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创机械/李佳、何思源、鲁佩】冷链物流行业深度报告:满园生鲜关不住,一枝电商出墙来

 太极匡 2015-04-27


我国电商冷链物流有望对传统冷链物流形成冲击,电商冷链物流爆发可期。


1. 食品生产分工水平及标准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传统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美国冷链物流业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生鲜食品行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产品标准化水平低,致使生鲜食品呈现出小范围、区域内的流通格局。从而导致生鲜食品运输距离小,运输时间短,对冷链物流企业和冷链物流水平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是传统渠道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由于其背后深刻的饮食文化、制度安排等深层次原因,我们预计传统冷链物流将保持平稳发展。

2. 生鲜电商效率高、成本低,优势明显。鲜电商通过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为食品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极大地减少了渠道库存,和由此带来的库存成本、库存风险和损耗,相比传统超市、菜市场渠道,电商渠道效率更高,渠道优势更明显。

3. 更看好“物流仓库”的生鲜电商模式。“超市配送”和“产地直达”模式目标瞄准了传统渠道消费者中的一部分细分消费者群体,二者均对传统渠道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挤压。“物流仓库”模式,针对与传统渠道相同的消费者群体,在提供比传统超市渠道更好的消费体验的同时,在渠道搭建方面却同样较传统渠道更具优势,未来非常有望蚕食传统渠道市场份额。

4. 电商渠道冷链设备或迎来爆发。我们预计到2030年,冷链设备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元。预计未来我国冷藏车制冷设备需求在150~400亿之间,冷库制冷设备需求在450~650亿之间。总体来看,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短期看,由于电商渠道的成本和效率的巨大优势,电商或将刺激冷链设备需求在3到5年内集中释放,推动行业加速增长,我们倾向于认为冷链设备的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强烈建议投资者关注冷链行业的国内领军企业:大冷股份(强推)、烟台冰轮(推荐)、汉钟精机(推荐)、雪人股份(华创中小盘推荐)。


报告正文


一、冷链物流:发展落后,空间广阔。


一)物流与冷链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面向所有生产制造业的一种服务。

  • 物流——指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流动过程。

  • 产品由上游供应商流通到下游消费者,需要经历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过程。为实现上述过程,需要企业或物流服务供应商配备仓库、车辆、托盘、跟踪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物流设备设施。

  • 提供物流服务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包含了一定的流通成本溢价,这同时也是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来源。物流成本一般包括提供物流服务需要的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的购置成本,这类固定成本将最终根据业务量平均到每一单业务当中;还包括经营物流活动而带来的人工费、燃油费、桥路费、设备维护费等等,作为变动成本。



冷链物流”即有温控能力的物流服务,服务对象为对环境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

  • 冷链物流服务面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生鲜食品、特殊医药制剂等需要特定保存环境的商品。

  • 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产品的上游预冷、低温包装、低温仓储、低温运输、低温分拣、低温配送等低温条件下的物流活动。

  • 提供冷链物流服务需要配备:预冷设备、冷库、冷藏运输车等带有温控能力的物流设施设备。

  • 相比常规物流,搭建冷链物流体系的成本更高,推进冷链物流流通难度更大。




(二)生鲜食品产业链

生鲜产品的产业链由食品供应商、渠道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共同组成。

  • 生鲜食品的供应商包括农户、养殖种植场、食品加工公司、进口食品代理商等等。

    A. 农户和养殖种植企业主要进行初级生鲜食品的生产和简单加工,如猪牛羊肉、水产品、果蔬的生产、屠宰、分类和简单包装。

    B. 食品加工企业将初级生鲜食品进一步加工,制成速冻水饺、冷鲜肉丸、雪糕冷饮等加工食品。

    C. 进口食品代理商从海外采购生鲜食品销往国内市场。

  • 生鲜食品的渠道商包括超市、零售商店、农产品批发市场、菜摊主以及电商。这些渠道商为生鲜食品的流通搭建渠道,将上游生产的食品传递给下游消费者。

  • 目前我国生鲜流通市场上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主要分为两大类。

    A. 传统B2B物流服务提供商:服务于传统农贸市场、超市、菜市场渠道的主要是传统的B2B物流服务提供商。这一类物流服务有些是由食品公司自营、有些由渠道商自营、也有部分由专营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

