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美术学院新闻网 2015下乡实践#带队手记#周思旻:下乡流水日记 下乡小分队:雕塑系第二工作室 2015年4月7日 北京 我是一个紧张大王。 4月11日才出发的雕塑系二工西北考察,行前的准备工作三月中旬就展开了。订路线,安排学生查各地资料,查问住处,大巴车,大家分别行动。我也拖出行李箱,今儿一件,明儿一件地往里扔东西。这还有四天才出发呢,箱子已经扣不上盖了。4月2日,我邀请敦煌艺术研究院的侯黎明所长为我们做了一个“大美敦煌——敦煌石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的讲座。 4月7日下午,全体下乡同学们召集在二工教室,开行前的“实体动员”会——我们大家在微信群中已经一次又一次动员了无数遍了。这回二年级、三年级、研究生团队二十人好好见了个面。提醒、安排、布置,让同学们行前心里有数。负责各项工作的学生汇报了前期工作:住宿的预订、车的安排、门票等等,再次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每个学生也都在我的安排下,提交了准备要在旅途中进行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小讲座”题目。什么安全问题、作业量问题、证件问题也一再一再地说了又说。唉,中年妇女的毛病吧。
病了,浑身痛,低烧。各种担心,到敦煌看窟的事情尚没有最后落实,担心学生门票花钱多。 2015年4月11日 10点10分 火车上 火车在西客站开动,终于安静下来。 昨夜几乎无眠,好不容易忍到差15分钟5点起身。 按照家中的习惯,起来后煮了饺子吃。 到了学校,学校大巴车已经等在门口。学生们陆陆续续来了。定好的七点出发,却有两个学生,十五分没来,二十分钟还有一个没来。有个韩国学生不住在学校,无数的电话打过去也不接,完全没有消息,急死了。师傅将车开到了方舟苑门口,下去两个学生去找。七点三十五分终于重新出发,好在是周六,不堵,感觉一会儿就到了西客站。提票,入站,忙乱地上了车,终于,安静下来了。 差半小时12点,大家纷纷开始泡面,进入午觉阶段。 下午四点、五点,睡醒了,也不饿,大家都在画速写。 吃过早饭,火车已过嘉峪关。 十时火车至柳园。下车扯开条幅,在柳园站牌下拍照。高原的阳光刺眼,大家很兴奋。 我一直担心明日参观莫高窟之事,能否进入特窟,能否减免些票钱。给侯所发了短信,给雷蕾发了微信,都一直未回,心中忐忑。 柳园至敦煌市,路十分的颠。还是睡着了。 十二点多,车才到敦煌。 安排下住处,大家分别去吃饭。二点钟出发去鸣沙山。鸣沙山~玩得很hi。 回市里,约好八点钟在大堂,孟斌开始讲健陀罗艺术。 我一个人下午回来后出门逛,买笔、买书、买吃的、逛晚了,才回。大家全在大堂集合好了,等我出现了,全体的掌声,我知道这是迟到要交罚款的意思,翻看手机,侯所回信了:“明天上午,莫高窟见。”这一重磅消息完全抵消了罚款。 孟斌的讲座还是有备而来,开了个好头。这样,大家也就不能不当回事地进行下面的内容。这个想法很好。 2015年4月13日 敦煌 早晨7点40分准时上大巴车出发,八点钟就到了数字中心。换票,进去看了两场电影。坐摆渡车到了莫高窟。侯所在哪里?正四处观瞧,看见了手拿电话的侯所,我如见救星,急忙地奔过去,侯所已拿着开了四个特窟的批条,领我走向服务中心,我的心都要欢喜的蹦出来。在导游小陆的带领下,我们这一天看了八个窟。今天的天气有些扬尘,中午坐在露天吃饭的同学十分的可怜。 晚上坐摆渡车到数字中心,我们大巴车司机已经在等候中,很快回到市里,稍作休整,就开始了二年级学生周生雨的小讲座“敦煌藏经洞为什么封闭”。平时几乎不太说话的周生雨,引经据典,将一段小历史讲述。这也可以激发出别的同学好好准备,每个人准备自己的主题,又共享他人准备的,一个人可以获得二十多个知识点。