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室环境也会影响学生学习

 滕训超 2015-04-25

                                教室环境也会影响学生学习
                                             胡乐乐 编译

  教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不过,许多校长和老师不认为教室的设计和装饰对学生的学业进步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觉得最好是干干净净的—有助于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生听讲和学习的效果。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建筑环境学院财产与建筑管理教授彼得·巴雷特领衔的一组研究者,在对全英国27所小学153间教室和3776名学生研究后发现,简单地改变教室的设计和装饰,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业进步有显著影响。

  此前的许多研究已经检查了教室与学生学业进步的特殊环境因素,比如背景噪音和空气污染的影响,以及整个学校设计的影响。不过,巴雷特教授等人的研究首次特别检查了整个教室的设计与学生成功的关系。

  巴雷特教授的研究小组从每一间教室的大小和设计,以及像温度和湿度之类的多种环境因素方面着手,进行了系统研究—让小学老师填写关于他们的教室经验和体验的问卷,并访问了许多小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在教室里的感受。

  为了测量学生的表现,巴雷特教授的研究小组收集了学生在阅读、写作和数学三门课程上的学业水平。通过比较每个学生一年开始和结束的学业水平变化,他们发现教室环境变量对一名学生进步的作用占到16%。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研究。根据这项研究,把一个处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从最小效果的教室搬到最大效果的教室,这将让这名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大约1.3个亚水平。而巴雷特教授指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一年只能有2个亚水平的进步。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教室有效果呢?巴雷特教授的研究小组检查了三大因素:“刺激”、“个性化”和“自然性”。在这三大因素中,一间教室内的“自然性”的水平—主要是自然光、空气质量和温度的水平,大约占到这种显著影响的一半,而另外两大因素—“刺激”和“个性化”则大约各占1/4。

  基于对七大关键方面的分析研究,巴雷特教授的研究小组提出采光和照明、空气质量、温度、灵活性、拥有感(把学生的作品贴满整个教室)、复杂性(让教室墙壁有20%到50%的地方空着)、颜色等能改善教室环境。其中,采光和光线的影响比其他因素更重要,其次是学生对教室的拥有感,再其次是空气质量。

  巴雷特教授的研究小组指出,尽管这七大因素众所周知,而且这些很有针对性的改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它们真的很重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很明显的作用,因此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要做好恰当的改变并不简单,需要教师好好用心设计。

  (摘自中国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