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十年前植树,造就四月下雪天

 真友书屋 2015-04-24
李葉飛 植物星球

京城的四月天,杨柳飞絮,白雪飘飘。


我从法院的车库出来,入口处的地面铺了厚厚的白絮。小时候常见的被褥店地面也是这样,师傅在一边有节奏的弹着棉花,逃逸的棉絮则缓缓飘散开来,落在附近的地上,铺起白白一层。


杨柳飞絮比棉花还轻,风一吹又扬起,害得我喷嚏连连。在一些犄角旮旯,白絮堆积如厚被。

说杨柳,其实不是一种树,指杨树和柳树,它们同一科,均雌雄异株, 造成飞絮的是雌株,飞絮不是花,而是它们的种子。


柳絮和杨絮还有些区别,柳絮纤维相对较细、分散,随风可以飘很远,而杨絮更加凝聚,有点儿像棉花。


我去北京玉渊潭公园看樱花,园内亦有柳树,巨大,垂枝。观察雌株的柳条,能看到花序,因为前一天的大风,已经看不到白白的柳絮,但风一吹,白絮就从枝条上的花序里出来,一朵两朵变魔术一样散出来。


杨、柳的飞絮并不同步,杨树早,柳树会晚一些,杨柳一起前后交接,构成了一个长达近一个月的飞絮季。


之所以京城多杨柳飞絮,是因为植树绿化的选择。所谓“杨柳榆槐椿”,都是华北的乡土树种,易种易成活,在北京都挺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开始大搞绿化,杨、柳成为骨干,据说先后种下了三百多万株杨柳,雌雄不分,行道、社区、公园,都有它们的身影。三四十年过去了,这些树进入了生殖成熟期,于是京城的四月天,白雪飘飘。


本来只种雄树就没事了,但谁也没有意识到,包括园林绿化局。虽说现在抱怨此事有些事后诸葛,但局里的人真的很不专业。

北京的杨树生长了三四十年,高大,正是盛花期

白色的柳絮源源不断的冒出来


日本也有类似困扰,来自柳杉的花粉。


我是看日本一档有“岚”组合参加的综艺节目时了解到这事的。日本竟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花粉过敏,是日本的“国民症”,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日本人爱戴口罩外出赏花。在一些花卉的盛花期,日本人几乎全员戴口罩出门。


事情是这样的,战后,日本重建,随着经济发展,为满足建筑和家具的需求,大量种植柳杉。另外也考虑到日本地震高发,在裸露的荒山上大面积种植,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或塌方。选择柳杉是因为它了生长快,树干笔直,成材早。


柳杉种植的确缓解了日本对木材的大量需求。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伐木成本愈来愈高。最后,伐一株日本柳杉的成本,远高于进口一株柳杉木材。日本柳杉就这样大量幸存下来。


现在,柳杉们的青春期到了,风一吹,日本人喷嚏连连。 还不知道,日本打算怎么处理这些柳杉。


北京对杨柳的做法是盘查全北京杨柳的雌雄,然后在每年的杨柳花孕育期,给注射一种叫“抑花一号”的药剂,这种药液会在树枝内,蒸腾扩散到树体的各个部分,抑制杨柳树花芽的形成,达到控制杨柳飞絮的目的。据说注入“抑花一号”药剂后,飞絮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 但这一劳动量巨大。


北京在这三四十年种下的300多万株杨柳中,有100多万株是雌树。而且有些树干已经很粗,打一针不够,得多针注射。这么一算,要让北京无飞絮,得注射上百万次,现在北京只能完成十分之一,这已是巨大成就,而且每年都需要注射。


当然,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砍树,一劳永逸,但别忘了京城四月天也是沙尘暴天气,时刻提醒着绿化的重要性。去玉渊潭看樱的前一天,白天下雪,傍晚下泥,真是奇特的环境。


北京的杨柳飞絮状况还不是单一案例,即使杨柳不多的江南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也受飞絮困扰,这一飞絮来自悬铃木,也就是常说的法国梧桐。


对悬铃木的飞絮治理一样喊了好几年。现在在上海的新城区,这一问题已不严重,但老城区,那些历史悠久的巨大法桐,每年春季,还是潇洒地散着飞絮。南京也是重灾区,民国时期大量种植的悬铃木,虽然被以各种理由砍伐了不少,但至今仍是主要的行道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