尾,則多系治平初年所書,亦間有在熙甯初者,知棐之目錄,固承修之命而為之也。諸碑跋今皆具修集中。其跋自為書,則自宋方崧卿裒聚真跡,刻於廬陵。曾宏父《石刻鋪敍》稱有二百四十六跋,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有三百五十跋,修子棐所記則曰凡二百九十六跋,修又自云凡四百餘篇有跋。近日刻《集古錄》者又為之說曰:「世所傳集古跋四百餘篇,而棐乃謂二百九十六。雖是時修尚無恙,然續跋不應多逾百篇,因疑寫本誤以三百為二百。」以今考之,則通此十卷,乃正符四百餘跋之數。蓋以集本與真跡合編,與專據集本者不同。宋時廬陵之刻,今已不傳,無從核定,不必以棐記為疑矣。是書原本但隨得隨錄,不復詮次年月。故修之自序曰:「有卷帙而無時世先後,蓋其取多而未已也。」近來刻本,乃以時代先後為序,而於每卷之末附列原本卷帙次第。轉有年月倒置,更易補正之處,故錢曾《讀書敏求記》以為失其初意。然考毛晉跋是書曰:「自序謂上自周穆王以來,則當以吉曰癸巳石刻為卷首。毛伯敦三銘是作序目後所得,宜在卷末,即子棐亦未敢妄為詮次。蓋周益公未能考訂」云云。據此,則周必大時之本已案時世為次,其由來固已久矣。今刻修文集者,但序時代,不復存每卷末之原次,則益為疏耳。今仍依見行篇次著於錄焉。

 集古錄(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