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集结号----超级手机的颠覆手机业是红海吗?如果是,餐饮业算什么海?古老的死海?里面怎的会爬出一个麦当劳来,而且几十年繁盛不衰,市值从一点点持续增长到千亿美金;零售业是红海吗?怎么又出了一个沃尔玛,要是不分家,他家后裔几个加起来是任何一个世界首富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所谓商业红海,是那些充分竞争的市场,每一个现存的市场,原则上都是红海,尤其是那些人类社会古已有之的行业与市场,就更加贴切红海的定义,可是恰恰在这些最传统的行业与产业里,巨牛的公司层出不穷, 餐饮、零售、食品饮料、品牌服饰、鞋业,这些和山岳一样古老的产业,不论经济是个什么状态,基本上,每年都能有牛股奔腾,可称其为红海不红,当然,不是每一个成熟的行业都能这样,钢铁、有色、石油、汽车之类就不行,古老而又能孕育倩影闪闪的行业,仅限于普罗大众都需要的消费型产业,必须是B2C的,快消品性质。
在B2C类的快速消费型产业里,竞争态势红海与否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能否出新,这个新,就像一滴神秘的药水点在红海里,那一片就红立即消失,或透明无色,或蔚蓝一片,麦当劳的特许连锁经营,沃尔玛在平价体系中无限度追求商品的最佳性价比,就是这种神秘药水,红海变蓝海,就在有穿透力的商业模式落地之时。 智能手机产业,已经逐渐从受众有限的高科技产业变成了一个人人都需要的快速消费品产业了,从某一时刻起,这一产业属性悄然无声的演变了,所谓量变到质变,现在人们的储物柜里,随便一翻就能找出好几代手机的“遗骸”,短短几年,更新速率之快,令人乍舌。 功能在不断提升,价格相对不断下降,智能手机行业,在遵从摩尔定律的基础上,由于其数量的持续扩大,更新频率的不断加快,逐渐具备了快消品的一些特性,但是和食品、饮料这些传统快消品的属性仍有差别,传统快消品的升华,只有商业模式和产品性能等两个维度,比如绿山咖啡(NASDQ: GMCR)的咖啡制作方法的变革,Monster Beverage(NASDQ:MNST没有比它更牛的股票了)的能量型饮料等,都是商业模式和产品性能两个维度上的升华,手机成为快消品之后,多出一个平台模式的维度,也就是说,手机产业具有商业模式、产品性能、平台效应三个可升华的面,说手机行业已经是完全的红海,那只是在产品性能这一个面上的狭隘视角,商业模式和平台效应这两个维度上,基本上还是一片静静的蓝色港湾呢。 智能手机的老大,苹果公司之所以如此成功,真正的富可敌国,正是因为它在产品性能上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它开创性的挖掘了智能手机的第三维度,APP的推出,让智能手机在成为一款酷炫科技产品的同时,也成为打开一个华美新世界的必经之路,IPHONE 集多种领先元素于一身,从2007年第一款面世至今已升级到第六代,横扫世界的同时,竞争的硝烟也从未停止,相对于IPHONE的封闭独立,开放的安卓体系从无到有到绝对数量上超过IPHONE ,已成趋势,独领风骚近十年的苹果,如今还在十年前的既定方针之路上奔驰,高速发展的智能手机产业,唯一不变的核心元素就是变,相比之下,那个引无数人景仰的IPHONE,其实正在老去。 首先,智能手机是电子产品,是电脑的小型化和移动化,长期看它一定符合摩尔定律,中短期可能有破局,那是技术显著升级并有能力维护一定时期的垄断才可以,显然,过去8年的苹果公司是做到了,但是当这种技术壁垒被竞争者打破,产品性能和功能上不再保持特有,不再明显领先的时候,靠品牌溢价是绝对不可抗衡摩尔定律的,苹果国手机一代比一代贵的情况,很可能在今后某个时点会出现转折,而且这个转折一定是被动的,否则就要面对销量下滑的威胁,对于智能手机硬件技术的把控,苹果绝对第一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 其次,苹果是赋予手机产业平台维度的创新者,并用封闭性保护APP体系的生杀大权和安全性,但是平台应用的广度与深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显然已经大大改观了,为什么消费者非要去交钱下载一个APP然后开始某种应用呢,为什么那些流行的、需求量大的应用不能直接呈现呢?这些年,对入驻APP的开发者而言,苹果单方面意愿的管理态度惹人诟病,其做法是审批规则自控且不公开,它可以单方面下架产品,一般不公布原因,只通过邮件简单告知。 这种做法有一点好处,就是可控,内容、方式和利益可控,但有多点坏处,一是开发者利益被限制甚至挟持,弱化了市场选择竞争的能力,二是和未来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潮流不符,下载那么多APP存储起来干什么?直接去云端打开应用就可以了么 ,有什么可管控的!实际上,目前苹果APP模式 最根本的问题是有违互联网自由公平和共享的精神 ; 各种应用的直接呈现,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潮流,是不可变更的趋势,一个应用的使用权不应该被拿来创造价值,而是这个应用本身才是,它的流行和广泛使用就是市场的肯定,就会为开发者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不需要像苹果这样一个经纪人角色,来给各种应用做裁判和划分。 