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讯 16日,淮南87岁高龄的跑友张亮友将再次出发,奔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57年前,他在肥东跑出了得到国家体委认可的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 “合肥能办马拉松我太高兴了!”昨晚,当张亮友在电话中向记者讲出这句话时,他已整整期盼了57年。通过张亮友的讲述,合肥与马拉松的渊源、张老与合肥的情缘,才第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在合肥市民欢迎马拉松比赛日的到来时,在新中国马拉松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张亮友就不能不重点提及。时间倒回到1957年,张亮友回忆说:“1957年12月22日,我和其他3名队友从肥东店铺跑到梁园,然后从梁园跑回店铺,距离是42.195公里。”张亮友第一个冲到终点,成绩是2小时52分34秒6。这一成绩被当时的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而合肥也就成了新中国第一条有纪录的马拉松赛道所在地。张亮友可以说是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启跑者”,而合肥有幸成为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地。 而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系列壮举是张亮友直接上书当年的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才促成的结果。原来,在1957年3月,张亮友与几名长跑爱好者进行了一次马拉松测试,张亮友的成绩是3小时10分左右。深受鼓舞的他随后给贺龙元帅写信,建议举办马拉松赛。“很快得到回复,回信中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们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不能举办。’”张亮友回忆说,他又写了第二封信,告知说有人能跑,“第二封信回信说,‘你们能跑但距离不一定准’。”连续两次遭遇质疑后,张亮友并没有气馁,又写了第三封信,把自己的测试情况和照片一块寄了过去。 “第三封信寄出没多久,便得到回复同意举办一次正式的测试赛。”张亮友现在说起来仍很激动。1957年12月18日,国家体委和省体委共5人到淮南找到了他,4天后,在肥东,新中国的第一项马拉松起跑枪声响起。 “我等啊盼啊,距那次在合肥跑马拉松已经过去57年了,没想到在87岁的时候,终于等到安徽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已是八旬高龄的张老一提起合肥国际马拉松赛,言语中总是别有一番激动。 (本报记者 李京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