    B. B2C物流:服务于电商渠道的主要是B2C物流提供商。主要包括各快递物流公司、仓库企业。只有快递物流企业能够提供门到门配送服务,将生鲜食品为消费者直接配送到户。


在传统渠道流通过程中,生鲜食品由农户、养殖种植场生产之后,经过大型屠宰、分类、批发市场,流通到下游的菜市场、超市、餐饮,还有一部分经过食品加工公司,经加工制成速冻水饺、冷鲜肉丸等加工食品再次流通到超市等零售终端。传统渠道中生鲜食品最终由菜市场、超市、餐饮等零售终端流通到消费者。在电商搭建的生鲜产品网购渠道中,电商在线上为食品加工公司、电商自营生鲜品牌以及一些进口食品代理商提供生鲜食品的网上销售平台,物流公司线下为生鲜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连接渠道。目前,在传统菜市场、超市、电商三大渠道当中,通过菜市场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量占比接近75%,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占比25%,电商渠道占比较小,不足1%,增长速度较快。

在传统渠道流通过程中,生鲜食品由农户、养殖种植场生产之后,经过大型屠宰、分类、批发市场,流通到下游的菜市场、超市、餐饮,还有一部分经过食品加工公司,经加工制成速冻水饺、冷鲜肉丸等加工食品再次流通到超市等零售终端。传统渠道中生鲜食品最终由菜市场、超市、餐饮等零售终端流通到消费者。在电商搭建的生鲜产品网购渠道中,电商在线上为食品加工公司、电商自营生鲜品牌以及一些进口食品代理商提供生鲜食品的网上销售平台,物流公司线下为生鲜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连接渠道。目前,在传统菜市场、超市、电商三大渠道当中,通过菜市场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量占比接近75%,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占比25%,电商渠道占比较小,不足1%,增长速度较快。在传统渠道流通过程中,生鲜食品由农户、养殖种植场生产之后,经过大型屠宰、分类、批发市场,流通到下游的菜市场、超市、餐饮,还有一部分经过食品加工公司,经加工制成速冻水饺、冷鲜肉丸等加工食品再次流通到超市等零售终端。传统渠道中生鲜食品最终由菜市场、超市、餐饮等零售终端流通到消费者。在电商搭建的生鲜产品网购渠道中,电商在线上为食品加工公司、电商自营生鲜品牌以及一些进口食品代理商提供生鲜食品的网上销售平台,物流公司在线下为生鲜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连接渠道。目前,在传统菜市场、超市、电商三大渠道当中,通过菜市场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量占比接近75%,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占比25%,电商渠道占比较小,不足1%,增长速度较快。




(三)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水平落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 由于搭建冷链物流的成本高,生鲜食品的流通渠道并没有实现冷链物流的完全覆盖。部分即使实现冷链物流覆盖的渠道,也是采用常温运输车、棉被加罐装冰块的简陋方式实现,而很少具备正规的冷链物流装备。

  • 据统计,我国2010年肉类、水产品、果蔬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5%、23%、5%,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水平已经接近100%,极大地降低了生鲜食品在流通中的损耗。

在传统渠道流通过程中,生鲜食品由农户、养殖种植场生产之后,经过大型屠宰、分类、批发市场,流通到下游的菜市场、超市、餐饮,还有一部分经过食品加工公司,经加工制成速冻水饺、冷鲜肉丸等加工食品再次流通到超市等零售终端。传统渠道中生鲜食品最终由菜市场、超市、餐饮等零售终端流通到消费者。在电商搭建的生鲜产品网购渠道中,电商在线上为食品加工公司、电商自营生鲜品牌以及一些进口食品代理商提供生鲜食品的网上销售平台,物流公司线下为生鲜供应商和消费者建立连接渠道。目前,在传统菜市场、超市、电商三大渠道当中,通过菜市场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量占比接近75%,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生鲜食品占比25%,电商渠道占比较小,不足1%,增长速度较快。

二、受制于冷鲜食品标准化,冷链物流传统渠道增长稳定。

(一)从美国市场看分工专业化和产品标准化对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

1.生产布局的地区性专业化分工创造大量冷链物流需求。

美国主要生鲜食品的生产专业化分工明显。以猪肉为例,美国主要猪肉产区基本分布于中部平原人口稀少,粮食产量集中的地区。其中,爱荷华、明尼苏达、伊利诺伊、密苏里、印第安纳、内布拉斯加、南达科他州在人口占比仅为12.04%的情况下,生产猪肉量占美国全国产量的62.90%,以由点到面的方式向全美国供应猪肉产品。和猪肉生产格局类似,美国牛肉生产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产区分布,在中部人口占比不足15%的七州,牛肉产量占比超过60%,作为主要的牛肉产区向美二、受制于冷鲜食品标准化,冷链物流传统渠道增长稳定。


