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之三《谋攻篇》

 愚雅轩 2015-04-26



中华文化谋略篇 孙子兵法

谋攻篇》

孙子兵法《谋攻篇》 

谋攻篇》作者:孙武

    谋攻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高度总结了中国古代用兵之道,具有极高的学习实践价值。

    主要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着重讲述用兵打仗“必以全争于天下”,即力求“全胜”的思想和策略原则。

原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 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 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晏子 
晏婴
晏子进谏
 《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
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来高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 
 《晏子使楚》

战例一: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来高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国家,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晏子的话使本打算要戏弄他的楚国君臣们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能言善辩的人,如今他正要来楚国,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哪里的人?’侍臣则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问:'他犯了什 么罪?’侍臣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设宴款待晏子,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作为春秋末期齐国的一代名相,既是政治家、思想家,更是出色的外交家、批评家。他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可谓“一心事三君”,无怨无悔。作为一个忠臣,又敢于直言相谏,在复杂的政坛上,这两者很难统一的,而晏子却因为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能根据不同的时间环境、不同的事件特点和君王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心境而采取相应的劝谏方式,从而让帝王闻过而改。

    有人得罪齐景公,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他绑在大殿,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如果有人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晏子(即晏婴)左手抓着人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问景公:“古时圣王明君肢解人犯时,不知先从人犯的哪个部位下刀?”景公立刻站起身说:“放了他吧,这是寡人的错。”

    景公时,刑律条文繁多。有一天景公出游见有卖踊(被砍去一脚的罪犯所穿的鞋)的,踊,是受过刖刑的人用的鞋子。景公就问晏子:“贤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道踊贵还是普通鞋子贵?”晏子答:“踊贵。”

    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于是下令废除刖刑(砍去罪犯一脚的刑法)。 

 
泓水之战楚胜宋成为霸主 
 晋文公 重耳
 晋文公 重耳
绢本《晋文公复国图》 
 中国历史上十大无名英雄之一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爆发。
战争开始前不久,晋军统帅郤缺病故,先轸被破格提拔为三军统帅。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楚成王 
成得臣(子玉)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

战例二:楚晋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泓水之战后,宋国并不甘心,但慑于楚国的强大,表面上对楚国臣服,后来看到晋国强盛,于是背楚投晋。公元前634年冬,楚国派子玉和子西两将伐宋,结果没有打下来。楚国于第二年冬联合陈蔡郑许四国军队攻宋,宋派人向晋国求援。因曹国刚归附楚国,且楚国又刚同卫国结为儿女亲家,于是是晋文公采纳先轸的意见,伐卫破曹,以期楚国回援,进而解宋国之围。孰料攻下曹卫两国之后,楚国还是围住宋都不放。让楚军自动撤退不可能,没有齐秦帮助,与楚对战又难取胜。于是晋文公又采纳先轸的意见,让宋国用财货贿赂齐秦两国,请齐秦出面调解,要求楚国退兵,再把曹国君扣留,把曹卫土地分一些给宋国。楚与曹卫交好,必然不会接受齐秦的调解,同宋讲和。齐秦接受宋国贿赂却起不到调解作用,必然对楚国不满,这样就会与晋并肩作战。

    晋与齐秦结盟,对楚十分不利,楚成王也看清这种形势,同晋国交战讨不到便宜,于是下令撤军,但前线指挥楚军攻宋的子玉并不服从楚成王的命令,坚持同晋国一战。楚王也不甘心让晋国称霸,阻碍自己北进,于是没有坚决制止子玉,并派兵增援。宋国凭城坚守,楚军攻不进,子玉只好派人同晋军谈判,条件是:晋国恢复卫成公君位,恢复曹国领土。先轸分析道:应该答应这苛刻的条件,安定别国是为礼,子玉的条件可使卫曹宋三国安定,如果晋国拒绝这个条件,就可能断送三个国家,那就是晋无礼,无礼就无法同敌人作战;再者,不答应楚国的条件就是抛弃宋国,而攻曹伐卫原是为救宋国。楚国的条件可使宋曹卫三国得到好处,如果拒绝,这三国就会怨恨晋国,与晋为敌。不如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恢复自己的国家,使他们脱离楚国,现时扣留楚使,激怒楚国,子玉恼怒,一定来攻,晋就全力应战,至于是否恢复曹卫的问题,战争结束后再作考虑。先轸的计策离间了楚国和曹卫的同盟关系,使楚国陷于孤立,同时又使晋国争取到同盟国,改变当时晋国在政治外交上的被动地位。

    子玉果然被激怒,领军赶到晋军驻地附近,晋文公见楚军逼近,立刻命令晋军撤退。原来晋文公是为了实践当初对楚王许下的诺言:如果晋楚交兵,晋文公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当然,晋文公命令晋军撤退并不单纯为了实践诺言。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取信于民,可以激励晋军士气,可以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开楚军锋锐,挫伤楚军士气,选择有利时机再同楚军决战。

    晋军撤退九十里,在卫国的城濮(约为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驻扎,宋秦齐也率兵与晋军会合。楚军分左中右三军,子西率左军,右军由陈蔡军队组成,由子西率领,中军是主立,子玉亲自指挥。晋军分上中下三军中军由先轸和郤溱指挥,上军由狐毛和狐偃指挥,下军由栾枝和胥臣指挥。会战开始,晋文公命令下军副将胥臣率领一支部队首先进攻楚右军。胥臣将驾车的战马都蒙上虎皮,向前冲去,陈蔡联军的战马惊惧不已,伏倒在地,士兵也惊惶失措,纷纷弃阵逃跑,楚右军崩溃。接着,晋上军主将狐毛假充中军,竖起两面大军旗(当时只有主帅统率的串军才有两面大旗),装作要退兵的样子。同时,下军主将栾枝叫人用战车拉着树枝扬起尘土,假装败逃。楚军看到这种情景,误认为晋国主帅败退,就驱马追击。晋将见楚军中计,先轸郤溱就指挥中军(晋文公统率的亲兵),拦腰冲杀楚左军,狐毛狐偃也指挥上军,来攻子西,楚左军崩溃。只有子玉及时收兵,才没有全军覆灭。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晋国胜利而结束。

