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秦娥》的由来与写作方法

 江山携手 2015-04-28
〔題考〕 【詞綜】載此詞,調名﹝桂殿秋﹞。【苕溪漁隱叢話桂花曲】云:「仙女侍,董雙成,桂殿夜涼吹玉笙。....」此﹝桂殿秋﹞一名由來。據許彥周【詩話】謂是李衛公所作。【湘江詩話】謂是均州武當山石壁上刻之,云神仙作。【詞綜】引吳虎臣云此太白詞也。而【詞苑叢談】則謂晚唐人詞作(見上篇)。然此調與﹝菩薩蠻﹞為詞中最古者,鄭樵【通志】云:「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如此信然。此調別名甚多,計有﹝玉交枝﹞、﹝碧雲深﹞、﹝雙荷葉﹞而﹝秦樓月﹞則與﹝憶秦娥﹞同取詞中首句為之名。 
· 〔作法〕 本調為四十六字。「秦樓月」、「音塵絕」二句俱疊,「灞」「漢」二字必用仄聲;而名家尤多用去聲,音調始暢。第一句為平平仄。次句為轆轤體,第一字必須用平,否則兩秦字不能轆轤。第三壘句即上句之末三字,第四、五句均四字,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後半改首句為七字,句法與﹝菩薩蠻﹞首句同。餘與前半無異。(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三字,均平仄不拘。) 

簫聲咽, 
平⊙▲ (仄韻) 
秦娥夢斷秦樓月。 
平平⊙仄平平▲ (叶仄韻) 
秦樓月, 
平平▲ (疊三字) 
年年柳色, 
⊙平⊙仄 (句) 
灞陵傷別。 
仄平平▲ (叶仄韻) 
樂游原上清秋節, 
⊙平⊙仄平平▲ (叶仄韻) 
咸陽古道音塵絕。 
⊙平⊙仄平平▲ (叶仄韻) 
音塵絕, 
平平▲ (疊三字) 
西風殘照, 
⊙平⊙仄 (句) 
漢家陵闕。 
仄平平▲ (叶仄韻) 

  此调为难之处在韵律的安排,上片的第三句和下片的第三句叠前一句的后三字。这是一个见机巧的所在,音韵要契合,要可以顺畅的联系下一句。再就是几个地方必须要用某一个韵,某一个声调。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