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医学检验“三大常规”之尿常规(上篇)

 drwxj 2015-04-28



导语: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尿常规正常值是什么?尿常规检查什么?来看看那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什么?


孕前做尿常规的结果分析有助于提早了解自己的肾脏状况,防止怀孕以后加强肾脏负担带来的不良影响。尿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的,一般是取早晨第一次尿的中段作检查。尿常规检查结果一共分14项。


1、尿量(Vol),一样平常环境下正常成人一昼夜排尿0.8~2.0升。但也受到饮水量、活动、出汗、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2、尿色(Col),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患者呈桔黄色或深黄色。


3、酸碱反应(pH),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pH6.O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5.O~8.O之间。


4、比重(SG),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


5、透明度(Clr),正常尿清澈透明无沉淀。安排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


尿常规正常值


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2、红细胞管型(U_RB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 -( 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


4、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


5、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 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尿常规镜检注意事项


1、尿标本必须新鲜,否则停放几小时后,红细胞可破坏、白细胞可破坏而脓尿消失。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已混进白带,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尿常规常见问题汇总


提问:什么情况下应该检查尿常规?

回答: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多数患者起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睑或脸部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提问:体检时检查尿常规有必要吗?

回答:临床上通过尿常规可以查出很多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脏病变、输尿管结石、血尿、蛋白尿、糖尿病和细菌感染等。无可否认尿常规检查由于无痛无创,可以方便快捷的反映出身体的一些疾病变化,尤其是肾脏疾病和一些炎症的筛查,高档的体检设备不一定能检查出来,但是小便常规就能显出其效果。


提问:怎样能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回答: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肾病发生,具体包括: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体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注意;戒烟,避免酗酒;避免滥用药物。采取上述措施,健康人群可以预防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肾病则可以防止和(或)减缓病情进展。慢性肾病病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滥用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赢脂、高血糖的发生,也成为本病发生的推动力。在高血压患者中,16%患有慢性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1%息有慢性肾病。由此可见,改变生活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能减少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提问:尿路结石怎么预防?

回答:结石的形成,是由于尿液中一些浓度高的物质,如钙、尿酸等结晶形成,堆积至一定程度而成结石。视结石的大小和位置,病人会感到疼痛或有血尿、发炎等情况,严重的引致并发症。任何年龄的成年人均有患结石的可能,不过病人中以中年男性居多。水分摄入不足,食物搭配不合理和某些疾病因素是结石的形成原因。(1)适当的多饮水以增加尿量,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这是预防结石生成和长大最有效的方法,亦有利于结石的排出。睡前以及半夜饮水保持夜间尿液的稀释有利于减少晶体的形成。(2)饮食调节,注意多元化膳食。含钙结石应限制含钙、草酸丰富的食物,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动物脂肪饮食。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含钙量高;浓茶、番茄、菠菜、芦笋等含草酸丰富,尿酸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3)保持身体健康,有病及时就医。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结石发生。


提问:血尿是肾脏受到损害了吗?

回答:除了肾脏受损可以引起血尿,尿道、前列腺、膀胱、输尿管等受损均可以引起血尿。根据血尿的来源不同,又可将血尿分为初血尿.、终末血尿、全程血尿。临床上多采用尿三杯试验来判断血尿来源。取3个洁净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时,分为前、中、后3段排尿,分别排入3个玻璃杯中,若第l杯中为血尿,其余2杯正常,则为初血尿,提示尿液中血来自尿道;若第1、2杯中无血尿,仅第3杯有血尿,称为终未血尿,提示病变在后尿道、前列腺、膀胱颈和三角区;如三杯中均有血尿,称为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输尿管,或为膀胱内弥漫出血。


提问:如何对尿沉渣各项细胞结果进行分析?

回答: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尿沉渣细胞的出现。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出现暂时性镜下血尿,这种一过性血尿属生理性变化范围。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月经污染问题,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1)泌尿系统自身的疾病;某些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患者尿中也偶尔见到红细胞。(2)白细胞:尿中自细胞除在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及淋巴性细胞白血病时可见到淋巴细胞外,一般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尿中自细胞增多,多发生于泌尿系统有炎症时,尤其在细菌感染时为甚,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等;女性阴道炎或宫颈炎、附件炎时可因分泌物进人尿中,而见白细胞增多,常伴有大量扁平的上皮细胞。(3)上皮细胞:尿中所见上皮细胞由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脱落而进入。肾小管为立方上皮,在肾实质损伤时可出现于尿中。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均覆盖移行上皮细胞。尿道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近尿道外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所覆盖,在这些部位有病变时,尿中也会出现上皮细胞增多。男性尿中偶尔出现前列腺细胞。


提问:出现尿糖就是糖尿病吗?

回答:认为尿里有糖就称为糖尿病,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检测尿糖一般采用尿糖试纸进行,根据试纸颜色深浅来判断尿中糖含量的高低。但是在很多种情况下,用尿糖试纸检测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尿中有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尿酸、维生素C或从尿中排出的药物比如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异烟肼、青霉素、强心苷、噻嗪类利尿药等,当它们在尿中浓度升高时,都可能造成尿糖定性试验得出假阳性结论。另外,少数正常人在摄人大量的糖类(比如糖水、米饭等)后,由于小肠吸收过快而负荷过重,可出现暂时性尿糖;还有一种叫肾性尿糖,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疾病,这类患者无论何时尿中都有糖分,但是血糖并不高;某些正常孕妇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尿中可能有乳糖出现,也可能引起尿糖阳性。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所以不能以尿糖作为衡量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标准。判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就是高血糖。


提问:尿中出现结晶和尿路结石有关系吗?

回答:有些人小便会呈现出白色浑浊状,那他的尿很可能有结晶体。医学上讲盐类结晶从尿中析出并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结晶尿。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另外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析出。酸性尿液,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磷酸镁胺易形成结晶。尿液中常有结晶容易诱发结石,故常有结晶尿者应多饮水,多吃蔬菜,防止结石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