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厅行业的颠覆者

 文山书院 2015-04-25

歌厅行业的颠覆者

作者:光明网记者 郑逸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6版)
西安市西华门,一家本地知名KTV品牌企业关门停业多日

    低调的衬衣、偏暗的肤色、淡淡的微笑,如果在人群中遇见,许多人难以想象这就是那个带领着“唱吧”客户端火爆线上并进军线下的陈华。

 

    从北京大学的校园风云人物,到微软的搜索引擎技术专家,到酷讯网创始人,再到今天的“唱吧”CEO,许多在他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被陈华一一实现。

 

“花两三个月时间确定做‘唱吧’”

 

    2008年,才驶上飞速发展快车道的酷讯网迎头撞上了经济危机。面对大幅裁员以及与董事会矛盾激化,陈华带着一颗凉透的心选择了离开。2009年4月,他加入阿里巴巴,担任大搜索部门的负责人。阿里充实了陈华的经验,也让他牢牢记住了团队合作和开拓创新的重要性。

 

    2011年2月,陈华的微博如是写道:“刚刚办完离职手续,正式离开阿里巴巴,开始我的第二次创业之旅。”他最初的定位是做移动团购,后来又转向PC端的优惠券业务。但这两项探索只让他尝到了挫败的滋味。他回忆过去时对记者表示:“我当时想做一些与自己原有的背景相关的项目。但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创意点,推出的产品也达不到预期,没有看到用户爆炸式增长。”

 

    2011年年底,陈华和他的团队开始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寻找新的方向。这一次,他决定将与自身经验无关的领域也纳入考虑范围。“我们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确定‘唱吧’这个方向,我们的团队缺乏相关经验,但这样做起来反而更大胆。”陈华说。

 

    “唱吧”是陈华在众多的点子中筛出来的。他回忆:“在考虑了市场规模、潜在对手、自身优势、创新点和盈利空间等多方面因素后,许多点子都因为‘硬伤’被划掉了,但‘唱吧’没有,于是我们决定做‘唱吧’。”

 

    陈华的判断没有错,“唱吧”的效果确实非同凡响。它不仅提供免费歌曲让客户唱,而且还内置混响和回声效果,对声音进行修饰美化。同步歌词、智能打分——它几乎将KTV收入掌中,并带有可分享的社交属性。在上线5天后,“唱吧”就名列App Store(应用商店)的第一名。在连续三个月的时间里,“唱吧”前五名的地位没有动摇。

 

“用互联网思维给KTV行业换血”

 

    如今,“唱吧”已走出线上K歌平台的局限,在拥有2.6亿用户后,它的目光投向了线下KTV。2014年12月,“唱吧”正式对外公布自己进军线下KTV的合作伙伴——麦颂量贩KTV。在陈华看来,此时联手线下KTV麦颂,是在用互联网思维为整个行业换血。

 

    当下,KTV行业正在经历萧条的寒冬。钱柜的多家门店倒闭,乐圣、麦乐迪等KTV也都纷纷收缩门店。唱吧麦颂在北京崇文门的店面开业第一个月,试营业净利润就已经达到17.3万元。某品牌KTV的加盟商跑过来问陈华:“你们是怎么赚钱的?我开了几十年KTV都亏钱!”陈华大笑,但是不告诉他:“都跟你说了我还怎么赚钱呢?”

 

    其实,陈华自有自己的思索,他告诉记者:“唱吧麦颂用互联网思维经营KTV,就是要在商业模式、运营策略、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来。”他认为,“这不是改造传统KTV,而是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KTV产品体验与优质服务。”

 

    现在,来到唱吧麦颂的顾客可以登录“唱吧”,扫一扫点歌屏上的二维码,加入包房的线上聊天室。投影幕布的左边是大家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右边是歌曲MV。点歌、点单和买单都可以在掌上完成,用户在包房里不仅可以唱歌,还可以互相PK、打靶、弹幕、跨房间与陌生人交友。

 

    与其他KTV相比,陈华认为唱吧麦颂主要有两方面的用户体验优势:第一,这是让普通人消费得起的KTV。它的价格适合广大爱唱歌的人们,而非商务人士;第二,它很“潮”,因为有了互联网,用户在KTV享受的服务将大大改变。一个最典型的用户行为是,消费时段内所唱的每一首歌都上传到了“唱吧”的服务器,然后好的作品将被分享出去。

 

“要做‘鲇鱼’搅动竞争市场”

 

    关于互联网思维模式,陈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们完善KTV管理。比如所有的门店采用统一的IT系统,总部可以精确监管每个服务员的服务状态。我们能了解到每个用户下单后几秒钟内有谁在提供服务,从而提高我们的服务品质。”

 

    而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唱吧”还十分重视了解、分析用户需求。陈华笑言:“这可不只是用户反馈来的表面需求,而是他们来唱吧麦颂时内心深处的诉求。比如,他们可能希望在这里得到展示,可能希望找到朋友,这些他们未必会写在反馈单上。”

 

    陈华曾经透露过唱吧麦颂的模式:要走MINI型KTV路线,每家店大约有20个房间。“就像你家楼下咖啡馆一样的KTV,三四十元就可以消费一小时。”陈华说。他希望,唱吧麦颂能像鱼槽里的“鲇鱼”一样,在搅动其他KTV“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刺激它们积极投入到竞争中来。

 

    谈及提供相似服务的微信智慧KTV,陈华表现出十分开明的态度:“我不觉得微信和‘唱吧’是竞争关系。我们会很快在唱吧麦颂中接入微信智慧KTV,让它们成为一套系统。微信的这一举措也是我们的一个机遇,因为它在补充我们的服务,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其实我们已经在着手这方面的合作了。”

 

    对于未来,陈华没有描绘宏伟蓝图,而是十分低调地表示:“只有做出来才知道。”他说,“线上的‘唱吧’仍然是最主要的战场,还会进行持续的改版。而KTV是‘唱吧’往外延伸的第一条非互联网业务线。在未来,我们还会有其他新的业务线。”(光明网记者 郑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