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爱如山

 庸庸学馆 2015-04-24

父爱如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黄创新

我的父亲黄金桥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14年来的每个清明节,无论多么忙,我都会如期从北京回到湖北黄梅给父亲扫墓,只为那如山的父爱。

每次跪在父亲墓前,总会想到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深刻地体会到“孝顺不能等待”的深刻涵义……

我的父亲出生在鄂东大别山区黄梅县五祖镇的一个小山村,那是个连自行车都没法骑的偏僻地方。在那里,我父亲自强不息地生活了60多年。

父亲3岁失去母亲,13岁失去父亲,一生历经磨难,尝尽艰辛。父亲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读书,识字不多,因此他千方百计送我们读书,特别是在德育方面,父亲更是为我们五兄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我们终生受益,永世难忘。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就穷得叮当响,吃饭有上顿没下顿。为了生计,父母不得不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苦干,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猪圈牛棚,总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养猪出栏和卖鸡蛋。父亲从不讲究吃穿,就连穿的草鞋也是自己做的,可对于我们的学习开销却毫不吝啬。父亲个子不高,患有哮喘病,不宜重担远行。可为了这个家,父亲不得不长年挑着“鸡毛担”,去几百公里外的安徽宿松、太湖一带为生产队换回鸡毛作农肥,并挣些零用钱供我们上学读书。

有一年的春节,家里没钱过年,全家人眼巴巴地盼父亲在换回鸡毛的同时带些年货回来。年关的前两天,父亲才“满载而归”,不但换回一大担鸡毛,而且还带回80多个大大的新鲜鸡蛋,全家人高兴极了。在那个年代,鸡蛋是春节不可少的主菜之一。可在晚上预算时,我和四弟的学费还是不够,当晚父亲毅然决定,将这80多个鸡蛋全部卖掉作学费!在我家,读书是头等大事,卖鸡蛋交学费谁也没意见。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四弟早早上路,每人肩背满满一书包鸡蛋,翻山越岭来到20多里外的集市去卖。那一年春节,我家虽然过得很清苦,但全家人还是很愉快,因为节后我们不再为学费的事而发愁了。

父亲虽然是极其平凡的山村农民,可他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认准了“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就在于读书”!那时的农村,别人家起早贪黑干活,为的是挣点钱盖房子,好为儿子娶媳妇,而我父母没日没夜地干活,是为了给儿子挣学费。特别是我们兄弟5人同时在学校读书时,吃穿不说,光是数百元的学费就难坏了父母。父亲不得不在外奔波挣钱,母亲也不得不起早摸黑挑柴卖炭挣钱补贴生活。我上初中的一个学期,家中实在没钱交学费了,父亲只好把家里准备盖房子用的檩条和椽子卖掉,才凑齐我们的学费。父亲对我们说:“知识是最重要的。房子可以不盖,学不能不上。有了文化,你们才有出路;有了知识,你们才有出息!”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1979年,年仅16岁的大哥率先考上了大学,成为当地第一名大学生,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轰动了十里八乡。父母备感自豪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送我们继续读书的决心。后来,我和四弟也分别考上了军校和大学。我们三个兄弟从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先后走了出来。如今,大哥读完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后,定居新加坡;四弟大学毕业后先在上海工作,后定居海外;我从军校毕业后,成长为一名正团职军官,后转业在北京海淀区工作。

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1995年,由大哥出资,为父母在县城买了一栋楼房。这时,父母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小山村。此后,父母多次前往新加坡探亲,前后在国外居住近5年。父亲这段生活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不幸的是,2000年5月,父亲患了癌症。我当即让小弟护送父亲来北京看病。大哥和四弟闻讯后,分别从新加坡和上海及时赶来北京看望父亲,并为父亲的治疗提供了巨额医疗费。

2001年9月1日,68岁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爱深沉,如山似海。我们为父亲没有更多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和如今的幸福生活而惋惜,同时也为自己因工作忙碌没能更多地关照和孝敬父亲而心存内疚。父亲给我们的那份别样的爱和坚强不屈的品格、坦然面对困难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享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黄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