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庚 | 我遇见了异乡的女子

 洒金谷365 2015-04-25

点击图片上方蓝字“诗刊社”,一起玩耍吧^-^

林庚·异乡

异乡的情调像静夜

吹拂过窗前夜来的风

异乡的女子我遇见了

在清晨的长篱笆旁

黄昏的小船在水面流去

赶过两岸路上的人了

前面是樱桃再前面是柳树

再前面又是路上的人

在树下彳亍的走着

异乡的情调像静夜

落散在窗前夜来的雨点

南方的芭蕉我遇见了

在清晨的长篱笆那边

黄昏的小船在水面流去

赶过两旁路上的人了

前面是樱桃再前面是柳树

再前面又是路上的人

在树下彳亍的走着

异乡的情调像静夜

吹落在窗前夜来的风雨

吴晓东·异乡客的视角

“在异乡”既是一种人生境遇,一种心理体验,同时也是诗歌文本中一种具体的观照角度。林庚的《异乡》体现出的即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视角。

 

这首诗描绘的当是诗人一次江南之行的所见,它的奇特处在于变化中的重复与重复中的变化,从而在整体上给人一种既回环往复又变幻常新之感。这种复沓与回环传达了一种“行行复行行”的效果。从视点上说,这是由作为异乡客的诗人的观照角度决定的。诗人仿佛坐在一只小船上顺水漂流,一路上遇见了长篱笆旁的异乡女子和芭蕉,赶过了两岸彳亍行走的路人,又超过了岸边的樱桃和柳树,如此的景象一再地重复下去,从清晨直至黄昏。诗作在形式上的复沓与诗人旅行中固有的视点的移动是吻合的,但这种复沓却不让人感到腻烦,重复中使人获得的是新奇的体验。这种体验正来自诗人作为异乡人的旅行视角。但最终决定着这种变幻感和新奇感的却并不是移动着的视角,而是视角背后观照者陌生的异乡之旅本身,以及身处异乡的漂泊经历在读者心头唤起的一种普遍的羁旅体验。因而,在诗的最后,诗人眼中的一切异乡景象都随着小船的漂流而消失在身后,“在异乡”的“情调”本身逐渐扩展开来并弥漫了整首诗的语境。

 

林庚的《异乡》还表现了旅行者一种审美化的静观心态。这种审美心态对于体味着“人在旅途”的孤独感,承受着“生之行役”的负荷感的现代派诗人来说是难得一见的。

来源:《诗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