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婚俗的十大禁忌:还是有必要看看的(11)

 zhdj718 2015-04-27

  还有一种东西叫“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春宫图。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就买一卷这种画,放在嫁妆中,带到夫家去。新婚之夜将它铺在床上,夫妻两人照此行事。汉代的张衡写过一首描写新婚生活的长诗《同声歌》,其中有几句就是:“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帐,素女为我师,天老教轩皇。”这表明至少在汉代,在两千年前,就有“嫁妆画”这样的东西了。

  在古代民间,进行夫妻教育的方式大多为母授女,女为母后再授女,以便代代相传,持久延续。所以,古代时对于夫妻知识,往往是女方比男方懂得多。但是,在古代皇宫之内,为了让皇子们懂得知识,学会夫妻生活,帝王们便在他们还是娃娃之时就开始进行多种方法的夫妻教育了。正如《通俗篇》所记:“欲以教太子,虑其长于深宫,不知人事也。”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中,皇子们在进人青春期以前就开始接受夫妻启蒙教育了。开始担任皇子夫妻启蒙教育任务的是太监。宫廷之中开辟教育专门密室,内有展示夫妻生活的欢喜佛塑像,由专管教育的太监负责开启室门。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明朝的皇宫内廷设有欢喜佛,一说是外国进贡的,一说是元代遗留下来的。“两佛各缨珞严妆,互相抱持,两根凑合,有机可动,凡见数处。

  大档云,帝王大婚时,必先导。入此殿。礼拜毕,令抚摩隐处,默会交接之法,然后行合卺,盖虑睿禀之纯朴也。”当皇帝大婚之前,便由太监带领皇帝入此密室,要举行一个“仪式”,给欢喜佛烧香、叩拜。之后,新婚皇帝才可以摸抓佛身的隐私处,习练动作。这之后才行“合卺礼”。”那么,什么是欢喜佛?欢喜佛又为何成为教育的教具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