 
 唐太宗 李世民
唐代开国元勋 李靖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
李勣在官。为姊煮粥。火焚其须。不用妾仆。 
《贞观长歌》中的颉利可汗 
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余万人越过石岭,大举进犯太原 
李靖击败颉利可汗 
 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
俘获了隋齐王杨戬之子杨正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李靖夜袭阴山

战例三:李靖击败颉利可汗

武德八年(625)八月,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余万人越过石岭,大举进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唐高祖马上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统率一万多江淮兵驻守太谷,与并州总管任瑰等迎击敌人。由于突厥来势凶猛,诸军迎战多失利,任瑰全军覆没,唯李靖军得以保全。不久,又调李靖为灵州道行军总管,以抗击东突厥。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刚即位不几天,突厥颉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机,遂率十几万精锐骑兵再次进犯泾州(今甘肃泾川西北),并长驱直入,兵临渭水便桥之北,不断派精骑挑战,还派其心腹执失思力入朝,以观察虚实(参见唐击突厥泾阳之战)。当时征调的诸州军马尚未赶到,长安市民能拿兵器打仗者也不过几万人,形势十分危急。在此种情况下,太宗曾冒险亲临渭水桥,与颉利可汗结盟,突厥才退兵。事后,太宗擢任李靖为刑部尚书,不久转任兵部尚书。因他作战屡建功绩,赐实封四百户。

此后不久,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因而发生了饥荒,族人纷纷离散。贞观三年(629)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绩、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参见唐灭东突厥之战)

贞观四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正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太宗高兴地对大臣说:“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李绩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与突厥军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遭遇。唐军奋力冲杀,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了。

颉利可汗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他派执失思力入朝请罪,请求内附,并表示愿意入朝。其实,他内心尚犹豫未决,意欲赢得时间,以苟延残喘,俟草青马肥之时,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来。

 唐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等前去安抚,又诏命李靖率兵迎颉利可汗入朝。李靖率兵抵达白道,与李绩谋议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碛北,保依九姓,道路且远,追之难及。今诏使在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商议已定,遂率军连夜出发,李绩继后而进。

李靖率军进至阴山,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帐,一战而全部俘获,命与唐军同行。这时,颉利可汗见到唐使臣,放松了戒备。李靖前锋苏定方率领的两百余骑又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觉。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也四散而逃。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并杀死隋义成公主。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想北过大漠,在碛口受李绩所阻,不能北逃,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不久,颉利可汗被大同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擒获,并送到京师。东突厥从此宣告灭亡了。

《孔子学堂》·“孙子兵法系列”之《谋攻篇》

 《孔子学堂》·“孙子兵法系列”之《谋攻篇》

《孔子学堂》·“孙子兵法系列”之《谋攻篇》

孙子兵法·谋攻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强调,最高明的战争就是不打仗,最好的境界就是上兵伐谋,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全胜。全面的胜利,不打仗而使敌人投降屈服,这才是用兵最高的理想境界。 

  孙子的“全胜”思想包含两个主要层次:一是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境界,二是在不得已而用兵作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损失,实现破中之全。前者是高层次的“全胜”,而后者则是相对低层次的“全胜”,然而两者互为关系,相互弥补,相得益彰。要达到“全胜”,谋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在谋攻篇中对如何取得战争的最大胜利作了充分阐述。首先就是兵力的运用问题,不同的敌人对象,实力对比的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分割敌人,兵力与敌人相当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设法摆脱敌人,实力弱于敌人就要努力避免决战。总之,是要根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根本原则,针对敌我兵力对比不同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分别主客,指画攻守”,迫使敌人在我的凌厉打击下丧失抵抗的意志,摇白旗投降。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除了兵力的巧妙运用,孙子还提出了预知胜利的五个条件。预知胜利的情况共有五种:知道可以同敌人打或不可以同敌人打的,能够胜利;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以有备之已对付无备之敌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 

  将帅在实现“全胜”战略过程中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协调处理好将帅与国君的关系,使之辅车相依、紧密合作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孙子认为,在将帅和君主这一对矛盾关系中,占矛盾主导方面的是君主一方,所以要协调处理好君将关系,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将从中御的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孙子指出君主过多地牵制将帅的行动必然会导致败军祸国的严重恶果,这种恶果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第二,“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第三,“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要力争“全胜”,就必须克服这些弊端,而克服的途径,在于君主能真正赋予将帅指挥战争的实权,使将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以追求“全胜”的理想结果。应该说,孙子这一立足于“全胜”战略的重将任将思想是非常高明的,对后人也有启迪。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把所有的谋攻讲完了以后

他的一个最精炼的、最深刻的一个总结。 

 孙子认为要驾驭战争,争取“全胜”的理想结果,就必须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敌我双方的情况,预知胜负,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确保自己牢牢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战胜敌人的机会,这样才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无论是“全胜不斗”,还是“破中求全”,它的基础都在能否做到“知彼知己”。战争指导者最大的愚蠢,就是“情况不明决心大,计划不周干劲足”,这样的决心越是大,这样的干劲越是足,带来的灾难便越是可怕,受到的损失便越是巨大。所以,孙子一再强调“知彼知己”的重要性,“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据此以力求“全胜”,争取“战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