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心即天地之心

 病毒1213 2015-04-25

阳明生活于明代中叶,那是一个被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称之为“戾气”的时代,因此明儒士子多谈处患难,处患难则关生死,“平日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谈心性而不惜一死,便成了明代,特别是晚明的“士风”。

阳明居龙场时,“历试诸艰,惟死生心未了,遂置石棺,卧以自炼”“动忍刮磨,已乃豁然悟道原本不在外物,而在吾心”

清代学人章学诚曾归纳学问有三:义理、词章与训诂。黄宗羲称(王阳明):“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就是说王阳明的学问在义理,是微言大义,而不是文学创作和考据之学。他关心的是世道人心,关心的是世道人心往何处去。为此,他认为有觉之心性便是良知,而履践良知,向良知处行,即是致良知,即是道德。

阳明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在答问:人又什么叫做心时,他说:心只是一个灵明。人人具有灵明之心,也即人人本有良知。因为他看到世相纷乱人心蒙蔽,所以主张“心学”。立心学之本意从根本上就是为了破人心中之贼,而让良知之心做主。他认为:心外无物。“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由于认为“心外无物”,阳明心学的旨趣便显得十分感性而具有当下的“心物不二(分)”性。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传习录》中有一个记载,很能表明心学的精神:“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传统的学问中,人与天,心与物,内与外,知与行,理想之境都是合而一之,是一而不是二,是合而不是分,要不二不分别才能不隔不离,于是主客相忘,人天合一。这样的存在境界,在孔子谓之:“吾道一以贯之”,是说,我所说的道,是以“一”来贯通的。一是什么?一是太初境界。一是道学所谓的“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一,良知,天心,都是一回事。

透过王阳明的忧患意识与良苦用心,我们于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应如何借鉴其学说呢?

我认为,在市场化、商业化、都市化和消费文化风潮的现时中,“致良知”,仍不过时,甚或是提醒世人呼吁良好道德风气的一剂良药。西哲康德所敬畏者有二:仰望之星空与心中之道德率。道德率亦或王阳明之“致良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