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梗】男,祖籍湖北,现借居扬州。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近期兼及随笔、文学评论的写作。作品散见国内各大报刊。有诗入选多种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海外。获《诗刊》2012年度诗歌奖、首届金迪诗歌奖铜奖。曾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
【诗观】我写作,除非是那些引发我写作冲动的对象有如云朵,一遍遍掠过我开启的脑屏,我才能用笔,准确地画出它的影像。这不是禁欲,恰恰是为了应合写作内在的至高要求。
云朵多么高啊
云朵多么高啊。 但如果下雨, 它就会与我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事的时候总爱拿你取喻。 歧义已然发生,该赔付的不过是过往的 一次变质的理解。
因为影子总是给置于理念之外。 它比本体轻,且 稍稍低于人的冥想。 ——尽管它偶尔会突然从脚底飞往天上。
有时,时间就是用来发呆的。 譬如此刻:凝望一朵云, 无视思想的影子拖曳而去。当我 再次琢磨如何拿你取喻的时候, 雨并没有落下,但我依然感知到 它在我内心的翻卷和移动;
它那么高, 仿佛光也得搭乘梯子, 才能去到那儿,为它编织雷霆和闪电。
火焰之诗
如果不是来自寒冷本身, 我怎会天生有一种对火焰的嗜好? 不是光,我说的是火——那种炙热、能燃烧、 令人着魔的东西。它燃烧,有时并不发光, 它的光在内部挣扎、蔓延,尔后 胎死腹中。——它是火刑柱的宗教,无冕的灰烬之王。 任一时刻,我都有一种向火的冲动——不仅仅因为 皮囊需要更新,更有灵魂的超度和涅槃。 “火焰的红色罐子,火焰的白条鱼, 它是大地勃发的生育之力。”——它来自普罗米修斯, 但通往所有女人身上。它为女人修一座绝壁而将 男人推到绝壁边缘——焚烧的攀爬啊, 那炽烈的空无处有堕落的天使,有 希绪弗斯,有女娲和飞翔的 迷迭香。而一切尽在字迹上爬出的 物事,都带有火的铭文,火的童音与煤矸石, 它们组合成此世之我——一个狂热的 火焰嗜好者,对着所有死去的 火焰顽强掘进,直到死灰复燃,引火烧身。
线性之雪
它来自无处, 线性的,一朵即是无数朵。 轻柔的纺锤,轻柔的,不证自明的逍遥派。
——迷途即是正道。 它奔跑在自己怀里,释放体内漆黑的 白,又温柔又莽撞。 联翩的着陆中, “大地长高了好几公分”。
一颗柔弱的心,几乎可以融化一个星球; 午后三点, 它的到来仿佛离去。仿佛, 又一个脱缰的 驿站迷途知返。——
线性的,却又繁复之极。 极致的单纯带来极致的幻美。 当它从自我的怀抱中跑出, 一个簇新的世界不远了。 一个簇新的世界像真理,就要降临在你我面前。
【庄晓明】1964年4月出生于江苏扬州。中国作协会员。曾在各大刊物发表诗歌、评论、随笔、小说若干。已出版有诗集《晚风》《踏雪回家》《形与影》《汶川安魂曲》《天问的回声》,随笔集《时间的天窗》,寓言小说集《空中之网》,诗学论集《后退的先锋》。作品入《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中国年度诗选》等多种选集。诗集《形与影》获第二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诗观】上帝死了之后,人类残余的信仰,正在诗歌中喘息,并将复活。从本质上说,诗是非物质的,它与这个物质的世界对立并对称。愈是借助于物质的艺术,当世愈是醒目,但消逝的也便愈快。从长远来看,仅仅借助于一支笔,一张纸,甚至一片红叶的诗歌,最终将是幸运的。
修炼
树在摇曳 我映在树上的影子 在禅坐,屏息
风在掠过 我的衣袖在摇曳 但它并不是树叶
我禅坐在自己的影子里 试图进入 世界宁静的中心
但愈接近中心 我愈是感到自己的颤栗 而不是摇曳
某个时刻
树,在风中点头 不,又似摇头 它在示意什么 我的身后有危险逼近
我是否应仓皇避入 它的树荫 甚至不敢回首 害怕一双利爪闪现