最后,在商业模式方面,今日的苹果已经定格,迭代的IPHONE,价格一代高过一代,相同硬件思维向别的领域延伸,手表,可穿戴,汽车等等,APP虽是苹果生态的重要组成,但却是个更高的门槛,因为被赋予了利润变现的重大责任,根本无法产生跨界协成的中枢作用,这种已经持续了近十年的模式,整体产品线都具有极高商业溢价的模式,一定不再代表未来了,因为移动互联的最根本意义就是要让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进来,没有一点死角,为此,谷歌气球,FACEBOOK无人机在努力,有了像阳光和空气一样的网络之后,人们怎么能被一个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门票阻止脚步呢,新业态,手机的低价乃至免费绝对是大趋势,一个明确的,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所以,从商业模式,产品性能,平台功能三大维度上来衡量,苹果这个曾经的巨人伟人,已经是廉颇老去无疑,甚至已经是阻碍行业发展的掣肘了,当然,如今它还很能“饭也”,甚至无视,有人已经站在了他这个巨人的肩上了。 面对未来,手机业还是一片蔚蓝的大海,现在只是局部海峡地区出现红海,谁先驶出这块促狭之地,谁就把控未来的蓝色海洋。 2013年,我在《乐视如何打移动这张牌》一文中,就肯定它一定会进入这个市场的,如今终于兑现了,已经面世的乐视手机,不是手机产业里新兵蛋子的作品,而完全是一帮极富行业经验和积累的老兵的产出,有人吹响了集结号,并提出三个一定: 一定要做出与众不同的奢侈产品和极致用户体验; 一定要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一定要打造新模式,创造更高的用户价值并能够推动行业进步; 于是,来自国际国内一线手机品牌商诸如联想、魅族、小米、SONY、NOKIA、华为、中兴的行业老兵,聚集在一起,站在所有这些老东家的肩膀上,寻找新起点,今日面世的乐视手机敢于以打擂的形式邀请友商共同挑战世界最高水准,不是没有充分的调查和底气的,擂台金额是百万人民币,也绝不是意气用事,中国企业去挑战美国的行业巨人,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当然挑战是要有底牌的,像堂吉诃德那样只凭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看来,乐视超级手机的三个一定正好应对上文分析过的三个维度,而且都有突破,今后就看执行力了,只要执行力到位,必定是率先驶出局促红海海峡地带的那一个。 一定要做出与众不同的奢侈产品和极致用户体验,对应本文手机产业三维体系中的产品性能,这一点首先是好的硬件做基础,硬件既然以百万金的形式摆擂,又是集成了行业老兵的作品,不疑!主要看UI ,给力的话就可以达成目标,而乐视UI是基于安卓系统的,本身已经有很长的市场实践,不会有基础使用上的问题,需要关注的是创新与改进能否提升体验,而这一点由用户互动众筹的模式来保证,不断改观也是置信不疑的。 一定要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这一点对应三维中的平台效应;乐视超级手机显然是要冲破苹果的APP霸权主义壁垒的,因为这是趋势,这是云计算业态发展浪潮的必然,乐视自己有强大的,超过亚马逊公司的云计算平台布局实力,还和微软合作,早就为全球化做足了准备,为其移动生态全面激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乐视网竞争实力最强,也是遭遇整个外界最为忽视之处,因为这一块技术元素和把控未来的含义都很高,一般未能深耕者要完全理解是有难度的,就我个人的理解,这部分的的重要性和领先性,如果把它量化到估值中去,其未来当量足以占去现在乐视网股票一半的市值,甚至还要高一些;这是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最核心部分。 限于目前软硬件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什么叫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可能还无法很好的让人想象和体验,你只需知道生态一定是有链式反应的,一定是有上下链的互补的,在应用方面,过去单个的,独立的应用会被生态联合起来,会产生化学反应,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件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服装吸引了用户,引发其购买欲,用户点住它,所有能够帮助你完成购买的信息一应而出,这就是所谓的所想即所得,要完成这个目的,背后的高科技储备和应用超出一般人想象,也是云计算巨大的计算能力做强大后盾才有可能实现的,乐视超级手机所要达到的移动互联生态境界,当然不是目前苹果公司分割独立的,一个个APP单独下载然后摇头晃脑等着用户去翻牌子临幸的状态,生态环境下,这些呆在库房里等用户下载的应用都会活起来,会适应生态体系的需要,从存在开始就有生命体征,这才是移动生态互联推进各级产业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有质的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说苹果霸权主义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如果各位看官看这一段感到有点云里雾里,那说明现在被媒体用的发紫的“生态”二字根本就是一个多数人