(一)从美国市场看分工专业化和产品标准化对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

1. 生产布局的地区性专业化分工创造大量冷链物流需求。

美国主要生鲜食品的生产专业化分工明显。以猪肉为例,美国主要猪肉产区基本分布于中部平原人口稀少,粮食产量集中的地区。其中,爱荷华、明尼苏达、伊利诺伊、密苏里、印第安纳、内布拉斯加、南达科他州在人口占比仅为12.04%的情况下,生产猪肉量占美国全国产量的62.90%,以由点到面的方式向全美国供应猪肉产品。和猪肉生产格局类似,美国牛肉生产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产区分布,在中部人口占比不足15%的七州,牛肉产量占比超过60%,作为主要的牛肉产区向美国东西海岸人口密集区供给牛肉产品。




这种生产模式的专业化分工对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

  • 运输时间长,冷链物流是必须选择。美国东西海岸距离大概在4500km左右。这种生鲜产品从中部向四周辐射的流通模式,使得流通距离能够达到1500km左右,这种远距离的运输需要时间长,若采用常温运输则损腐率巨大,因此冷链物流成为了必须的流通模式,冷链流通的溢价成本也是消费者必须要接受的。

  • 运输距离远,物流企业业务量大,冷链设备投资回报快。物流行业是规模效应明显的典型行业,由于物流初期投资成本高,物流业务量越大,分摊后平均成本越低,设施设备投资回报率越快。大范围的运输距离有效提升冷链物流企业业务量,缩短了投资回报期,有助于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2. 产品标准化利于物流企业业务对接,促进生鲜食品物流标准化进程。

美国生鲜食品标准化程度高。由于美国市场上售卖的生鲜食品大部分是由食品加工企业生产,下游由超市进行销售,生鲜食品标准化程度非常高,使得运输、配送操作非常容易进行。同时更加方便物流企业在不同食品加工企业、不同超市之间实现业务对接,是物流企业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因素。使得物流企业在扩展不同食品企业的运输业务的时候更具可操作性,是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在扩展不同食品企业的运输业务的时候更具可操作性,是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关键因素。

物流企业在扩展不同食品企业的运输业务的时候更具可操作性,是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关键因素。

生鲜食品市场产品包装的标准化将更有利于冷链物流企业扩展业务、提升规模。因为物流行业具有显著的成本规模效应,物流企业只有在业务量尽可能多的情况下,才能够降低平均成本。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统一化,使得物流企业在扩展不同食品企业的运输业务的时候更具可操作性,是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关键因素。



3. 受益行业优势特点,美国冷链物流大而强

美国生鲜食品产业格局专业化为冷链物流带来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同时产品的标准化帮助物流企业实现业务扩展的可操作性,为物流企业扩大业务规模、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以美冷为代表的美国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只需要对接上游食品加工企业和下游超市零售,随着食品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物流公司业务随之扩展到全国。物流企业业务量的扩大,有效地降低了平均运营成本,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设备投资回报期缩短,物流企业购买冷链物流设备的意愿和能力也逐步增强。

(二)我国生鲜行业尚处于分工专业化和产品标准化的低级阶段。

相比于美国生鲜食品市场,我国生鲜流通市场尚处于分工专业化和产品标准化的低级阶段,给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带来极大不利因素。


1. 我国生鲜行业生产端地区分工专业化低。

以我国猪肉生产市场为例,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猪肉主产区。全国各地基本呈现猪肉自给自足的态势,因而导致我国猪肉产品大范围流通少,运输距离短,冷链物流需求实际不及预期。

  • 201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猪肉产量前十名的省份共生产猪肉占比全国62.86%,然而这十个省份人口占比达到53.98%。猪肉产出大省同样是猪肉消费大省,使得向外部地区的流通量非常少。

  • 与猪肉生产格局类似,我国蔬菜、水果同样没有明显的主产区分布,各省份果蔬产量与人口产量高度相关。从表18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大生鲜食品的产销布局相对均衡,只有牛肉、水产品生产有明显的主产区。牛肉以我国东北、西北、云南、四川为主要产区,在人口占比40.59%的情况下产出牛肉产量占比全国71.49%;水产品以东南沿海,辽东、山东和部分内陆地区为主产区,覆盖人口47.01%,产出水产品83.09%。

  • 然而,以2013年为例,我国蔬菜、水果、猪肉、牛肉、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35亿吨、2.51亿吨、0.55亿吨、0.07亿吨、0.62亿吨。牛肉、水产品虽然呈现出专业化的产地分工,但是在生鲜食品总产量中占比不足6.2%,对冷链物流运输格局影响贡献小。




