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花梨的木疖(jie)(呈现出无规则的美丽花纹)称为"鬼脸",也有人称之为狸斑,这是由黄花梨的生态特征所决定,其起源于花梨之乡——俄贤岭的一个远古民间传说。
鬼脸起源传说 相传两千多年以前,俄贤岭山脚下的南浪村是个山清水秀的黎族村寨。这个村寨的姑娘个个都长得很妩媚。特别是村里的一名名为阿花的姑娘,刚满十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花容月貌,且能歌善舞。阿花从孩提时候起,就经常与邻近俄显村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阿吉玩耍。刚阿花刚满十三岁那年,有一天村里的头人就托人来到阿花的家里,为其儿子提亲。阿花的父母因为惧怕头人的权势,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当阿花的父母把这门婚事告诉阿花时,阿花才意识到她自己心爱的人是阿吉,而他们就要被拆散了。于是,阿花又哭又闹,死活都不肯答应今后做头人家的媳妇。当天傍晚,阿花瞒着父母,跑到俄显村找阿吉。听了阿花的哭诉,阿吉心如刀割。他紧紧的把阿花抱在怀里,两个人哭得死去活来,但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抗婚。
常言道:出生牛犊不怕虎。最后,阿吉和阿花约定,各自先回家收拾一些衣服和粮食,等到深夜时分逃到俄贤岭。深夜,阿吉和阿花在约定的地方见面后,便朝着俄贤岭的上山小路直奔。天刚蒙蒙的亮,他们终于艰难地走到了俄贤岭上的娥娘洞。第二天,南浪村的阿花、俄显村的阿吉失踪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两个才十几岁的男女跑上了俄贤岭。这时有一位常年在俄贤岭上狩猎的老者,听到消息后引起了警觉。到了第三天,这位猎人终于在娥娘洞找到了阿花和阿吉。他苦口婆心地劝阿花和阿吉下山,但爱情的力量使这两个少男少女变得十分倔强,他们表示宁可死在娥娘洞,也绝不下山而被拆散。于是,好心的老猎人为了他们的安全,白天带着他们去打猎,晚上与他们住在山洞里。但老人心里想,长此以往,总不是办法。有一天,老猎人来到俄显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阿吉的父母,并说服了阿吉的父母让阿吉把阿花带回本村,先以兄妹相称,再过几年后让他们成亲。幸好,俄显村的头人是阿吉的亲叔叔,所以在阿吉父母和老人的再三求情下,头人终于同意让阿吉偷偷把阿花带回村里,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必须给阿花纹上脸纹以后,才能带下山回村里,而且阿花的脸纹图案不能与本宗族女人的脸纹图案相同,以防阿花死后,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认错了子孙。
老猎人回到了娥娘洞,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阿吉和阿花,他们高兴得又蹦又跳。阿花说:"老阿公,你赶快给我纹脸吧。"这时老人又犯愁了。他想,到底纹什么样的图案好呢?既不能纹本宗族女人的脸纹图案,又不能乱纹而有损阿花美丽的容貌。这时他想到了花梨木上的花纹图案有各种形状,一划一划地在阿花的脸上纹出了像花梨木纹理一样的图案,然后又涂上颜料。过了不久,老猎人把阿吉和阿花带回俄显村。时隔五年之后,南浪村的人都以为阿花已经死了,村里头人的儿子也早成家了。于是,阿吉和阿花才得公开结了婚。
婚后,阿花带着阿吉回了南浪村看望了自己的父母。见了阿花的人,都觉得似曾相识,可是看看她脸上的面纹,哪个族系的纹脸图案都不像,又感到一种异样,还认为看见的是阿花变成鬼后的脸谱。后来,人们才知道阿花的脸纹图案与花梨木的纹理之间有一种特殊模仿与联系,而且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当地人从故事中受到启迪和教化,他们为了表达对自由恋爱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理想,就把那些花梨木上布满的木疖称之为"鬼脸"。
这种似贬实褒的称谓,既表达了人们对阿花的同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内涵,又表达了人们对花梨的一种自然而朴实的情节。
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相比越南黄花梨来说,海南黄花梨的特点是纹理群的中心是"实"的,基本为一个实心儿的"黑心点",也就说我们常说的"鬼眼"。而越南黄花梨的纹理群中心则是空的,纹理相对海南黄花梨较有规律,一圈圈的但都不到中心点。
海南黄花梨的枝节比较多,生长环境恶劣,生长缓慢,导致树木纹理多为曲折、交错无规律,较容易形成"鬼眼",而越南黄花梨生长周期短,纹理大都自然有规律,很难形成"鬼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