在二十几个人面前进行陈述,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这是一个好办法。谦虚地说是三、五分钟的讲座,也讲了不少的一段时间。大家分头散去吃饭。我也被美术所的雷蕾带着到一个叫“拉条子”的饭馆吃饭,席中除了美术所的雷蕾,还有文保所的一位女士,她们谈到自2000年以后,游客激增,进入洞窟参观的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携带着的泥沙、灰尘、湿气,在夜晚通通被锁进洞窟,对壁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保护是大问题,壁画的消失是分分钟的事。听得我心痛。 2015年4月14日 敦煌 原来想在莫高窟看一天,出发后才决定加看一天莫高窟,早上八点,市里的售票处一开门,有两个学生就去买票了,其余的人,八点半从住处出发,这回没有去数字中心,直奔莫高窟。下去到调度中心,依然叫上小陆来做我们的导游。原来打算,今天少看几个,在窟中画一画,前一天小陆讲只要不用水性材料,可以画。结果才去了两个窟,就被保安队长看到了,通过小陆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材料都不可以画。唉,一声叹息。好在小陆是个非常明理,并且认真向学的小伙子,他让我们看着点保安人员就好,大家还是尽量画上几笔。这一天参观的洞窟数量很多,有有着“东方蒙娜丽莎”雕塑的259窟,有有着九色鹿壁画的257窟,有有着张骞出使西域图的323窟。上下午不停地在窟中行走,最早进入,最后撤出,小陆说这两天应该把对游客开放的洞窟全看到了,真累,也是真好,心中很充实。中午的间隙,又去莫高窟陈列中心参观了一圈。看历史发展,看技术手段,材料运用,也有几个非常精彩的复原洞窟,都是手绘壁画,等比临摹雕塑,原样搭建洞窟,这里虽然亦不允许拍照,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细细观赏。复原洞窟的品味很高。 这一天下来,累得不知怎样是好。中午时分,敦煌艺术研究院美术所的关姐打电话来约吃饭,我推辞了,原来说好下午去所里看一下,可是实在太想看窟了,所以直到结束,才往所里赶。认识的几个朋友却全回市里了。既来之,则看之,我和三个学生冒昧地敲开了一扇门,没曾想,是侯所长和娄婕老师的工作室,只有娄老师在,我久闻娄老师大名,更是冒昧地拥抱了她。我们聊了好一会儿,非常有收获。 综合两天在莫高窟所看,第一天共计有13个洞窟,其中220窟、194窟、158窟、45窟为特窟。第二天共计有17个洞窟,加上莫高窟陈列中心。紧紧张张的两天。 2015年4月15日嘉峪关 今天一早退房,八点整赶往榆林窟。途中两个学生讲座。一路经过无人区和被当地人称为“破城子”的锁阳古城。十点半左右到了榆林窟。承蒙敦煌研究院美术所的老朋友打了电话,关照让我们能够看到特窟。 榆林窟共有东西两崖窟43个,东32个,西11个,有榆林河从中间穿过。4个特窟中,今天得以看到最特的25窟(唐代),3窟(宋代),是为幸。去年八月来此时,天气阴冷,河水黄浪翻滚。今天,原本听说会有扬沙甚至沙尘暴,现在却阳光明媚,流水潺潺。桃树、榆树下,看完窟后,野餐后,大家画些风景,如大千在25窟所题之——甚快意也! 下午三时,准时开车,赶往嘉峪关。 6点半,车外面依然太阳高照,看到微信,北京正经历沙尘,留守的学生说:有如世界末日。大西北却一切安静怡人,车上放着“鸿雁”,歌声悠扬。 现在马上下午七点钟,太阳还高高的呢! 作者:周思旻
火车上的简餐
在旅途中探讨交流
火车上画水彩
莫高窟画速写
榆林窟画画
榆林窟画画
敦煌驼铃宾馆内周生雨小讲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