运输时间短,商家购买冷链物流设备意愿低。由于生鲜食品产地的专业化分工不明显,各区域生鲜食品的流通格局主要呈现自给自足的态势。这种模式使得大部分生鲜食品在区域内流通,运输距离短,运输时间短。以城市周边地区食品供应城市的模式下,大部分生鲜食品可以在一天内实现流转甚至被消费掉,在这种情况下,商家更倾向于选择接受常温物流造成的少量损失,而不是投入大量资本购买冷链物流设备,搭建冷链物流的意愿低。


这种分工专业化水平低、区域内流通的产销格局对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 运输时间短,商家购买冷链物流设备意愿低。由于生鲜食品产地的专业化分工不明显,各区域生鲜食品的流通格局主要呈现自给自足的态势。这种模式使得大部分生鲜食品在区域内流通,运输距离短,运输时间短。以城市周边地区食品供应城市的模式下,大部分生鲜食品可以在一天内实现流转甚至被消费掉,在这种情况下,商家更倾向于选择接受常温物流造成的少量损失,而不是投入大量资本购买冷链物流设备,搭建冷链物流的意愿低。

  • 区域内流通,冷链物流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相比美国大范围的生鲜食品运输需求,我国生鲜食品由于大部分是在区域内流通,运输距离小,因而导致冷链物流运输需求少,冷链物流业务量较低的情况下,业务平均成本无法降低,设备设施投资回收期长,购置冷链物流设备的风险大。此外,由于物流企业往往作为产业链中主导企业的合作伙伴发展,在超市、餐饮倾向于区域内采购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跨区域发展业务、扩大规模很难,不利于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2. 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品标准化水平低。 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品标准化水平低。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品标准化水平低。

2.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品标准化水平低。

2. 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品标准化水平低。

我国传统冷链物流渠道构成复杂。农户、种植养殖场生产出生鲜食品之后,经大型屠宰、分类、批发市场流通到菜市场、超市零售,以及餐饮企业,还有一部分生鲜食品经食品加工企业加工,制作成加工生鲜食品后,再次流通到餐饮,以及超市等零售终端。

传统冷链物流渠道专业化分工水平低,冷链物流提供商标准不一。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尚处起步阶段,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多而杂,在传统生鲜渠道中,进行冷链物流服务的主要有以下三类:

  • 食品公司自营冷链物流

    如光明集团、金锣集团。生鲜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有些需要冷链物流进行配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此类食品企业规模还不够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成本,也无法缩短冷链设备投资回报期。因此在食品企业发展初期,很难找到合适的冷链物流服务合作伙伴帮助进行专门的冷链物流配送。此外,由于冷链物流跟踪监控系统发展还不成熟,选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无法保证食品质量,因此此类食品加工企业大多数选择自营冷链物流来产品实现流通。

  • 渠道商自营物流:传统冷链物流市场中渠道商冷链物流主要分为两种。

    A. 第一种是占比较高的农贸市场——菜市场渠道中经销商扮演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菜摊主从农贸市场购买生鲜食品,运输到所覆盖的区域销售的同时,扮演着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这种模式下经营者配备冷链设备的比率相对较小,一方面由于传统渠道中生鲜食品流通的距离短,运输时间短,经营者配备冷链设备的意愿低;一方面由于小户经营者居多,购买冷链设备的能力低。因此只有部分跨区域大范围的生鲜食品代理商会配备冷链物流设备,如内蒙古牛羊肉经销商,需配备冷链物流设备将牛羊肉运输到全国各地销售。

    B. 第二种是超市等零售企业自营的物流服务。由于我国大部分超市仍采用区域采购的模式,运输时间短,经营者配备冷链物流设备的意愿同样低下。只有个别资金实力雄厚、经营定位高端的零售企业配备冷链物流设备,如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商店。

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主要指生鲜买卖双方以外的专营物流服务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将自身定位为主导企业的合作伙伴,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利用规模效应的特性用更低的成本为合作伙伴提供更专业的物流服务,是外包战略兴起后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成熟市场的主流物流模式。然而,由于我国餐饮、超市企业往往采用区域采购的模式,并不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大范围发展,因此目前我国市场还没有大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出现。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麦当劳的合作伙伴夏晖物流。

  • 2.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品标准化水平低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主要指生鲜买卖双方以外的专营物流服务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将自身定位为主导企业的合作伙伴,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利用规模效应的特性用更低的成本为合作伙伴提供更专业的物流服务,是外包战略兴起后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成熟市场的主流物流模式。然而,由于我国餐饮、超市企业往往采用区域采购的模式,并不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大范围发展,因此目前我国市场还没有大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出现。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麦当劳的合作伙伴夏晖物流。


