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尼泊尔机票涨价是发国难财|时事话题

 知道. 2015-04-27

有媒体报道,尼泊尔地震发生以后,个别航空公司飞往尼泊尔的航线存在炒高票价行为,某些航空公司甚至将票价提升到13000元,这个价格在正常水平的基础上高了很多。这样的新闻显得特别耀眼,舆论瞬间引发热烈的争论,其中不乏尖刻的叫骂之声。

在各种声音当中,音量最大的,认为航空公司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涨价,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发国难财行为,在满屏幕都是蜡烛和哀悼之声中,这种行为确实有它的刺眼之处。这与中国人传统价值观中不趁人之危的思维,有很大出入。一些激愤的网友甚至开始人肉涨价的航空公司,将他们称之为无良公司,或者黑心公司,呼吁在未来的消费行为中,对这些公司进行针对性的反制。

这一派的观点认为,航空公司作为有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有一些社会义务的担当,和平的时候赚得盘满钵满的,到危难的时候丢弃责任,甚至落井下石式搭船涨价,是有违道德的。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航空公司作为商业企业,应该有着自己独立的商业逻辑,在大地震到来时,要调集和协调的资源肯定比日常要多,付出的成本也需要更高,适当调整价格是符合商业规律的,没必要对航空公司进行道德绑架,或者进行价值观审判。

况且,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对去尼泊尔的机票价格进行调高,可以适当限制那些不必要去灾区的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这对国人撤离尼泊尔地震灾区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有人甚至引用2012年1月26日果壳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来论述机票涨价的市场合理性。还有人发出质问:发生在尼泊尔的地震,是否算是俺们的“国难"?咱们的航空企业凭什么为此承担不必要的成本?

这场临时性的涨价风波,究竟是一场正常的商业行为,还是商业不法行为,还是一种赤裸裸的打劫,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有着不同的认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们对商业的不同认知,造就了完全不一样的观念和表达。

在多数的时候,对企业的正常商业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意义的。但这种观念在特殊的时期,特别的地点,非正常的状态之下,是否还应该完全坚守,倒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市场规律之上,是否还应该有一条更高的准则,那就是人对人的悲悯,在这样一条价值观之下,市场规律是否可以做一些变通?小的利益算计是否应该让位于情怀?一场突如其来的滔天大地震降临在尼泊尔这种原本基础就比较薄弱的穷国身上,这样惨烈的事实,是否可以激起一些强势企业的公益情怀?

要知道,这个时候到尼泊尔去的,可不仅仅是观光客或者是猎奇看热闹的人,他们可能是医生,是救援者,是灾区急需要的支援者,临时在他们身上多宰几个机票钱,也许并不能改变他们去那里的决心,但却会让很多热血沸腾的人寒心。这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很难用统计数字去记录。

希望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贸然涨价的航空公司,把眼界放开一点,把眼光放远一点,把心怀放的更敞亮一点,承担起这突如其来的负担,它从短期上看可能是一些金钱的损失,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可能会是一个树立形象的契机,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能比花钱做广告还有价值和影响力。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然后花更多的钱去做危机公关和打形象广告,那样可能会是得不偿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