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币鉴定五法

 廿氏春秋 2015-04-25

    作为一名古钱币爱好者,在收藏之余,也十分关注市场的动态。2012年,市场上陆续有公司推出了古钱币的评分业务,也听说有的公司在研发古钱币品相鉴定标准。在这里,我也想对古钱币的品相鉴定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钱币收藏作为收藏界的一大门类,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的爱好者,除去真伪鉴定,人们最关注的就是钱币的品相了,可以说,品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钱币的市场价值。PCGS和NGC所用的评级标准由于其发布时间长,体系严谨,已经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接受。但是这两个标准的共同点在于其打分的对象为机制币,对于中国古钱币,很难用这个标准进行衡量,原因如下:

鉴别古钱币真伪主要通过:一鉴器型;二鉴铸造工艺;三鉴文字书法、图案纹饰;四鉴材质色泽。对于古钱鉴定,乃至其他各类钱币的鉴定,做出正确的决断,关键在于实践,接触的钱多了,过手的钱多了,阅历就丰富,积累的经验就丰富,头脑中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就多,识别古钱的眼力就会提高。无论是收藏,还是研究钱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伪存真的问题。所以正确了解钱币作伪和鉴定的方法,方便收藏者进行辨识和了解。

珍品作伪

在多数情况下,仿作的对象都是珍品、名誉品,或者是某一地区、某个时期不易得到的罕见品。作伪的目的,是为了骗取高价,牟取暴利。譬如新莽的“国宝金匮”,以前传世至今,只有两枚真品,在钱币界享有很大声誉,钱币商便利用收藏者的求索心理,作假冒充,所以市面上可以见到“国宝金匮”假钱。

利用某些假象臆造

譬如唐宋以后盛行年号钱,但并不是每个年号都铸年号钱,初集钱币者不谙此道,盲目想把所有年号的钱配齐,钱币商便利用这种心情,骗取高价。

毫无依据的别品

这类钱是钱币商利用收藏者猎奇取胜、好奇斗富的心理,制作别出心裁的异品。譬如大“半两”,上下加铸“第四十”,冒充秦半两别品。特大的半两钱,是否属秦,尚是疑问;“第几”一类的钱,现在知道,是汉代的一种宫中行乐钱、酒令钱,把“第几”和“半两”凑合到一起,冒充秦钱别品,于情理不通。但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异品,初涉泉域者,也是容易上当的。

普通品作伪

普通品作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货币流通使用时期,对当代币的作伪,钱币界称之为“私铸”;二是后人在特定条件下的仿铸。譬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些文物摊店曾仿制古钱,作为工艺品或馈赠的礼品外销;又如博物馆为筹办展览,有时也做一些复制品,诸如此类在古钱鉴定中,亦应有所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