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股市综合征你有木有

 rjhm 2015-04-24
      “疯牛”站上4400点五大“股市综合征”你有木有?
  今天又逢周五,痴迷的股民称赚钱赚得不想过周末、就想过周一了!
  昨日“煤飞色舞”行情再现,沪指收盘站上4400点;创业板连续三个交易日暴涨。不知不觉今天已是周五,但连日的大涨让不少新股民对白天炒股、晚上数钱的时光恋恋不舍,甚至连与家人欢聚的周末都没兴趣了,一心盼着周一快来临据记者近日调查了一些股民,总结五大“股市综合征”。对照以下“症状”不知您有木有?
  症状1
  不喜欢周末和假期
  股民小郭今年春节后涉足股海,没有经过大跌的洗礼,朋友推荐的几只股票表现都不错,收益率已经达到30%左右,这让他对股市充满信心,“我现在最不喜欢周末和假期,整个人都没寄托了。”相反,以往他不想上班的“周一综合症”近日奇迹般“治愈”了,周日晚上满怀期待周一快点到来。小郭说:“我刚到南京工作,家离得又远,上次清明小长假简直把我憋坏了。只盼着长假快点结束,又可以看盘买股,过紧张又刺激、赚钱特高兴的生活了。”他告诉记者,甚至马上要来的五一,他都觉得是“煎熬”!
  症状2
  做梦看到的都是K线图
  “晚上做梦都是K线图,想的都是股票:如果行情这样走,我就如何操作;如果行情那样,又该如何操作。”新股民张先生告据记者,最近“赚了指数没赚到钱”,满仓追高“南车”,次日又割肉出逃,损失近15%。他坦言,股票已左右了他的喜怒哀乐,亏钱就没心思工作,“看到别人赚钱我就心急,我也想过,这种心态可能不适合炒股,但又手痒忍不住。”
  症状3
  睡再晚每天9点前准时醒
  85后李先生经常上夜班,以往即使不上夜班,他也是“夜猫子”爱追剧、打游戏。成为股民后,他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管前一晚熬夜到几点,必定在9点前自然醒,他笑言“股市生物钟比闹钟还要准”。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扒拉手机,先看一遍“钱眼”微信账号及券商操作建议,在9点20分左右盯集合竞价、忙挂单,随后花上半小时看有没有成交,折腾到10点忙洗漱。
  症状4
  股票让散户成演说家
  不仅股民的生活被“股市化”,不炒股的江女士也坦言,最近几次聚会因为股票坏了兴致。江女士约了几个同学聚餐,哪料股票成了饭局上的主流话题,从创业板到大蓝筹,从QDII到“沪港通”,同学三句话不离行情,五句话不离涨跌,聚会成了炒股经验交流会。她告诉记者,有人调侃:“十人就有九人炒,剩下一人在思考,仿佛股票变钞票”、“如果爱情能让人成为文学家,股票就能让散户都成为演说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症状5
  赚钱舍不得花
  26岁的朱朱是个白领,炒股前,她的生活简单但不失乐趣,爱打扮、爱看电影。炒股后,朱朱上班一有空就打开电脑看股票走势图,回家打开电视就看财经新闻,或和同学网上交流行情。去年下半年以来,她投入的资金在股市赚了6万,一高兴清明小长假和同学去了趟香港,结果却一件衣服也舍不得买,“两千块买几件衣服,还不如买股票钱生钱呢。”回来后,她又将钱投入股市。
  提醒
  生活不要被股票“绑架”
  “一切就像历史重演。”经历过2007年上一轮大牛市的老股民王女士听记者介绍后感慨,自己当年也或多或少患过这些“综合征”。她提醒新股民:当年“5·30”时就在4300点左右,而今到了4400点,股民要特别注意风险,同时生活也不要被股票“绑架”。
  而心理专家则建议,股民最重要的是明确炒股只是生活的“很少一部分”,不要因为炒股而放弃或改变原有生活,而且要有风险意识,重视金融投资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健康,不能所有生活都围着股市转。“周末临近,春暖花开,放下股票,多陪陪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