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内瓦发明展 理大夺11奖

 文清阳 2015-04-26

  图:理大与科技园合研的「希望之手」获全场最高荣誉奖。图为康复机器人技术销售市场总监陈耀昌(左一),行政总裁徐锦辉(右一),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汤启宇(左二),瑞士驻港领事馆总领事Rita Hammerli-Weschke(右二)合影

  【本报讯】实习记者黄雯怡、记者于敏霞报道:港产发明再获国际大奖,香港理工大学近日于第四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摘取五个金奖,其与科技园公司合作研发的「希望之手」,更勇夺至高荣誉奖。成为四十年来首获此殊荣的香港发明。科技园公司五名参与成员首次参加即全部获金奖。
  本届日内瓦发明展中,理大共有七项目参展,获五个金奖、两个银奖和四个特别奖的佳绩,刷新该校纪录。理大与科技园公司成员合作的「希望之手」,获格兰披治发明奖,为全场最高荣誉。
  「希望之手」为协助中风病人恢复手部能力的物理治疗仪器,其通过电子感应器读取病人大脑讯号,以控制机械手带动手掌活动,帮助病人强化脑部对手掌的控制。临床试验发现,四成患者二十次治疗后,能部分恢复手掌活动能力,如开合手掌和握笔。
  研发者之一,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汤启宇于零八年已开始相关研究,后获五百万政府研发资金及两百五十万企业投资,得以优化推广该技术。他表示,经一年多改良,机械手重量减轻,指关节马达数量减少,更适合患者操作。
  目前该设备售价为两万欧元,若大量生产,预计售价五千至一万欧元。科技园公司康复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耀昌表示,「已有两家香港医院有意购买这个仪器,九月份后也会在欧洲市场推出」。
  同样能为市民健康服务的「基于三维超声的脊柱侧弯」评估系统,由理大生物医学工程教授郑永平带领团队开发,是次亦斩获金奖。据特区政府一零年统计数据,本港十八岁以下患先天性少年脊柱侧弯约有十一万五千余人,目前最常用「X光成像」测量,但因为辐射影响健康,不宜常用。郑永平介绍「这套新系统,无辐射,小孩七、八岁即可作常规检查,只需五至十分钟扫描即可获一张全面脊柱图像」。
  郑永平说,他零二年即产生制造这套系统的想法,「但因计算机功能不够强大做不到」。现在项目获政府支持,初获研究资助局五十万元才逐渐使其有形。创新署追加三百万,配合业界提供的三百万元,助其变为产品,预计明年可正式推向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