但那不是我的个性 我的脚已生了根须 立于某个位置,立于 自己的宿命
而树,依旧风中摇头 不,又似点头 或许,它是在示意自己的孤独 或许,什么也不是
我只是固执地 立于原地,任树影 缓缓逼近,将我覆盖成 它的一部分
【苏若兮】本名邵连秀,原藉滁州,现居扬州北郊小镇。著个人诗集《缓解》。
【诗观】内心生活的再现。自然得有如自己的骨血、肌肤、容貌,符合着自身的特质,无限放任、博大、虚妄而诚实。
除了爱,我别无长物
有一天,月亮散尽了光 像他散尽了体温 我也是个被叹息忘却的死者
爱还没有完全释放 痛苦只是刀子 从来没有杀死过我
现在,用不着背着月亮 到处黑黑的 灵魂找到了镜子,而后打碎了镜子
向日葵
这是冷夜 她呆在原地 深深地俯下头去 用多于平日的卑微和隐忍
如同一株抱紧梵高笔端的植物 失眠,在道德的光芒中长出
野心巨大,想囊括所有 太阳按照生活莫名的提示 来勾引: “你负责受伤,我负责体恤”
说好,只是在别处爱我
当风有了惯性,水也不会逆转方向 接近凌晨的时候 我还躲在梦里撕心裂肺地哭
大广阔里,有许多小广阔 星星们挤在一起,在我看起来像 一群孤单的孩子。它们和月亮一起 被天空霸占,囚禁
一颗通俗难耐的心 往着黯淡里分割画面 我看见一只任性的鸟 不停地撞向一块透明的窗玻璃
【曹利民】女,扬州市江都区人,2010年出版散文集《那些缤纷的声音》,诗作散见到《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选刊》等报刊,2014年出版个人诗集《回音》。
【诗观】诗是文字里的自己,是心灵与精神的外化,生命里的另一个世界。
转弯处
一转身,我就看到了运河水 一转身,我就不再是我
不用再说爱,说恨,说贪,说嗔 再斟词,酌句,故意盯着我的眼神 你看—— 那只逆风而行的小船 那棵秋日午后阳光下微微颤动的无名草 那片简单得只剩蓝色的天空
沿着心径 你不必以手指,逐一抚过我的肉身—— 流水,堤岸,柳丝,宝塔村,岁月与沧桑
你转过来的那一刻,我和我的朝代已轻如尘埃
向虚拟的自己低头
低下去的背景音乐,镜子一动不动 装聋作哑,什么也没听见
你说话的间隙,我看到你身后出现的面孔 那个我爱过又恨过的女人 在镜子里面。她有表面的波纹 也有让人看不清方向的水草
偌大餐厅,我只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至于人进人出 至于你 在我眼里,是一些比喻句,漂来漂去
我这样忽略了人物和情节 就像不再熟悉你,我已没有那时的拘谨
在镜子面前,我只想低下头去 向一个虚拟的自己低头
山风吹来时
你转向我时,我有意后退了一步 避开风头。我不能独享清风、明月和兰花香 让你沦为一座荒山 岁月展厅,那么多动植物,那么多的 峰与谷,进进出出,披着春风 或秋月。事实上,没有几个 能像你:自然,坦荡 心无城府。我有表面的柔曲妩媚 也拖着身心的一千条支流。需要你 行草的肩臂,楷书的胸腹,源远流长的 手与足,佐以一万个理由 救治。 风吹来的时候,我是最贴近你的 那条河,无毒,无碍,无一点点恶意 只把冬天留在了脸上
【董迎春】男,1977年2月生,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现代文论、中外诗歌比较、电影美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作品发表于《上海文学》、《西湖》、《青春》、《诗歌月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等刊物,出版诗集三部。翻译诗集《帕斯卡尔葩蒂·诗选》。获全国高校诗歌奖、第四届广西青年文学奖、广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等。
【诗观】现代诗歌是一种增补,语言亦是,诗歌的语言更是增补中的增补,它在修复、裂变的缝隙中创造种种思想可能,这种可能是语言的、艺术的、更是思想、思维自身的,倘若没有这种裂变与创造,人类的思维大概会永远落入种种樊篱与表达的套路、思维的窠臼。
梦境
