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究竟要向何处去——岛国地理决定的民族性格与大陆政策

 廿氏春秋 2015-04-24


题记: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性格背后或多或少都透着其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子,这一点在日本这个国家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历史上中日之间的六次战争,其中第一次白江口之战,是唐代版的“火烧连营”。第二、三次是忽必烈为大蒙古帝国开拓疆土、臣服四方而主动对日用兵,第四、五、六次中日战争都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野心的具体实践。相关具体内容请查看《日本究竟要身何处去(一)》,可以搜索公众号zhuhaitingtao189加关注。

那么,日本为什么一二再、再而三地对外侵略扩张?为什么每一次侵略扩张都是从朝鲜开始?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解释,就不难理解了。这与日本的岛国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日本的民族性格


打开日本的地图,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面是日本海,领土由本土的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4个大岛和7000多个小岛组成,是个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国。岛国的地理环境在日本的民族性格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日本民族性格的第一个特点是性格孤僻,充满危机。因为远离大陆,孤悬于海外,受制于古时航海技术限制,除了距离最近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几千年里几乎没有和外界有过直接接触,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一样从没有受到异族的入侵,仅有的两次也让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帝国铩羽而归,这也增加了日本的自信——强大的蒙古帝国也不过如此。也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一样血统纯正,和汉民族多次受到外族入侵并进而完成文化吸收交融不同,在民族成份构成和血缘关系上,日本自始至终都是单一的。此外,日本本土资源十分匮乏,同时,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并时有台风、甚至是海啸侵袭,导致日本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日本民族性格的第二特点是坚毅顽强,十分好学。日本虽然是岛国,但境内却多山,山地成脊状自北向南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其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所以,单纯从地理环境影响来看,日本的性格既有面对大海的勇敢,也有大山一样的坚毅,看看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就知道了。同时,日本列岛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又时刻处于地震、海啸和火山的威胁之中,日本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就像是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只有努力学习和拼搏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日本人的物质生活向来十分简朴,但却非常重视保持刚健顽强的心态。又因为四面环海,走出去是日本的天然选择,而走出去就必须要去了解和学习外面的世界。白江口之役后积极学习大唐的文化和技术,明治维新时期向西转,学习西方如饥似渴。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他学习的初衷和目的。学习大唐是为了后来的征服,学习西方也不要忘了珍珠港美国舰队的全军覆没。

日本民族性格的第三个特点是永不服输,极度自尊。日本从来没有心甘情愿地做中国的忠顺属国,他对中国的臣服从来都是三心二意、包藏祸心,就像现在对美国心怀鬼胎一样。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国家元首都自称国王,惟有日本称天皇,不但僭越了中央帝国皇帝的名号,而且比“皇帝”还要高一级。日本还自称“日出之国”,在写给中央帝国的第一封国书中,开头写道:日出之国君主致日落之国君主。这个弹丸小国的自尊心之强可见一斑。再举一个例子,日本的足球原来在中国队面前不值一提,但自从重视足球运动之后,与中国队相比结果却是天壤之别,日本队由亚洲三流球队一跃成为顶尖球队,打遍亚洲无敌手,在球场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们的技术,更能看到日本队员的拼命。事实上,正是由于它的极度自卑才导致它的高度自尊。生活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文化辉煌的巨大帝国边上,日本没有办法不自卑。但日本并没有因为自卑而沉沦,反而把自己的意志发挥到了极致,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对自我要求极为严苛,甚至了自我虐待的地步。在日本人心里,超越中国,战胜中国,成就帝国霸业是一个永远的梦想。

日本民族性格的第四个特点是理性至上、表里不一。在日本人的词典里,没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和他们讲道理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臣服的只是强者。只要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实现最终的目的,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值得称赞的。它虽然学习了儒家文化,但却把儒家文化的“仁义”二字踢得远远的,这恐怕也与岛国的地理有着先天的联系,在茫茫太平洋上,能生存下来是第一需求,至于怎么生存下来,那最多只能摆到第二位。他们没有人情,更没有法度,看看撤退琉球时的屠城、旅顺口的屠杀,以及南京大屠杀中以杀人来作为比赛项目,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也是不害怕自然与人世法理惩罚的一个民族。同时,日本骨子里是还一个臣服强者的民族,尽管这种臣服并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白江口一役,使它表面上对大唐俯首,表现得十分谦卑。但表面臣服的目的,却是为了日后的报复。日本人之间也同样如此,不管是与同事还是与上司喝酒,酒后都非常恭敬有礼的告别,如果是上司,还一定要鞠躬直到上司绝尘而去,可是在他们的心里,不一定要把却并非表现一样对上司那么恭敬了。日本人彬彬有礼的外表之下,其实隐藏着凶残的兽性。所以,和日本人找交道,不能看他是怎么说的,甚至也不能看他目前是怎么做的,而要找到它之所以这样做的背后的逻辑。

