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明醫 2015-04-28


2015.4.26 程凯老师分享
昨晚给哈萨克斯坦总理的父亲,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毛刺法,其疼痛部位,在手少阳三焦经上臂部,循经毛刺。操作时,将三根1.5寸针,团成一簇,采用快速腕手法,浅刺挑刺手少阳皮部。
-----------------------------

今天分享给大家这个案例,旨在提醒大家,在针刺的过程当中,不一定非要采用传统的针刺方法,我们书本上所记载的针刺方法只是临床上使用的针刺方法中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针具有很多,不同的针具有不同的作用,我们不能一味偏颇地推崇某一种针具或者是针刺的方法,应该是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关键是你对那个病的病机要有清晰的认识。


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来讲,昨天的这个病例呢,因为大家语言不通,有一位翻译,但只是常规翻译,并非医学专业翻译。


患者描述他的右侧上臂部后侧手少阳经脉这个循经部位出现疼痛,那么从经络辨证的角度上,我们首先要去辩证的是,他这个疼痛是线性的还是带性的?是在表层还是在深层?


经询问之下,患者描述这种疼痛是在皮肤的表面,而且和运动没有关系,也就是和体位没有关系。我们知道一般的颈椎病以及外周的肌肉问题所引起的疼痛,其疼痛一般都是深部的,有窜痛感的,与体位是相关性的,所以当时呢,为了进一步排除,也做了颈部的一个触诊,得知这个诊断。


通过触诊发现他颈部的韧带的稍紧,棘突有压痛,但是没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即没有臂丛神经的刺激症状。然后又检查了他的肩胛骨下方大圆肌的位置。因为大圆肌损伤往往会引起手少阳三焦经上臂部背侧出现这种神经窜痛。那么检查这一部位也没有发现阳性体征。于是排出的这些问题,那么这时候才进一步的询问他疼痛的层次,那么获知他是疼痛出现在表层。有了这样的一个判断之后,再进一步的询问他是否得过带状疱疹。


所以这个患者,他自己无法主动描述这个带状疱疹,因为他的语言是俄语,所以他对带状疱疹这个词汇是不敏感的,就是他实际上是记不清楚这个病到底叫什么名字,当我们通过翻译把带状疱疹这个词汇翻译给他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噢,就是带状疱疹。他确实得过带状疱疹,医生也告诉他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那么通过这样的一个判断,我们做的第一步做的是有一个准确的诊断。只有准确诊断以后,你才能确定你的治疗的方法。


我们明确诊断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其实人体是有痛觉神经纤维的,那么这个后遗神经痛呢,实际上是带状疱疹病毒对于末稍神经的一个损伤造成的遗留症状。但是这种疼痛,大概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常规治疗如营养神经等这样的方式是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这个时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采用一个常规刺法,是不会有这种明显效果的,因为你没有刺激到他的神经末梢。


传统的针刺的方法,比如说像我们的毫针的刺法,针刺1寸,1.5寸等等这样的方法,都没办法刺到这个神经末梢所分布的区域,即咱们所叫做皮部的地方,那么刚才有同学提到用梅花针,梅花针是个非常好的刺激方式,一般来讲我们用的话,会更适合于急性期的后遗神经痛。比如梅花针叩击至轻微出血这样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它适用于急性期,选用比较重的手法导致他的病变部位轻微渗血,这种效果是比较好的。


但是对于这种后遗神经痛的话,我建议可以采用“毛刺”法,就是将1寸或1.5寸的几根毫针团成一簇,因为这种针的针尖远远细于梅花针,而且具有韧性和弹性,可以做特殊手法。我个人认为比梅花针手法的刺激效果更好,所以我采用的是“毛刺”法,“毛刺”是刺激毛孔的神经末梢分布之处,但光刺是不行的,有人喜欢用快速点刺法,但在这中病症中,这种手法(点刺法)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我们采用的方法叫“毛刺挑刺”法,这是程院士“三才针法”中“天部”(即浅部)的特殊针刺手法,是震颤催气法的一种变化,因为程院士在做提插手法时幅度都是很小的,很少做大范围的提插,所以他的损伤小、疼痛感小,对神经损伤的可能性也小,这也是他安全性的一种表现。


那么这个手法的操作要求,就是把三五根针团成一簇,我喜欢用三根针,因为可以将它们排成一排。要求保证针尖在同一水平面上,对着皮肤的表面,在刺入时采用“挑刺”手法,即做翻腕手法:刚刚接触皮肤表面时及翻腕,针尖划过皮肤。因为皮肤表面是不光滑的,所以针尖会带着皮肤毛孔边缘,有一种“滞”的作用,加之翻腕的动作,即起到挑刺毛孔边缘的效果。


他的疼痛感是很轻很轻的,由于你的手法是快速的,而且左手应握住患者的手臂并作一些轻微的弹动,左右手是相互配合的,右手翻腕的同时左手可以相应的做一些震动,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对昨日的患者,我们采用这样的手法循经刺激了不足一分钟时,我问他:“你疼吗?”患者回答是:“你的针还在上面吗?”他怀疑我是扎了针但不知道针还在不在,说明患者有感觉但很轻微。


大概五分钟左右,患者做了些轻微的活动,他表述自己的疼痛变成了一种麻的感觉,这是一个减轻的表现。大家知道,“麻”、“痒”的感觉是神经末梢的一种刺激症状,它没有达到疼的痛域,只表现出“麻”、“痒”的蚁行感,所以由疼痛转为麻,说明他的疼痛减轻了,在五分钟之内减轻了。


接着我们就餐,一小多时后,我们再次询问他,他原有的串痛感几乎消失,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治疗效果会延续一段时间,但不会一次治愈,所以我们约定,等我回国后,他再次来到北京时,我们给他进行连续三天的治疗。在这三天的治疗过程中,“毛刺”法将是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法,也可以再结合一些循经远端的刺血疗法,比如曲池穴、天井穴、肩髃穴等。


那么今天把这样的一个案例和操作方法分享给大家,我觉得大家作为初学者,很多穴位的针刺手法不好掌握,但这种毛刺、皮肤刺或者称为挑刺的刺皮手法在一些病症,比如面肌痉挛、面瘫中都有很好的疗效,大家不妨学习练习一下。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分享,健康就在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