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上半年联考行测特点看未来省考命题趋势

 haosunzhe 2015-04-28

2015年上半年联考已落下帷幕,我们在这里对联考行测的命题特点进行总结,以供接下来一些参加省考的考生作为备考的参考。


常识判断的新特点


2015年的常识整体来讲较往年更新,考试题材新,考试形式新,考试问法新,比如,今年考试题目中出现了定义判断的题目,题目中给出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在选项中给出相应的论述,让我们选择跟人工智能无关的是,这道题目从本质上看,更加的贴近于判断推理中的定义判断,因此,常识考试出现新花样,变相考察判断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新特点


与2014年的联考题相比,2015年4月25日的联考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出现了三个新特点:在题量分布上,言语模块总题量为40道题,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各20道题,其中词语辨析为12道题、成语辨析为3道题、词语和成语辨析5道题,片段阅读题中主旨题量为2道、意图判断题量8道、细节理解题4道、语句排序题1道、下文推断和语句衔接各1道题、态度观点题和标题填入题均未出现;在考题内容和题材上,逻辑填空题没有较难较偏的词语和成语,片段阅读题涉及了较多的科技类文章;在考题难易程度上,大部分的题目属于中等难度,只有极少数的题目较难,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并甄别选项。


数量关系的新特点


针对数量关系相对枯燥乏味的特性,今年考题根据贴近了生活,比如“超市销售双层锅和三层锅”、“掷两个骰子”、“运9大型运输机”、“台湾自由行”、“果农捆扎甘蔗”等题目都基本上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考生在复习和考试的时候就能体会到知识点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战术性放弃”数量关系模块的普遍做法。


判断推理的新特点


2015年联考判断推理题的题量依旧是35题,但是相较于2014年联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在立体图形重构方面,出现了立体面的创新,并且考察立体图形的旋转。立体面和平面在本质上做题并无差别,但是却考察了学员的立体图形旋转能力,具有一定难度。其次,2014年联考乃至历年联考中,论证题都占据一半以上的题量,甚至更多,但都会留几道题给形式推理。可是,今年联考的逻辑判断中,只有8道论证题、2道归纳推理题,没有形式推理题。这并不意味着,明年一定不会考形式推理题了,但是,逻辑判断日常化的趋势是在所难免了。


资料分析的新特点


资料分析模块更加侧重了综合理解能力的考察,减少了计算量的考察。比如: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出的是:


A.2012年城镇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城镇女性人口数量


(明显符合常识,在其他看似复杂选项的衬托下,几乎为必选项,但该说法并非出自本材料,错误)


B.2012年本地农民工的增加量小于外出农民工的增加量


(典型的增长量比较题型,简单做个乘积即可判断对错)


C.2026年中国大陆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最多比2012年多22287万人


(2026年?貌似很复杂,其实只需要快速将0-14岁转化到15-59岁区间就可以喽!)


所以,对考生在考场中快速反应的能力的考察明显超过了对计算能力的考察,更加符合了招考大纲对公务员考察能力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