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速写黄般若像 《罗汉》 黄般若是“心中有佛”的画家。其名字“般若”为佛教语,是梵语的译音,意为“智慧”;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黄般若常常以罗汉为绘画题材,这幅作于1947年的《罗汉》画艺高超,功力深厚,更是别具深意。该画构图奇特:翻滚升腾的烟火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而绘画的主题——一个凝神静坐、忧心忡忡的罗汉,只是在画面的下方现出一个小小的身影。黄般若以奔放舒展的笔墨表现巨大的烟火,以严谨精细的笔墨描绘罗汉,巨大的红色的炽热烟火,与小小的身穿白衣的罗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黄般若以传统的题材、传统的笔墨,去表现时局的境状——冲天的烟火,象征着国内战场的熊熊烈火;忧心忡忡的罗汉,寄寓着画家忧国忧民的情怀。 《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位于广东新会的一个河心小岛,岛上有一株生长了数百年的大榕树,榕树的树枝髯根垂到地上,扎入土中生生不息,日渐变成一片根枝错综的树林。因林在水中,人迹罕至,遂引来成千上万只野生鹭鸟栖息,鸟树相依,非常壮观。著名作家巴金到此游览后写下散文《鸟的天堂》;著名画家吴冠中亦到此作画。20世纪60年代,黄般若曾到“小鸟天堂”写生,之后创作了这幅水墨画。黄般若在写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表现自己心中的主观意象。他以独特的远眺角度,全景式地表现了“小鸟天堂”的奇异景象:岛上绿影婆娑、根枝错综、气根落地;空中则是小鸟满天,盘旋飞翔,若隐若现。黄般若将水墨的浓淡渲染与线条的疏密穿插交错在一起,构成茂密的树林;以灵动、散淡的点染组成漫天的鸟群,极富节奏的感觉;灵动而又厚重的点、线、面的铺排,既饱含着笔墨的意趣,更凸显出现代构成的意味,给人以新颖的形式美感,堪称其晚年“新派国画”的精品。 《港岛归帆》 黄般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香港为主体,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新派国画”,《港岛归帆》就是其中的一幅。 该画在写生的基础上以写意的笔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香港岛的地形地貌。画中那大片的水墨浑厚、洒脱而又精粹,展现了画家高超的功力。而黄般若以精到的传统笔墨绘画出来的香港山水,却又给人很新颖的感觉:那既厚重又空灵的水墨渲染,那既简括又细微的皴擦笔触,那抽象的现代平面构成的因素,等等,无不散发出新鲜的“现代意识”——正如香港学者所言,黄般若“在博厚的传统基础上创造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画”(高美庆《黄般若的世界·前言》,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黄般若这位曾经代表国画研究会与折衷派展开激烈论战,被视为“守旧派”典型的画家,晚年却成为了香港“新派国画”的创始人,这真是广东美术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