我飞过绿油油涨满黄金的稻田 飞过左邻右舍 飞过一排排红色的墙壁 飞过亭榭、河道 在父亲的坟前我哭了很久 父亲让我继续飞 飞过瘦西湖、商经楼 飞过香山飞过可利江 我越飞越高眼睛瞎了鼻孔被鸟类扎伤 飞过书本在台北上空歇停 一湾海峡两个中国 我飞过茂密丛林飞入大洋彼岸 我在自由女神臂膀凝望故土 我还在飞,飞向太阳中心 火一般的胡须将我烧醒
有赠
日子像终生未娶的鳏夫 在一点五平方灶台煮着窗口渗见的光阴 七月似笨拙的酒杯 你我对饮、调情,拭擦眼角泪水 说一说结婚这件喜事吧 我转身扶起跌倒的扫帚 你说你要娶怎样的女子,我说我还在写诗 为了赋予修辞的力量 我手执电筒、机票,汲附峭壁 天上马群奔驰而过 痉挛的嘴巴在床头止住呼吸 一首诗里隐喻最为智慧 这个故事老套,但它仍被唤作城堡 许多人来过,许多人离开 空中繁育许多活泼的孩童 四周唯有静寂的鸟鸣,草木葱郁
晚霞
父亲早死 而我还活在人世 迷路的孩童 有时孤单,有时昏迷 草木化为灰烬 坟墓也可有可无 暮霭正常坠落 家是回不去了 让一切慢慢散去 晚风含着叮嘱 遗忘过长,放下已久
【朱燕】女,60年代末出生,扬州市邗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社科联主席。省作协会员。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躺着比站着累》。大学开始写诗,发表于《诗选刊》、《扬子江诗刊》、《江苏演艺》、《天津诗人》、《扬州文学》、《文艺家》以及《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副刊诗歌作品百余首。2014年出版诗集《红蜻蜓》,是市文艺创作引导资金项目作品 。
【诗观】诗歌是自由的使者,心灵的歌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诗歌是一味安静剂。
冬日风光
用食指触摸得到的温润 街上,刺骨的打磨声四处流浪 水中沉淀的颗粒 以硬质的状态呈现
粗砺的,从时光通道排泄掉吧 选择一个外壳 晶莹而透明 去做其中一丝一丝的飘绿
能把痛苦开成花的 是用食指触摸得到的温润
大理的小时光
这个大理的下午 一缕小时光在门楣蛰伏 在群山雾霭中温暖地升腾
人群里,一条窄窄的缝隙 绿色肆意弥漫 以行吟的姿势生长
这个可以自由呼吸的下午 我用右手轻轻握了握 就抓住了这个美丽的碎片
用食指触摸得到的温润
街上,刺骨的打磨声四处流浪 水中沉淀的颗粒 以硬质的状态呈现
粗砺的,从时光通道排泄掉吧 选择一个外壳 晶莹而透明 去做其中一丝一丝的飘绿
能把痛苦开成花的 是用食指触摸得到的温润
大理的小时光
这个大理的下午 一缕小时光在门楣蛰伏 在群山雾霭中温暖地升腾
人群里,一条窄窄的缝隙 绿色肆意弥漫 以行吟的姿势生长
这个可以自由呼吸的下午 我用右手轻轻握了握 就抓住了这个美丽的碎片
【陆华军】70年代生于扬州江都,曾在《星星》、《绿风》、《扬子江》及《陌生》、《诗家园》、《新城市》等刊发表诗歌。近年涉及歌词与戏曲创作。
【诗观】崇尚唯美的诗歌写作。在对江南水乡的歌吟中,不断地向“习惯”与“经验”挑战。力争从不同角度曾现不一样的诗美。
江南水乡一枝花
江南女子插一枝花 江南水乡飞一片彩霞
江南女子在小巷里走 江南水乡在春风里醉
江南水乡醉成了江南女子 江南女子走成了花
那飞飞又洒洒的 无非是那花与霞
灯火之后还是灯火 江南灯火如昼
聆听琵琶的灯火 传递柔情 专心攻读的灯火 一丝不苟 秉烛刺绣的灯火 凤舞花飞
栖落渔舟的 是一湖鱼虾的浅眠 悬上高梁的 是高谈阔论的酒香
我把一条幽幽的窄巷 说成细细的捻子 一件玉体上的鲜红肚兜 是灯,更是火
染坊
从染坊走出去的绸布 褪了的颜色 渗进了水乡绵绵的时光里 染坊 也染了每一个季节 即使染坊小成了一个 染缸般的秋柿 也能尝出水乡的甘甜来
有人为水乡 画一幅冬天的水墨画 再用画外纷飞的瑞雪 留白
也有人正准备 用浸透染料的诗歌 泼出个青山绿水
【钱素琴】女,生于60年代。网名:轻轻竹语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仪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著诗集《散步的雨》、诗文集《轻轻竹语》、诗集《天使·夜歌》。