此外,我国生鲜食品标准化水平极低,是冷链物流企业扩展业务规模的极大障碍。目前我国部分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产品实现了包装的标准化,方便物流企业业务的开展。然而接近75%的生鲜食品通过农贸批发市场、菜市场渠道流通。在菜市场渠道中,生鲜食品以现场称重的方式进行售卖,标准化程度极低。这种包装不统一的流通方式,给物流服务提供商扩大业务规模制造了极大的壁垒,非常不利于物流业务的整合和物流企业的壮大。


3. 传统冷链物流发展并非一日之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传统渠道冷链物流必将随着分工专业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发展而发展。地区性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能够带来冷链物流需求,产品包装的标准化能够创造整合需求的条件。


基于生鲜农产品的产业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难度极大。一方面由于区域内流通的模式使得运输距离短,冷链物流企业业务量小;一方面由于产品标准化低,给企业业务扩展带来难度。二者使得冷链物流企业在无法达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冷链设备投资回报期长。此外,由于运距短,运输时间短,渠道小户经营者居多,相对搭建冷链物流的成本,经营者更愿意选择接受常温物流导致的损失,投资冷链设备意愿低。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生鲜食品传统流通渠道冷链物流水平落后。基于行业分工专业化、产品标准化要长期受到宏观政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短期内难以迅速形成,我们认为生鲜食品传统渠道冷链物流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模式优势&时机来临,电商有望蚕食传统渠道市场份额


相比于传统渠道,电商生鲜渠道在搭建时就已经实现了冷链物流的完全覆盖,电商渠道冷链生鲜食品冷链流通率接近100%。然而,目前生鲜电商尚处于起步阶段,电商渠道与传统渠道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未来发展情况仍不确定。


(一)美国:电商与传统渠道互补

  • 以美国市场为例,生鲜电商起步时传统渠道已经发展成熟。由于美国生鲜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产区,传统渠道生鲜食品流通距离远、跨度大、加之B2B模式下产品规模的批量性,生鲜食品传统渠道已经在规模和成本上达到了一定的优化水平。相比来讲,远距离、个性化、小批量的电商渠道并不具备成本优势。

  • 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电商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了与传统渠道完全不同的购物体验。然而由于传统渠道发展较早,消费者超市采购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电商渠道在没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很难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撼动传统渠道市场份额。

  • 基于市场发展现状,撼动传统渠道市场份额难度过大,美国生鲜电商主要选择与传统渠道战略互补的模式定位。


1. 超市上线+门店配送

第一种美国市场中主要的电商模式在渠道搭建过程中结合了传统流通渠道和互联网技术,典型的例子包括沃尔玛、家乐福、TESCO、TARGET这样的大型超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超市上游在传统渠道模式下进行流通,而超市通过建立网络门户,收集其所覆盖区域的线上订单需求,收集好的订单线下由超市运营的配送部门进行统一配送。消费者在商品价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支付一定的配送费用。这种模式追对的主要是一部分消费能力更高,追求省时省力,或是偶尔有配送到户需求的消费者,是生鲜传统流通渠道不能提供的服务,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



2. Google Express &Amazon fresh:整合订单与运输需求。

第二种典型的美国电商模式同样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在“超市上线+门店配送”的模式下,每一家超市都要配备自己的线上门户和线下配送部门,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Google Express 和Amazon Fresh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零售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在此同时,搭建线下配送网络,为各家超市网上收集到的订单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对线上和线下物流业务进行了一个整合,巧妙地利用了物流行业中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的特点。目前Google和Amazon这种业务已经在西雅图以及美国东部都市区逐渐开展。

这种方式同样针对一部分追求方便、消费能力更强或是偶尔有配送到户需求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传统渠道服务范围以外的业务,与传统渠道之间是互补关系。

2. Google Express & Amazon fresh:整合订单与运输需求。

第二种典型的美国电商模式同样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在“超市上线+门店配送”的模式下,每一家超市都要配备自己的线上门户和线下配送部门,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Google Express 和Amazon Fresh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零售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在此同时,搭建线下配送网络,为各家超市网上收集到的订单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对线上和线下物流业务进行了一个整合,巧妙地利用了物流行业中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的特点。目前Google和Amazon这种业务已经在西雅图以及美国东部都市区逐渐开展。

这种方式同样针对一部分追求方便、消费能力更强或是偶尔有配送到户需求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传统渠道服务范围以外的业务,与传统渠道之间是互补关系。

