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文学家或揭飞马座51b谜团 使用直接探测系外行星信号的新技术 | 奥创智能网

 水色花 2015-04-28

外媒称,位于智利安第斯山区的天文望远镜日前首次探测到来自另一个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的光线。这一发现有助于揭开飞马座51b的体积、轨道和大气等方面的谜团。飞马座51b是一颗位于飞马座,距离地球约51光年的系外行星。

据西班牙《先锋报》4月22日报道,这一发现至关重要,因为使用了直接探测系外行星信号的新技术,有助于推动此类星体的研究。

飞马座51b

飞马座51b是天文学家非常熟悉的研究对象,因为它在1995年成为第一颗被发现的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但是迄今无人能够捕捉到来自这颗行星的任何直接信号。它的存在是通过对恒星施加的引力作用而推断出来的。在行星绕着恒星运转的过程中,恒星会略微朝向和远离地球。

根据它的恒星的周期性振荡,可以推断出这颗行星每隔4天公转一周,因此它很可能距离它的恒星非常近,表面温度大概在1000摄氏度左右。还推断出它的质量应该大于土星。

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的最新发现指出,飞马座51b的质量相当于木星的一半,从地球上看,它的轨道有9度的倾斜度。从它的恒星反射的光线总量来看,虽然质量小于木星,但体积应该大于木星。

能够取得这些进展要得益于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探测工具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而探测结果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当一颗恒星远离地球时,到达地球的辐射会变得更红,当恒星靠近地球时,辐射变得更蓝。在来自于飞马座,每4天振荡一次的信号中,研究人员辨认出另外一种更微弱,但向着红色或蓝色的移动更突出的信号。

振幅加大是因为这种更微弱的信号来自于比恒星移动更快的星体。因此,这个信号应该来自于这颗行星,是恒星反射的光线。

研究负责人、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若热·马丁斯说:“这项技术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测量行星的质量及其轨道的真实角度。也有助于我们推算它的反射率,并用来推断其表面和大气的组成。”

飞马座51b

飞马座51b(也被称为柏勒洛丰)是一颗位于飞马座、距离地球约50光年的系外行星。它是被发现的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飞马座51)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也是热木星的原型。

飞马座51b的发现

1995年10月6日,麦克·梅耶和迪迪尔·奎洛兹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 宣称他们利用径向速度法,通过上普罗旺斯天文台的埃洛迪摄谱仪发现了这颗行星。
之后在1995年10月12日,来自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杰佛瑞·马西和来自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保罗·巴特尔使用加州圣何塞附近的利克天文台的汉密尔顿摄谱仪证实了这一发现。
飞马座51b的发现是天文学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使科学家认识到在短周期轨道上亦可能存在巨行星。而当天文学家们认识到利用现有技术寻找地外行星的价值之后,更多的天文望远镜被用于搜寻系外行星,从而在太阳系周边区域发现了大量的系外行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