日本民族性格的第五个特点是极度自私,十分矛盾。由于孤悬海外,自古以来很少与外界交往,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僻性格,它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一切都是从自己为中心。每年8月,日本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悼念在1945年在原子弹爆炸中的死难者。走进日本任何一家图书馆,你都可以发现关于那场灾难的纪实、回忆 、资料数不胜数。日本人至今还要求追究美国滥杀无辜的责任。可是,面对自己在战争中给中国、给朝鲜、给东南亚国家人民带来的沉痛灾难,面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惨无人性和滔天罪行,日本总是遮遮掩掩,支支吾吾,既不道谦,更不承认。这就是他们的耻感文化。

本尼迪克特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李光耀说得更为直接:“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很特别,有必要记住这一 点。”

这就是日本的民族性格。当然,这也远远没有说全更没有说透,总之,是一个自卑的、自私的、孤僻的、没有人性的,但又是自尊的、坚毅的、理性的、彬彬有礼的民族,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对于个人来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身上,也同样是适用的。不了解这一点,你很难去理解日本的行为,也很难去分析和研究日本在国家未来发展中会瞄准什么样的目标,基于什么的逻辑,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二、日本的大陆政策


日本本土的资源十分匮乏,且深受地震、火山、台风之害。可以说,日本的弹丸之地,就像茫茫太平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一个大的风浪就可能掀翻,说日本始终生活在风雨飘摇之中也并不为过。

因此,走出大海,拥抱大陆,是日本的天然选择。

这是日本制定战略的原点和基点。一切对外政策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为了这个目标,日本始终在不断地尝试。

再看一下地图,距离它最近的陆地靠北面是俄罗斯、靠南面是朝鲜半岛。一方面是欺软怕硬,一方面是北方乃极寒之地,所以,很不幸,朝鲜半岛就成为日本开拓疆域、占领大陆的唯一选择。

从九州岛再往南,是分布在东中国海与太平洋交界处的琉球群岛,再向南,就是台湾。所以,琉球没有逃脱被侵吞的命运,台湾历史上也深受日本之害。

这一切,都要归因于由于地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陆政策。说日本的大陆政策,就不能不提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1537年出生于名古屋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大概既没有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当的职业,属于浪人之类。1554年,投奔织田信长麾下,以足轻(临时征集的民兵)的身份成为了织田家的家臣。最初秀吉也只是打杂的仆役,但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信长赏识,逐步由仆役升格成为下级武士。深得信长疼爱,在织田家的地位不断提升。1560年左右,秀吉成为织田家的足轻组头,民兵小队长。

其时,正是日本的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也加入了各领主之间纷争,并最终在“天下布武”的名义下开始了统一日本的战争。这为丰臣秀吉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杀之后,丰臣秀吉成为实际上的掌权者。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后北条氏,基本上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完成日本统一后,丰臣秀吉就开始积极备战,准备向当时的明朝的发动进攻,他致信当时的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中国,但遭到拒绝。

1592年4月,在完成进攻中国准备后,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率9个军团共15万8000余众,渡海攻朝。史称万历朝鲜战争。

丰臣秀吉称宣称战争是针对中国而不是朝鲜,这从他5月18日发布的迁都北京的准备令中也有体现,该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国和日本的官职,对朝鲜未作安排。丰臣秀吉认为两年内就可迁都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然后主持对印度的征服。

然而,正在走下坡路的明朝毕竟还没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中朝联手击败了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两次进攻,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

但是,这个想要在有生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的野心家,却奠定了日本的大陆政策。即:第一步,吞并琉球和台湾;第二步,合并朝鲜半岛,作为渡满桥梁和侵略中国的跳板;第三步,夺占中国东北,进一步征服全中国;第四步,征服东南亚和南洋各国,进而称霸世界。征服中国是其大陆政策的核心和基本内容,而大陆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吞并琉球和台湾。

回头再来看一下中日历史上的几次战争,除去忽必烈两次对日用兵,这不在日本大陆政策范围之内。

白江口之役,是和大唐为争夺朝鲜半岛;

万历朝鲜战争,丰臣秀吉将目标直接锁定了中国大陆,胃口和野心都不可谓不大;

甲午战争,战争之前,借牡丹社事件和《北京专约》侵吞琉球。尔后,从朝鲜开始,水陆并进对清朝军队发动攻击,挟战争之利,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承认朝鲜完全独立,割占辽东半岛(后因法、英、俄干涉日本未能如愿)、台湾、澎湖列岛, 强租威海卫等。

抗日战争,先是制造皇姑屯事件,挑起矛盾和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再制造卢沟桥事变,继续向华北发展。与此同时,从海上向南,以台湾为跳板,侵占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再继续向南,对美国珍珠港发动偷袭,把美国也直接拖进二战的泥潭。

贪心不足蛇吞象,日本的法西斯行径最终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奋起抗击,并最终被打回了原型。它的大陆政策也再一次破灭。

但是,当战争的硝烟散去,我们再来梳理中日的历次战争,梳理日本对外用兵的规律,反而可以更加清晰地勾画出它的大陆政策。而这一点,对于日本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因为,历史厚重且充满活力,蕴藏着常常意识不到的宝贵遗产,只有认清岁月的积淀,才能准确地展望未来。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历史的记忆,就无法朝着合乎逻辑的方向实行自我变革。

“凡是忘掉过去,注定要重蹈覆辙。”对日本如此,对我们更加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