2. Google Express & Amazon fresh:整合订单与运输

第二种典型的美国电商模式同样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在“超市上线+门店配送”的模式下,每一家超市都要配备自己的线上门户和线下配送部门,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Google Express 和Amazon Fresh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零售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在此同时,搭建线下配送网络,为各家超市网上收集到的订单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对线上和线下物流业务进行了一个整合,巧妙地利用了物流行业中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的特点。目前Google和Amazon这种业务已经在西雅图以及美国东部都市区逐渐开展。

(二)我国电商模式:与传统渠道互补、竞争关系共存

目前我国电商渠道搭建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超市配送;2、产地直达;3、物流仓库。其中,超市配送模式和产地直达模式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而物流仓库的电商模式则与传统渠道之间构成了竞争关系。


1. 超市配送——针对细分人群,与传统渠道互补

“超市配送”的电商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山姆会员商店、永辉超市。与美国超市配送模式基本相同,在利用传统渠道流通到超市端后,利用线上门户收集生鲜食品配送到户的需求,线下利用超市自营的配送部门或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完成递送服务,消费者在生鲜食品自身的价格基础上还需要额外支付一部分配送费用,构成电商模式的盈利来源。这种模式服务的对象同样是追求便捷、消费能力较强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传统渠道服务范围以外的服务,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


目前我国电商渠道搭建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超市配送;2、产地直达;3、物流仓库。其中,超市配送模式和产地直达模式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而物流仓库的电商模式则与传统渠道之间构成了竞争关系。

第二种典型的美国电商模式同样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在“超市上线+门店配送”的模式下,每一家超市都要配备自己的线上门户和线下配送部门,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Google Express 和Amazon Fresh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零售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在此同时,搭建线下配送网络,为各家超市网上收集到的订单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对线上和线下物流业务进行了一个整合,巧妙地利用了物流行业中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的特点。目前Google和Amazon这种业务已经在西雅图以及美国东部都市区逐渐开展。

这种方式同样针对一部分追求方便、消费能力更强或是偶尔有配送到户需求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传统渠道服务范围以外的业务,与传统渠道之间是互补关系。

第二种典型的美国电商模式同样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在“超市上线+门店配送”的模式下,每一家超市都要配备自己的线上门户和线下配送部门,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Google Express 和Amazon Fresh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零售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在此同时,搭建线下配送网络,为各家超市网上收集到的订单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对线上和线下物流业务进行了一个整合,巧妙地利用了物流行业中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的特点。目前Google和Amazon这种业务已经在西雅图以及美国东部都市区逐渐开展。

这种方式同样针对一部分追求方便、消费能力更强或是偶尔有配送到户需求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传统渠道服务范围以外的业务,与传统渠道之间是互补关系。

第二种典型的美国电商模式同样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在“超市上线+门店配送”的模式下,每一家超市都要配备自己的线上门户和线下配送部门,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不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Google Express 和Amazon Fresh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零售终端提供线上销售的平台,在此同时,搭建线下配送网络,为各家超市网上收集到的订单提供统一配送服务,对线上和线下物流业务进行了一个整合,巧妙地利用了物流行业中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的特点。目前Google和Amazon这种业务已经在西雅图以及美国东部都市区逐2. 产地直达——针对高端生鲜,与传统渠道互补

“产地直达”模式是出现较早的生鲜电商模式之一,主要以顺丰优选、喵鲜生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电商搭建网上平台,为生鲜食品供应商、电商自营的生鲜品牌等提供网上销售生鲜食品的渠道,线下由电商指定或是供应商自己选定快递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搭建快速响应的B2C冷链物流渠道。由于这种模式下,经营者主打产地直达、食品新鲜战略,在渠道搭建通过空运加泡沫箱、冰袋的配送体系将食品以最快时间配送到户,渠道成本相对高昂。目前这种模式已成功应用于一些高端生鲜、进口食品,以及一些地区性爆款产品,因为对于选择购买优质、高价的高端食品的消费者而言,高昂的配送成本更容易接受。由于传统渠道无法满足高端生鲜食品在短时间内跨区域流通的需求,往往无法提供高端生鲜食品。因此这种“产地直达”的电商模式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针对传统渠道无法覆盖的高端生鲜食品市场。


3. 物流仓库——日常大宗,蚕食传统渠道市场份额

相比于与传统渠道构成互补关系的“超市配送”和“产地直达”电商模式,“物流仓库”模式则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替代的关系。

