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计趣闻】会计分录的趣味运用

 haosunzhe 2015-04-26

趣味问题:


有3个人去投宿,三人房一晚30元,三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让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藏了2元,然后把剩下3元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每人只花了9元,3个人每人9元,3*9=27元+服务生藏的2元=29元,还有1元去了哪里?


用分录来解释


把3人当作会计主体:


1、交房费:
借:房租费用——30元

贷:库存现金——30元


2、退还3元房费时:
借:库存现金——3元

贷:房租费用——3元


此时,借方余额=库存现金3元+房租费用27元,贷方余额=库存现金30元,借贷平了;而伙计私藏的2元已经包含在27元之内。


把老板和伙计当作会计主体:


1、收房租费用:
借:库存现金——30元

贷:租房收入——30元


2、退还房屋费用总共是3元
借:租房收入——3元(5-2)

贷:库存现金——3元


此时,借方余额=现金27元,贷方余额=租房收入27元,借贷相等。


我们注意到:现金27元=(老板的25元+伙计2元)为什么会出现29元和30元的差异呢?答案就是,把3人当作会计主体,伙计的现金2元代替3人的现金3元计入了3人的借方;而事实上这2元应该计入贷方之中(现金25元+2元+3元)。30元的去向是,3人的3元+老板25元+伙计2元。


以上会计分录的趣味运用只是从这个角度说明,会计无处不在,分录无处不在。会计是商业经济活动以会计方式表达出来的语言。且此种语言就是不同企业,千变万化的通用语言。就如同日常交流的普通话一样,让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让别人懂得自己的意思。(让企业自己用这个语言表达企业的经济业务,同时让相关者看清楚企业的经营)。那么会计分录就是此语言表达的载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