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生硬概念,连互联网大佬雷军,周鸿祎等人,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一定要打造新模式,创造更高的用户价值并能够推动行业进步;这一点可以应对三维说中的商业模式,当然,移动互联生态本身,就是新模式了,必然会推动多个行业的发展,会大大促进消费,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被极大的提升了,因为每个用户潜在的,瞬时的、深层的需求全部被挖掘和调动起来,对于商家,当手机背后的用户需求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用户价值自然得以巨大的提升,大到手机本身,甚至很多应用本身的价格都不重要了,能把用户吸引到移动生态互联网前就足够了,面对如此大的商业诱惑,手机价格不断递减,性能不断提升是必然趋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各种应用也将趋于低价甚至免费,尤其是那些用户基础巨大的,付费项目将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比如乐视不久之后将推出的超级头盔,虽然最初仅仅实现的是和手机与HIFI耳机配套后影院大银幕观影的体验,未来其深度应用的挖掘才刚刚开始,虚拟现实头盔也是FACEBOOK最为看重并下大力气研发的未来项目,这一技术的深度开发会将移动互联网的多种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点,对游戏产业的冲击更是巨大,实景游戏的进入感,真实感,刺激程度是现在的电子平面游戏完全不能匹敌和想象的。 因此,看懂未来的人,在当下,要在手机红海里出位,要率先走出这片狭隘的红区,必须在商业模式上有尖刀效应,穿透力要足够强。 乐视414手机发布会之后,有人在网上说:小米玩发烧(烧钱),魅族玩做工,OPPO玩HIFI, 中兴玩星星(来自星星的你),华为玩国际,联想玩机海,乐视玩BOM。 BOM ,bill of material,英文物料清单的缩写,以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备料清单,最主要的看点是产品的成本构成,乐视推出的三款手机,同时也推出了三款机型的BOM清单,然后拿出定价与之相比,人们看到,已经给出价格的乐1和乐1Pro,实际售价是低于BOM列出的成本总价的,这已经不是薄利多销的概念,甚至也打破了性价比的框架,因为硬件根本不赚钱,不仅如此,已经是乐视超级电视的用户,可以拿电视内容年费抵销手机价格,一年490的年费,其中300元可用于抵价,如果5年年费缴清,等于一部手机免费,再加上电信最高每月6G的定向免费流量,如此这般,足以说明,这完全是一个看清了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人的所为,他要尽最大可能让用户集结,并不断降低入场的门票费,因此,就有了业界最高硬件性能,然后低价直至免费的手机,如此商业模式,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接插向所谓的手机红海。。。。。 这还不够,乐视手机的顶配乐MAX,定价权都交给消费者,干脆玩起了全民定价,并设硬件擂台,重金孤独求败,一轮比价走下来,参与的用户对配置参数的定义,性质,价格,和竞争友商 配置, 乐视配置等等搞的一一门清,完全彻底的做了一次消费者上帝,先不论乐视手机上市后消费者具体的体验如何,仅仅这一模式,对用户的至上的诠释,对用户的真诚,用石破惊天来定义不过分,颠覆性是足够强的! 综上所述,不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商业模式,乃至未来的平台效应上,乐视超级手机都有不俗的突破点,颠覆之势已成必然,这不仅仅是对超级电视的简单复制,因为它需要更高的技术保障和更丰富的业态综合支撑,超级电视是平价销售,超级手机则是补贴销售,是低于成本价的,任何没有真正生态体系的企业绝不敢如此试水尝试,没有有效生态的支撑,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杀,所以谁再敢不知轻重的说我已生态,那就请他来超级手机门前一试身手,创造超级手机的人们来自目前几乎所有主流一线的国际和国产手机厂商,他们很清楚老东家的死穴都在哪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 苹果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始终是价格不菲,早已没有了性价比。 乐视超级手机是移动互联生态网的入口,而且尽可能质高价廉,甚至免费。 人们将会怎样选择,是理性掌控钱包,还是虚荣?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是生态的,是所想即所得的,是互联化反的,相比从前,技术已经不再是壁垒,技术是可以去买的,只要你的市场足够大,忠实用户足够多,粘性足够强。 在产业界,大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大而居功自傲,一旦失策,大就是最大的不幸,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转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