这种渠道模式的典型代表如京东商城、天猫超市、1号超市。其搭建方式往往是在全国大中型城市设立仓库,在接到消费者订单之前,预先按照一定的预测技术从食品供应商处提前补货至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仓库中。当在线上接到消费者的订单需求时,直接从最近的仓库取货,对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的商品一次性配齐,并统一进行配送,消费者只需要取货一次。随着“物流仓库”模式的发展和销售生鲜品类的扩大,未来消费者将可以在线上购买到日常食用的所有生鲜食品,并由电商渠道配送到户。这种方式在消费者端提供了一种与超市等零售终端相同的一站式采购体验,并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附加将商品配送到户服务。同时在渠道端,通过电商模式的优势,将成本降至与传统渠道相同甚至更低,给超市零售渠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相比传统渠道,电商渠道更具模式优势

由于我国传统生鲜渠道发展相对落后,渠道环节过于复杂冗长,渠道成本高,效率低,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电商模式虽然有批量小、个性化的特点,但是基于拉式系统下按需送货的模式使得渠道库存大量降低,库存成本和库存风险降低,为电商创造了盈利的优势。


1. 推式系统&拉式系统

相比传统渠道,电商渠道按需送货的模式不需要渠道库存,减少了大量的渠道库存成本和由此带来的库存风险。此外通过电商搭建的流通渠道环节更少,效率更高。



2. 电商渠道有望蚕食传统渠道市场份额

基于对三种电商渠道的分析,我们认为,“超市配送”和“产地直达”模式虽然与传统渠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但是却是将目标瞄准了传统渠道消费者中的一部分细分消费者群体。“超市配送”将服务对象定位大众消费者中消费能力较强,追求方便的一部分细分消费者,“产地直达”模式同样将目标群体定位为消费能力较强,追求新鲜、高质量生鲜食品的消费者群体,二者均对传统渠道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挤压。而“物流仓库”模式,针对与传统渠道相同的消费者群体,在提供比传统超市渠道更好的消费体验的同时,在渠道搭建方面却同样较传统渠道更具优势,未来非常有望蚕食传统渠道市场份额。



由于生鲜电商起步较晚,电商渠道在生鲜食品行业的渗透率仍不足1%。然而鉴于电商模式已经在我国零售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化妆品、3C产品、服装等行业已经取得了接近15%的电商渗透率。

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生鲜农产品的产品标准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的提升,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将更易于操作。我们认为,未来生鲜食品的电商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以上。



四、未来冷链物流设备市场空间接近1000亿。


由于我国生鲜食品冷链流通渠道尚未成熟,渠道结构变化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于快速变化的渠道结构,人口总量和生鲜食品总量增长稳定。

我们预计生鲜电商短期内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相比传统渠道,电商渠道在未来几年内提前完成冷链物流网络布局。


(一)传统渠道制冷设备需求预测

  • 2014年,我国总人口数已经达到13.68亿,并以每年接近0.50%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二胎政策的实施,预测未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略有提升,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数量有望达到14.11亿,2030年有望达到14.91亿人。

  • 2013年,我国各大生鲜食品总产量达到11.78亿吨,并以每年接近3%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总人口增长,对生鲜食品的需求将逐步增多。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鲜食品总产量达到14.50亿吨,2030年达到19.50亿吨。


  • 假设2030年,我国单位生鲜食品平均运输距离100公里;平均每辆冷藏车运力5吨;每辆冷藏车利用率50%;每天运行200公里,每年300工作日。

    到2030年,我国市场上冷藏运输车总需求量将在135万辆左右。目前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在6万辆左右,市场空间巨大。其中,作为冷藏车核心制冷设备的制冷压缩机组,若以每台车用制冷机组价格在1~3万

    元计,则未来我国车用制冷机组市场空间在150~400亿元之间。


  • 假设2030年我国总人口数量接近15亿,城镇人口接近8亿;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冷库占有率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0.3~0.4立方米/人);此外,现有冷库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占比50%左右。

    到2030年,我国冷库总需求将在2.4~3.2亿立方米之间,相比目前冷库总量提升1.2~2.0亿立方米;此外,老旧冷库换新需求在0.6亿立方米之间。

    在不考虑土地投资的情况下,一般一个10000吨的冷库的投资大概在5000万元左右,而冷库中的核心制冷设备压缩机成本大概占据冷库投资的25%~30%左右,据此估算未来我国冷库用压缩机市场空间在450~650亿之间。




(二)电商渠道制冷设备需求预测

我们预测短期内生鲜电商渠道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商渠道提前完成冷链物流网络的建设布局。

  • 假设2020年,通过电商渠道流通生鲜食品总量在1.45亿;单位生鲜食品平均运输军力在500公里;单位冷藏车运力5吨,利用率50%;单位冷藏车每天运行500公里,每年工作300个工作日。

