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例词:1: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先从这个词牌的格律说起,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一般来说,双调的上下片字数一样,格式一样。其实很多就是单调的重复版本。单调很多时候篇幅显得太小,不够完全显示内容。所以一些作者干脆填成双调,格律上下一样,句式一样。
而这个词牌的双调,却是上下片格式不一样。
上片由一个七字句,两个五字句,一个六字句组成。
下片由三个三字句,三个四字句组成。
这样的组成,注定了这个词牌不能单纯的构思。上下片完全不同的构成,填写的时候就要预先想好,怎么样安排才能更契合这样的构成。
上片的组成比较复杂,一个七字句,一个六字句,两个五字句。
这样的构成,激励中又有婉约的韵致。奇数句一般来说填出来的感觉是激励的情绪,偶数句则是婉约的情绪。一个七字句搭配一个五字句组成了第一个段落,整个情绪的变化就比较激励。一个六字句搭配一个五字句,情绪的变化就显得婉约中略显激励。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前一句是七字句,作者举出了‘芙蓉’、‘金菊’两种事物,用一个‘斗’字来表现这个季节的特点。后一句是五字句,用一个‘欲’来交代节气。前一句中的‘斗’字表现出一种繁复的自然状态,后一句中的‘欲’字表现出作者简单的个人忧伤情绪。
从字句构成来说,奇数句的特点就是有某个字是单独用。七字句中的‘斗’和五字句中的‘欲’就是这样,显得孤单和奇崛。这样的字句构成,自然有一种激励的情绪表现。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偶数句的构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词组都是两两成双,没有奇数句中单独的一个字。这样的字句构成,就显得比较和婉,细腻一些。
我们主要看一下这个句子,‘远村秋色如画’,从断句上看,这个句子由三个词组构成,‘远村’、‘秋色’、‘如画’。
因为没有单字,所以这样的句子在阅读的时候,就已经能感觉出和婉的韵律。
下一句是一个五字句,作者用一个‘间’字打破了这样的一种和婉情绪。使得整个上片的情绪处于一种欲说还休的状态,秋色却是很美,所谓秋色如画,所谓斗馨香,所谓欲重阳。
以上种种,都在为下面的情感表述做一个必要的铺垫。
上片又是芙蓉,又是金菊,又是重阳。作者勾画出一个很美丽的秋景,作者想说明说明?单纯的写景吗?绝对不是,作者勾画出美丽的秋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情感预先布下一个场景。
下片的第一个段落连续三个三字句,奇数句本身就有一种激励的情绪,三字句更是激励中的激励。奇数句,还是三个奇数句。这样的构成,表现出来的情绪应该是无比的激励。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前两个三字句要求对仗,这样的构成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激励的情绪不至于无法收住。
而对仗的一个特点,就是并立,对立。通过并立或者对立,使得一种情绪更加的丰满。
一个‘淡’,一个‘长’,把作者内心那种惆怅的情绪并立提出,对某个感觉对比着去想。然后一个‘茫茫’,作者那种茫然的心态,完全展现出来。
通过对立,并立的比较,再加入一些必要的延伸,就完全能让作者自己的情绪在这其中淋漓尽致的展现。
下面是三个四字句,这样的构成是一种和婉的情致。作者的情绪在前一段显得很激励,到了这里强行挽住,使得激励的情怀不至于太过暴露。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作者通过登高临远,通过想象,把自己内心那种纠结的情怀藏得更深一些。目断,来时,都只能在想象中,在虚无中,在可能与不可能之中。一个‘无限’,内心的那种不得已,那种无奈,说与不说,都自知,读者知了。
僧挥有一阕词,却是另外一种状态。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同样是七字句,作者用了一个‘拥’字,略显温暖一些。后面一个五字句,作者用了‘相送’,使得这样的温暖更浓厚了一些。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主要看五字句,作者还是刻意把单字放在句尾。这样的构成,使得激励的情绪有所收敛,并不那么的明显。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
下片的三字句原本很容易显得很激励,作者却用了一个‘闲’、一个‘小’把激励的情绪化成了闲适的生活状态。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作者用‘已过’、‘才点’继续表现闲适的生活状态,使得原本和婉的情绪,变得异常闲散和自然。
所以,不一定格律就能限制情绪,只要做一些适当的变化,激励也可以闲适,也可以闲散,自然。
填写这个词牌,只要注意几点,就可以了。
1,这个词牌主要是表述自己内心的情绪,要用词牌的本意才好。
2,下片的三字句前两个要求对仗
3,上片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下片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连续押韵,使用韵字的时候,要注意到清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