【诗观】诗歌就是身体里的河流,时而哗然,时而平静。它给拥有的人和走过的人一份美的记忆。诗歌是彼世界隐居在此世界的种种神迹,大地上的一草一木,生命里的一啼一笑就是它在暗示。
生长
金黄银杏、红枫、雪白的芦花 老绿、嫩绿、深深浅浅的黄 如镜的水照着天空。这是冬天 满山坡的果子不知道收敛 她的右手在水面上搅了一下 如果,如果……
她抿嘴收住了涟漪 蝴蝶在视野里翩跹,她款款 冬天可以像蝶、像欲哭又笑的雪 欲忘不能,不思也思 缠绵缱绻的山和水 植物在她眼前又长高了一节
守望
我不说柳芽烟花小桃红 怕一说出口,你火急攻心 我不想曳动这一缕相思 若能,愿替你跋涉
三千里外的关外大草原 马蹄哒哒于我耳边 马背上的人啊,你扬鞭 春风就迤逦到了彩衣巷
彩衣巷里酒旗拂拂 二分明月裹住了你的马蹄 我轻轻唤,在红豆枝头 你竖听的耳朵印着昨日的吻痕
这一瞬啊,我心颤动 满眼灼灼也难掩对你的远眺
纸落空音
指腹轻弹空弦 雨点在树叶上转了两圈落下 山和脉相继隐去,墨不成画 每一个神经细胞都住着紧 稍一牵拉,就会崩溃
眼睛里的墨染黑秋夜 定有生灵同样在失眠 在某个角落,重复三杯两盏的余韵 江水会不会撕裂?此时此地 没有命名的栏杆,谁来凭依
野白菊占据滩涂,它们 只为一个原因闪烁。晚风带不来消息 雨缠住脚根。芦苇哽咽 从左肋踩出一条捷径吧 当露水沾湿裙裾时
【小南】原名崔小南,男,出生于1959年12月,江苏省扬州市人。在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一向懵懂,半生蹉跎,不意在岁近知天命之年接触网络,由此再次捡起年轻时的爱好,开始了曾经的“阅读痴”,“诗歌梦”。作品大多发表在个人博客、论坛,偶见于《廊坊文学》、《江苏演艺》、《青年文学》、《文艺家》等报刊。
【诗观】诗就是抵达和遥望之间的距离,是触摸和感觉之间的猜想,是一滴落下的雨和雨之间,淋不到你的,闪亮。
小雪无雪
小雪无雪,这个小小的错愕 是温情的,是美的
比如你的一转身,让我暂时忽略了 一个人在盘子里翻检的,小动作
有时候,一场雪的不期而来 胜于,我等待的一再迟来
没有预报的雪落柴门是美的 美于灯下,一扇准时关闭的窗
宋城故事
不记得是第几次来到这里了 他难得轻松,她小恙初愈 她还是习惯下午看小说 他还是惦记着,屏幕上的那朵睡莲 今夜的宋城,人群汹涌 树林中,小路旁 有人快步走,有人骑着自行车
他盯着脚下似乎走不完的青砖路 抬眼又望见,远处的塔影 身旁人影模糊,她也不见了 跟着人流,他看到城门上南门二字 和夜色里,城楼上一个个红灯笼 出门是桥,桥那边是哪儿?
灯火阑珊处,笑语盈盈杳 他愣住了,一阵儿发呆,一阵儿模糊 他站在城楼下,一霎悲从中来 他是一个迷路的宋朝男子 是的,他怎么也见不到她了 她诞生于一千年后,宋城遗址上的大院里
【布兰臣】个园花局里39号扬州诗屋主人,主办「扬州诗歌」杂志。曾办三人行文学社并主办三人行杂志;早年出版长篇小说「水葫芦花」。一度为网络写手,曾在榕树下、天涯、黄金书屋等网站发表过小说散文近50万字。
【诗观】诗歌是外在的声光世界在内心里的投影
玉器街
水,源源不断地 从一个女孩手中的铜镜里 漫不经心的滴落 而她脚下的一轮新月 被涌起的声音 拨动
我沿着这些 从山海经里漏出来的文字 寻找老街的青石板 而它们也在看着我,在月光里闪亮
就像那只羽毛雪白的鸽子咕咕叫着 在笼子里优雅地渡着步 替我丈量着 这无人打理的旧时光
墙面上的古镇
沿岸的青石码头
对岸的蝴蝶
多年前,就已经成为我身体和心灵的一部份。 她以小野丽莎的名字来到我眼前。 她的长发在吉他弦上。 她的歌声让我感觉末日来临。 她让我迷醉,她不要暗示,她直接抽出长剑…… 歌声摇曳: “我是你的奴仆,杀了我吧,不要折磨我” 我终于知道了真相。 这城市,沙哑的慢摇,异国的血统,相片…… 只剩香气炊烟草叶 它们捕捉了某些诡异的时光片断。 它们来到我眼前。 它们帮我重写一首诗。它们…… 多年前就已是我的一部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