    到2020年,我国电商渠道冷藏车总需求量在20万辆左右。若以每台车载制冷设备价格1~3万元计,则电商渠道冷藏车制冷设备需求量在20~60亿元之间。

  • 假设2020年,电商渠道人均冷库保有量提前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到2020年,我国电商渠道冷库需求量及以旧换新需求在0.24~0.32亿立方米之间。冷库用制冷设备市场空间在65~75亿之间。


五、相关标的


(一)大冷股份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和中国最大的制冷成套设备出口商。1995年,由原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经营主体部分改组在深圳主板成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是大连冰山集团,持有公司21.96%股份,实际控制人是大连市国资委。


1. 公司产品包括用于科研、石油、化工、纺织、医药、农牧渔和饮食服务、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活塞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以及压力容器、组合库、气调保鲜库等六大成套设备,以及冷冻冷藏橱柜、平板式速冻机、隧道式速冻机、冰块机等61个品种,400多个规格。

2. 公司近三年业绩呈现波动态势。2011、2012、201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63亿元、15.21亿元、15.36亿元,实现综合毛利率20.50%、25.57%、25.02%。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6亿元。

3. 公司业绩主要由母公司以及多家控股、参股公司贡献。

  • 公司控股51%的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武汉冷冻机厂,与大冷、烟冷、上海一冷并称为早期国内四大冷冻机厂,后经辗转成为大冷股份和日本三洋的合资企业。目前主营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截至2014年6月30日,共计总资产4.56亿,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净利润319万元。

  • 此外,公司参股的多家公司也都涉及制冷设备行业。大连三洋压缩机主营半封闭、涡旋压缩机,总资产20.80亿元。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55亿元,净利润9204万元。松下冷链(大连)有限公司(原大连三洋冷链),主营商业冷冻、冷藏设备,是国内领先的商用制冷设备综合方案提供商,总资产14.94亿元。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0亿元,净利润88万元。

4. 除去制冷产品生产销售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以外,公司还持有国泰君安3010万股,占国泰君安总股本的0.49%,简单按目前海通证券市值对比,预计此部分股票市值10亿元左右。目前公司市值在35亿元左右。





(二)汉钟精机

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制冷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公司是台湾汉钟在上海的合资企业,巴拿马海尔梅斯公司持有公司36.81%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此外Capital Harvest Technology Limited持有公司34.36%股份,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台湾汉钟董事长廖哲男。


1.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制冷产品、空压产品以及铸件产品。

  • 2014年公司制冷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接近65%,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主要包括冷冻冷藏压缩机和中央空调两大类。其中,公司冷冻冷藏压缩机主要以应用在生产基地附近的偏小型冷库、冷冻隧道为主,与大冷、烟台冰轮公司产品定位存在差异化。基于未来冷链物流发展可能性大,公司冷冻冷藏压缩机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 中央空调产品同样是公司制冷产品中主要产品。受下游大型商业地产、公共建筑行业景气度影响,公司中央空调产品收入未来几年有望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 公司空压产品占总收入的24%左右,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毛利率保持在22%左右。由于空压产品市场状况整体较差,公司空压产品未有较大增长。未来公司空压产品发展重点将是相对于传统空压机更具节能环保效果的永磁无刷变频空压机组。


2. 201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扩展,成功推出单机双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以及专门适用R134a环保制冷剂的制冷压缩机。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动下,预计该机型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于2015年初与国际轴承制造商斯凯孚签署协议,双方共同开发磁悬浮式制冷压缩机,意在作为未来离心压缩机的主要机型,帮助公司抢占离心式压缩机的高端市场,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主要动力之一。





(三)烟台冰轮

公司成立于1956年,以工业冷冻、商业冷冻、中央空调研发、制造及制冷空调应用系统集成、工程成套服务为主业,是中国制冷空调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控股股东为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3.79%股份,同时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 经过了50多年制冷空调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持续创新,烟台冰轮立足螺杆压缩机核心技术,培育形成了冷冻、冷藏、速冻、冻干、制冰、保鲜、空调、工艺冷冻8大系列500多个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水电、煤炭、医药、食品冷冻、冷藏及深加工、低温物流、军事、航空机密人工制冷环境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具备从设计、制造、安装到综合服务的系统集成能力。

2. 2015年公司战略主题是“转型升级,改进提升”。公司2015年年初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冰轮集团持有的冰轮香港100%的股权和办公楼资产,冰轮香港的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顿汉布什控股98.65%的股权及重型机件公司2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有望实现中央空调和冷链等业务多轮驱动,从而平滑冷链行业的周期波动的影响。此外,冰轮集团持股比例上升到29%。在全国国企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如果政策逐步明朗,我们相信冰轮集团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等方面会有持续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